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春來聽隴聲(高麗君)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春來聽隴聲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春來聽隴聲》中國當代作家高麗君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春來聽隴聲

旱了一冬,偏偏出發時卻細雨霏霏,大家就說天水天水,真是個好地方啊!單是名字,都能讓人生出無數遐想來。這不,知人出行,天降甘霖;賜予神水,解燥除塵。

南郭寺時,已是傍晚。山不高,寺不大,人也少;而且到處在修葺,腳手架鋼筋鐵、佛像亭閣、遊人僧侶、松樹柏木,聚在一起,顯得有些雜亂。就有人嘀咕,起早貪黑趕了幾百公里,好像沒什麼看頭。

舍階而上,一塊橢圓大石迎門而立,藍字深鐫,和朱門重檐相襯;對面闊門高聳,金字楹聯暗處映紅,古殿廟宇隱藏其間;四面環繞着的蒼柏綠竹,深綠淺嫩,墨色淡濃;幾叢桃杏點綴其中,春來新蕊,恣睢汪洋;肅穆莊嚴中平添了幾分珠圜翠玉。

抬腳進寺,僧院幽僻深邃,竹道曲折清雅。一陣雨風拂過,細針撒在臉上,軟綿滑潤,俶爾不見,略覺寒意漸濃。兩個僧人坐在雨里,寂然無聲。朱紅桌椅,金黃僧衣,定格為一幅水墨畫。一旁香爐里,裊裊斜上的幾股青煙,時斷時續,一路攀爬,到了半空,又似洞簫一曲,婉轉舒緩、淡雅平和,抑揚頓挫了幾回,終於散開;一團東西,幾縷南北,終化為天色。這景象,如高僧大儒,歷經磨難卻水波不興,隱遁山林而自有天然。人皆斂了聲氣,腳步也輕了許多。

大殿中央,香爐之旁,檀香陣陣;幾顆古柏,森森參天,粗得幾人合抱,高看不清樹冠。枝幹遒勁四散,旁逸斜出;舊枝新發,嫩翠條綻開笑靨,掛滿了寫着「平安如意」「吉祥安好」的紅布條。天光尚明,透亮處綠影婆娑,紅色映襯,幽中見動,交相微盪;仿佛笛聲漸起,歡快紛至沓來。

暮色降臨,遠近默然。只見一截古木,橫臥在瓦牆之上。南郭寺的樹,皆是千年時光的見證。眼前這截,已有二千五百多年歷史。之所以說是一截,因為她已倒伏於地,仿若陶塤一曲,渾厚古樸,幽遠飄逸。繞古木一周,細細端詳。木如黑石,中有窟窿,狀似橢圓;歷經風雨,紋理依然順逆不亂,疏密有致。歲月如流,一寸光陰都不多不少,在她身上留下了痕跡斑斑:粗壯的身體彎曲佝僂,粗糙的肌膚乾裂黝黑,但依然能感覺到豪氣沖天、壯志不減。

低頭思忖,幾千年前,何人所栽?何人所育?一開始就植根於古剎名寺,還是閱盡春色後寄身於此?見識了多少悲歡離合時代更替,歷經了多少殺伐血腥魑魅魍魎?人對古木的敬畏之心敬仰之意,油然而生。寄言立身者,孤直當如此。她像慈愛包容的母親,經受多少艱辛悲苦,都笑而不語痛而不言;又是豁達睿智的父親,見識了無數滄桑巨變,均做過眼煙雲。萬物皆有因果,樹木與天地、與古寺、與人世,皆是緣起。生命無常中,一顆古木,千百年來屹立於世,留存下來,就是福分一種。世間百態,終歸於生命繁衍,世代綿延。

「山頭南郭寺,水號北流泉。老樹空庭得,清渠一邑傳」。夜色挾裹最後一絲光亮,沉醉在寂然的古寺中。大樹中,藏着幾個鳥巢,聽得到鳥兒在枝上翅膀撲棱聲,偎在母親懷抱喃語親昵聲;兼有林間小蟲微鳴聲,細雨打葉沙沙聲,勁竹拔節嚯嚯聲,幼孩嬉笑打鬧聲……

不知何時,梵音輕頌,萬籟更寂;悠悠聲中,天光一色,人影悄然,站立良久,百欲俱滅,頓悟修得慈悲真善,方獲心澄靈靜。

寺廟自有寺廟的語言和聲音。

路轉道回,走出山門。透過樹叢,燈火點點,紅塵喧鬧,就在眼前。

同行者皆萬端感慨,古木配古寺,梵音唱晚聲。不虛此行啊!

