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易縣擺字龍燈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易縣擺字龍燈

易縣擺字龍燈已有三百餘年歷史,起源於守陵村忠義村。起初是整龍,清乾隆年間為紀念雍正在位十三年文治武功,將整龍斷為十三節,每節用細繩和三個竹環相連,另加領龍繡球一個,因此又稱為「十三節龍」。該龍每一節可作為漢字一個筆畫,繡球為「點」,舞動中可擺出十三畫以內的漢字,因而還稱為「文龍」。易縣擺字龍燈既能舞出中國傳統龍鮮活靈動、翻江攪海、振興圖騰的氣勢,又能擺出「國泰民安」、「中華巨龍」等變化多樣的造型字句,更能振奮民族精神弘揚民族文化,體現創新精神,內涵更為豐富。該龍燈集藝術性、觀賞性一體,在眾多舞龍隊中獨樹一幟,備受關注。易縣擺字龍燈由馬建民先生贊助傳承。[1]擺字龍燈因龍體內置燈,並可用龍體擺出各種字形而得名,又因龍體分節而有「節龍」或「段龍」的別名。是河北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2008年又被評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2018年11月,《易縣擺字龍燈》入選河北省第五批省級非遺項目,項目傳承人為鄭慶坤、劉寶琪。

基本內容

中文名:易縣擺字龍燈

所屬地區:河北省

級 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又 稱:十三節龍

歷史起源

擺字龍燈產生的年代無文字可考。據傳,擺字龍燈原是清朝乾隆年間成立泰陵衙門時由承德避暑山莊帶來的,距今已有280餘年的歷史。當時是整龍,為紀念雍正皇帝在位十三年而斷成十三節,節節斷開且用細繩和三個竹環緊緊相連。從清朝乾隆年間到民國初年,擺字龍燈是西陵守陵衙門拜年時的表演,舞龍者均為守陵人員。擺字龍燈也時常進皇宮表演,並多次受過皇封,慈禧太后曾賞賜龍衣兩套、紅蠟燭三箱。20世紀20年代以後,清西陵守陵機構瓦解,守陵人員轉為農民,擺字龍燈才真正成為表達農民意願的舞種。

表演形式

擺字龍燈由13節龍身組成,另加領龍繡球1個。每節龍身(又稱龍節)長1.2米,直徑約0.5米,節中央固定一個把手,內設三環套月式蠟燭簽3個。蠟燭簽設置精巧,舞動時燭火始終朝上不滅。龍身外罩為繪有龍鱗、龍爪的龍衣。擺字龍燈由14人表演,即蜘蛛(引龍人)一人領舞,另13人分別持龍頭、龍身、龍尾擺字。蜘蛛動作靈活、滑稽,蜘蛛和其他龍燈的繡球相同,只是在繡球上畫蛛網和黑蜘蛛,有降妖避邪的內涵。表演常在晚上進行,舞動時先把周圍的光線全部暗下來,伴隨着鑼鼓鑔鐃的伴奏,如一條火龍翩翩起舞,不斷變換隊形擺出漢字,組成吉祥祝福的詞句。如「天下太平」、「安居樂業」、「立(利)見大人」、「正大光明」、「中華巨龍」等等。龍燈隊形豐富,有龍擺尾、地臥龍、天臥魚、龍塔垛、跑八字等。其龍尾別具一格,可以單獨行動。每擺好一字時,龍尾都要繞場一周,再到達應去的位置。[1]每個字的最後一筆,均由龍尾完成,顯得活潑風趣。

繼承發展

改革開放以後,由於受市場經濟的影響,易縣擺字龍燈沒有發展起來,出現了斷代。搶救、保護易縣擺字龍燈是清西陵文化資源挖掘、保護的一項具體內容,對於弘揚滿族文化傳統、保護和發展民間藝術具有着的推動作用。對此,西陵鎮把搶救、保護易縣擺字龍燈做為清西陵文化資源挖掘、保護的一項具體內容,做了許多工作。

榮譽記錄

2018年11月,《易縣擺字龍燈》入選河北省第五批省級非遺項目,項目傳承人為鄭慶坤、劉寶琪。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