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春天的集結號,已經吹響(蔡雪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春天的集結號,已經吹響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春天的集結號,已經吹響》中國當代作家蔡雪梅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春天的集結號,已經吹響

凌晨四點,一聲鳥叫在空寂的小區里響起。到了五點多鐘,好多鳥加入其中,清晨的空中很熱鬧了。

我就這樣聽着鳥鳴聲,等待着陽光重返大地。

我居住的市區在疫情爆發以後,一直保持「零感染」的記錄,但人們依然不敢疏忽大意。小區門口的隔離設施依然還在,告訴人們,疫情還沒有結束,病毒的魅影還沒有離我們遠去。小區里依舊沒什麼聲音,聽不到大人的閒聊聲和孩子玩耍時的笑聲。透過窗戶格子仰望藍天白雲,一番雲景被生硬地切割成了一條條一塊塊。鳥鳴聲和人民路上、小區門口播放的「抗擊疫情」的喇叭聲融合在一起,聽來別有一番意味。

不管發生了什麼,大自然還是把春天派到了人間。鳥兒是春天邀請到的主持人。第一聲鳥叫,像這位主持人熱情洋溢、優美動人的致辭,拉開了春天的帷幕。然而,這個舞台顯得有些冷清。我就隔着這座寂靜的舞台,來分辨每一聲鳥鳴的意味。

「嘰嘰喳喳」,迫不及待的,既莊嚴又着急。

「恰恰恰恰」,歡喜得有點語無倫次了。

大鳥在叫,小鳥也在叫。

聽,這是一位男高音,高音響遏行雲,低音渾厚有力,由高音轉到低音,一個漂亮的弧線,瀟灑自如,由低音拋向高音,騰空而上。

聽,花腔女高音儀式感十足地上場了,一亮嗓門,百轉千回,華美的顫音令滿座驚奇。其他鳥兒紛紛應和,一霎時,長長短短,此起彼落,好不熱鬧。

喧鬧了一陣,像一場表演的場中休息,鳥兒們安靜了下來。趁着這個機會,遠處兩隻鳥忽然崛起,時而引吭高歌,時而喁喁私語。

在我想象中,鳥兒們應該是聚集在小區的高樹絕頂上放歌吧。其實未見得,小區裡的幾棵最高大的樹,去年因為擴展車位,被搬走了。鳥兒們很有意見,人通常只為他們自己考慮,什麼時候顧及到鳥兒們的感受?生命使然,春天的歌是一定要唱的,在紅色的瓦屋屋脊上,在太陽能熱水器上,在穹形的屋檐上……大不了,不去奢想那幾棵華蓋般的大樹罷了。

這時,稍遠的什麼地方竟然傳來一聲聲野雞的吟詠:「曬白布——布」「曬白布——布」鳴叫聲很悠遠,好象來自歷史深處,讓人不由穿越到「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的古遠時代,那時候的大地上人們唱着簡樸的歌謠,採摘、行軍、談情說愛。人們勞動着、歌唱着,鳥兒們在不遠處築巢壘窩,一邊亮開歌喉呼朋引伴。人的歌聲和鳥兒們的歌聲相互應和,在大地上迴響了好多好多年。

站在六樓的窗子旁邊,搜尋野雞所在的地方。樓下花圃旁邊的車位上停着好幾部車子,沒停車的紅磚格子裡,有若隱若現的綠意拱上來。除了四季常青的樹木,很多瘦削的枝椏高舉起自己的手,向天空訴說着什麼。

今天是驚蟄節氣了,山河皆醒,土地上的人們此時已經開始翻地。田野里,泥土已經濕潤、鬆軟,野花向人們伸出細弱的手,鳥兒們在房前屋後、河灘、樹林裡談情說愛。大地的春天真的來了,帶來了種子、雨露、花草、夢想、信念。在大地上聽鳥鳴,人和那些鳥一樣,和那些花呀、草呀一樣,只是大地上的一份子,一切是那麼和諧,沒有誰是主宰者,也沒有誰是表演者。

聽着鳥鳴聲,我有時會想:在鳥兒們眼裡,新冠病毒肆虐中的我們是些什麼模樣?善良勇敢、奉獻、崇高和醜惡、貪婪、自私、愚昧,從來沒有如此涇渭分明啊。它們也許是在以美好的歌聲喚起人性深處的善良和悲憫,點點微光是都戰勝災難的一把火炬;它們也許是用鳴唱慰藉困境中的人們,呼喚心靈從冬夜的陰冷地里走到明亮的陽光下,擁抱病癒後這個活生生的春天;它們也許是在用歌唱啟發人們重新打量人和自然萬物的關係,學會謙卑和尊重……

窗外,鳥兒們依然在歌唱,雲兒在隨風奔跑,大地等着種子就位,長出未來和希望。我忽然覺得,這一聲聲鳥鳴,不就是響在這個春天的集結號嗎?

集結號已經吹響,我們從此刻出發。這一路註定山高路遠。抑鬱、等待到達不了的地方,我們就用行走、勞作去抵達。

感謝鳥兒們的陪伴,感謝它們嘹亮的號音。讓我們向鳥兒們道一聲「你好」,然後去趕赴它們的約會,站在光明地里,聽着它們單純而明亮的歌聲,用奮鬥創造生生不息的希望。[1]

作者簡介

蔡雪梅,江蘇南通人,中學高級教師。在《小學教學設計》《江海晚報》上發表多篇散文和散文詩。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