1、二妙軒是塊碑,卻不是一般的碑。打開手機,借着微弱光亮,見十幾塊碑石緊緊相連:黑石白字,沉穩博大,神寧氣靜,簡遠安然。「二妙軒」幾個大字,勾畫厚重,使轉婉暢,有信筆天成之意趣。在幾顆參天古樹簇擁下,幽暗中閃爍着迷人的光芒。沿着長長的石碑走過去,似乎一下子穿越了時空,訴說着千百年前的那些場景與片段。

2、公元770年秋冬際,一位瘦弱不堪的老人從長沙出發,準備順湘江下洞庭入長江至漢水,轉道襄陽回歸河南故里。「轉篷憂悄悄,行藥病涔涔」,年近花甲,百病纏身,他希冀投親靠友,得以片刻休憩;無奈貧病交加,不久於距昌江縣十里江的一葉扁舟之上,長眠了。「人生交契無老少,論交何必先同調」,被後世尊為「詩聖」的他,曾熱情洋溢地寫了很多對前輩、同輩和晚輩的景慕、褒揚、提攜之辭;不僅讚譽過李白、高適、岑參、王維等詩壇大家,而且和很多有名之輩均有交遊。可同時代的人似乎格外冷漠,除了三兩個默默無聞的朋友外,幾乎無隻言片語提及他和他的作品。寒風凜凜,墓草瑟瑟,黃土一抔,青碑一塊。這個忠厚謙遜、寬以待人的詩人,從來都滿腔熱情地將友誼置於首位,卻從沒想到自己對「交契」的理解,與別人隔着一大段距離;這個一生以「窮年憂黎元」為己任的文人,生前身後嘗盡了寂寞淒涼、備受冷落的滋味。漫長的歲月里,他一廂情願,用爐火般的真誠溫暖了無數人,卻沒能換來一束烤熱自己冰冷的心的火苗。時光悠悠,逝者如斯,嬰其嗚矣,求其友聲,誰也想不到,在當世懷才不遇而困頓一生的杜甫,卻在幾百年之後,得到了一個真正的知音、一個狂熱的崇拜者和鐵杆粉絲。

3、清順治十一年(1654年),山東萊陽人宋琬,以分巡隴右道兵備僉事駐節秦州(今甘肅天水市)。秦州是杜甫當年的流寓地,百十首「秦州雜詩」已廣為流傳。這個以詩情出名的詩人、被譽為「南施北宋」的地方官、杜詩的忠實崇拜者,一到秦州就前去拜謁李杜祠堂。更令人驚訝的是,他到達秦州官署後,當年冬天就沿着杜甫當年入川的線路,認認真真重走了一遍。在瀏覽秦川勝跡時,去得最多的地方,要算城北玉泉觀李杜祠堂了。隔代相知,惺惺相惜,他甚至以為,單是頂禮膜拜還不足表達自己的虔誠,傳承偶像精神的方式還有一種,那就是樹碑立傳。於是,便從杜甫117首「秦州雜詩」中精選了60首頂峰之作,與金石名家們四處尋覓,「構求二王筆法」,並請來著名摹勒書法家摹刻成碑,《二妙軒碑》遂成。全長1516厘米,高24厘米,由34刻石組成,立於玉泉觀內,「庶使後人之來者,按籍而知跡之所在」。這便是天水文化史上頗有名氣的「二妙軒」碑帖。隨後幾百年,它成為多少代人不朽的「二妙軒」情結。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已,宋琬多年與杜詩為伴,雖與詩人陰陽兩隔,然知音之感早已駐足心頭,似若故交,情同手足。這拾掇起被歲月湮沒的文化碎片,與古人作靈界溝通遂成的碑帖,既望能祭祖澤後,亦求慰靈安魂。詩聖孤苦一生,若知有如此知音,定會含笑九泉,道聲感謝。

4、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秦州知州王寬離任閒居,一個偶然機會,在秦城西關的一所僧房內,發現了被用作搗衣石的杜詩石刻的斷石殘碑。儘管只有4首詩160字,但他發現的碑刻正是王書杜詩合璧的曠世奇寶。因為從康熙初年起,秦隴一帶戰亂四起,二妙軒詩碑散佚,不知去向,僅有少量拓本傳世。又一個和隔世知音出現了,足使人無比欣慰。他欣喜如狂,專門寫了《二妙軒碑題跋》,第一次提出「詩妙字妙」為「二妙」的稱謂;並題寫了《題二妙軒碑》一詩:「淳化摹天寶,風流宋荔裳。詩遺百六字,碑獲十三行。藤瓦東柯杜,鵝籠東晉王。千秋餘二妙,零落贊公房……」,高度評價了二妙軒碑在形式和內容上均達到的完美境界。可惜,王寬之後,《二妙軒碑》下落不明,殘存的二妙軒碑石再次散佚,即使碑帖拓片也極少面世。

[1]

作者簡介

高麗君,寧夏作協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