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隆慶青花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明隆慶青花瓷 |
明隆慶青花瓷 |
中文名稱 :明隆慶青花瓷 特 色 :青花採用回青料 年 代 :大明隆慶年造 種 類 :陶瓷 |
明代隆慶青花瓷,(公元1567-1572年,明穆宗朱載垕年號)朝僅歷時6年,青花瓷和五彩瓷是隆慶官窯的主要產品,工藝製作精湛。青花完全承襲嘉靖風格。未署年款的青花瓷器,很難與嘉靖、萬曆朝的區別開來。這一時期已出現"官搭民燒"現象,刺激民窯發展,故隆慶民窯青花中的精品,已與官窯瓷相仿。[1]
青料
隆慶青花以回青料為主。這時期的青料選料精細,煅燒技術純熟,在同樣使用回青的嘉靖、隆慶、萬曆三朝中,隆慶朝的青花發色藍中泛紫,濃重鮮艷,純正穩定,回青料已被運用的爐火純青。
紋飾
裝飾圖案基本沿襲前朝,但較其豪邁,畫意瀟灑,布局疏朗,繪畫技法主要採用單線平塗,填色工整,很少有溢出輪廓線外。還有用開光的形式來表現紋飾。主體紋飾有團龍、雲龍、雙龍戲珠、六龍、九龍、龍鳳、蟠螭、團螭、鴛鴦、玉兔、獅、虎、蜜蜂、梅花鹿、魚藻、鷺鷥、蓮荷、攀枝娃娃、仕女嬰戲、松下高士、瓜果、蕉葉、靈芝、松竹梅、雉雞牡丹、花枝盤壽等。隆慶朝創新和流行的圖案有行書詩句、垂枝花鳥、三鳳朝陽等。另外還出現了以馬、黃蜂、猴組成的紋飾,即寓意"馬上封侯"。官窯器人物身材修長、神態飄逸。盤碗之類多用蟠螭紋作為邊飾。民窯構圖簡潔,多見山石蘭草、垂枝花鳥、玉兔月亮、松竹梅、蜂鹿、蟠螭等。
款識
隆慶朝帶年款瓷器較少。官窯多書"大明隆慶年造"六字楷書款,有六字雙行雙圈款、六字雙行方欄款,大件器物口沿書六字橫行款和豎行款。也有少量的"隆慶年制"款和"隆慶年造"四字雙行方欄款。這也構成了隆慶年號款的一個特色,"年造"多於"年制",絕大多數位於器底。民窯款、銘比嘉靖時更豐富,有年號款、寄託款、吉語款、頌讚款等。隆慶款字中"隆"字右下部有的書"生"字,有的書"正"字。官窯款比劃粗重挺拔,頓挫有力,結構嚴謹,藏鋒不露。色澤濃重鮮艷。民窯款書寫草率,字體密集靠攏。款識與前朝後代都不一樣,不同於常見的「大明××年制」,而是把「制」寫成「造」,在器物的底足書寫「大明隆慶年造」六字雙行青花楷款,款外常飾雙圈 或方框。款字工整,用中鋒書寫,筆畫粗重而又豪放有力,字體結構嚴謹,青花色澤濃重。
明隆慶青花瓷真偽 隆慶(1567~1572)僅存六年。其間政局不穩,社會動盪不安,生產低落。因而瓷器生產的規模也急劇縮小,產品的數量和品種都有所下降。但是此時並非毫無建樹,從遺存的傳世收藏品來看,此時的青花瓷的製作技藝更加精細,要勝嘉靖青花一籌。
造型
隆慶青花與嘉靖朝相似,造型上比較有特點的有團龍紋提梁壺。主要器物有六方壺、花形盒、銀錠形盒、方勝形盒,多角形盒有四方、六方、八方形。文房用具有筆架、硯台、水滴等。碗類有撇口、洗口、臥足、墩式和諸葛婉。其他還有盤、杯、缸、魚缸等。官窯器傳世品很少,大器少見,多為盤碗之類。民窯青花多小件器物。器形有所增多,如六方罐、瓜棱罐、鏤空古錢紋獅首紐蓋爐、多層套盒、各式蓋盒、蟋蟀蓋罐、方碟、軍持等,多承於嘉靖又有別於嘉靖。隆慶青花瓷的器型比前期更為規整,以小件器物為主,器型有所創新,如提梁壺、方勝式盒等。主要器型有提梁壺、罐、長方盒、六方盒、四方盒、圓盒、方勝式盒、碗、盤等
胎釉
受原料影響,小器的胎質尚好,胎薄體輕;大器則稍差。官窯器的碗、盤、碟類胎足一般都修飾的比較規整。民窯器則大多比較粗糙,修胎不夠仔細,琢器的銜 接痕明顯。與嘉靖朝一樣,圓器的圈足多斜削向內收斂,底心下凹,略有塌陷,底足有放射狀跳刀痕。民窯器的胎體也比較薄,玲瓏規整。釉有厚薄兩種,薄的透徹 明亮,厚的呈乳濁狀半透明。官窯器的釉面較白,一般民窯器的釉面白中閃淡青,都很光亮肥潤。[2]
相關製作
瓷器是一種由瓷石、高嶺土、石英石、莫來石等組成,外表施有玻璃質釉或彩繪的物器。瓷器的成形要通過在窯內經過高溫(約1280℃-1400℃)燒制,瓷器表面的釉色會因為溫度的不同從而發生各種化學變化。燒結的瓷器胎一般僅含3%不到的鐵元素,且不透水,因其較為低廉的成本和耐磨不透水的特性廣為世界各地的民眾所使用,是漢文明展示的瑰寶。凡是用瓷土燒制而成的器物就叫瓷器。但當今對瓷器的具體定義,還沒有取得統一的意見。[3]
涉及面廣
- 中國書畫:歷代名人字畫精品,嶺南名人書畫、海派畫家及當代書畫精品;
- 中國陶瓷:歷代陶瓷精品,以元、明、清官窯為主,宋瓷為佳;
- 翡翠玉器:明清玉、高古玉、近現代玉器,要求玉質佳、雕工巧、皮色好為佳;
- 雜項精品:歷代名家文房用品、紫砂、印章、牙雕、硯台、古籍善本、古典家俱、金銀器等;
- 文物鑑定專家的鼎力支持,國內外高端客戶的雄厚實力保證。
- 聚全球華商財力,定向委託搜天下資深藏家寶物。
- 媒體宣傳和網絡展拍結合,打造全面
相關視頻
一帶一路《尋寶》精品——大明隆慶青花葫蘆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