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震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星震學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科技類名詞。
關於中國文字的起源[1]主要有兩種觀點:起源於刻畫符號和「圖畫文字」起源說[2]。我們現在已知的最早的文字是安陽殷墟出土的甲骨文。
名詞解釋
星震學(英文:Asteroseismology,來自古希臘文 ἀστήρ,astēr,恆星、σεισμός, seismos,振動、-λογία, -logia,研究。或稱為stellar seismology)是藉由分析恆星震動頻譜研究恆星內部結構的學問。
在恆星上不同的振動模式會有不同的穿透深度。天文學家利用多普勒效應觀測天體的震動,研究天體的震動可以了解無法被直接觀測到的天體內部結構,例如氦的豐度以及對流區的深度;其原理就像地震學家通過研究地激波來了解地球和其他行星。
星震學是用來研究恆星內部結構的工具。振動頻率可以提供激波來源和通過區域的物質密度。恆星光譜可以讓天文學家分析恆星組成,因此光譜學和星震學結合可以得知恆星內部結構。星震學可以將恆星的光小幅變化成聲波。
星震學家提出在恆星內的振動是因為熱能轉換為脈動的動能而引起。這個過程和任一種熱機是類似的,熱在高溫振動相被吸收,並且在低溫處釋放。在恆星內最主要的機制是在某些恆星中淨輻射能在表面層轉換成脈動能。脈動的結果經常是假設在小規模脈動且孤立球對稱狀態下研究。在聯星系統中,恆星潮汐力對於恆星振動也會有明顯影響。星震學的一個應用是在中子星的研究。中子星內部結構無法被直接觀測,但也許可以透過中子星震盪的研究來推論。
激波形式
在類太陽恆星中的激波可以分為三個不同形式:
p-模式:聲或壓力模式,由恆星的內部壓力驅動;其動力狀態由區域性聲速決定。
g-模式:重力波模式,由浮力驅動。
f-模式:表面重力模式,在恆星表面類似波浪的狀態。
在類太陽恆星中,例如南門二,p-模式是最明顯的狀態,而g-模式只局限在內部的對流區。然而,在白矮星上只能觀測到g-模式。
太陽震動
日震學(Helioseismology 或 Solar seismology)與星震學密切相關,不過是專門研究太陽內的激波。太陽內的振動是被太陽外層的對流運動激發,而將相關知識應用到觀測類太陽恆星振動就是星震學的範疇。
參考文獻
- ↑ 中國漢字是怎樣起源的?源始於殷商?文字有600年的歷史?,搜狐,2022-09-15
- ↑ 揭秘中國最古老的文字是來源圖畫還是記號?,搜狐,2017-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