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明清史講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明清史講義》,中國現代關於明清兩朝歷史的著作。孟森著。原為30年代在北京大學歷史系授課的講義稿,分為《明代史》和《清史》兩部分。後由商鴻逵將其標點分段,編為一書,合稱《明清史講義》,分上下2冊,1981年由中華書局出版。

本專著收編於《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

內容簡介

本書共40餘萬字,分為4編。上冊是明史,第1編為「總論」,內含「明史在史學上之位置」和「明史體例」(附明代系統表)兩章;第2編為各論,內分「開國」、「靖難」、「奪門」、「議禮」、「萬曆之荒怠」、「天崇兩朝亂亡之炯鑒」和「南明之顛沛」7章。「開國」章以論述明初制度為主;「靖難」章講述朱棣奪位及仁宣兩朝大事;「奪門」章主要敘述明中期的歷史;「議禮」章記述正德、嘉靖、隆慶3朝事;最後3章闡述明後期的歷史,對天啟初年的門戶之害,建州的興起、東林黨與閹黨之爭,遼東將帥的功過及南明諸政權的興替等問題作了詳明考析。下冊是清史,亦分總論、各論。第3編「總論」包括「清史在史學上之位置」、「清史體例」和「清代種族及世系」3章;第4編「各論」分為「開國」、「鞏固國基」、「全盛」和「嘉道守文」4章。2、3章為重點,集中論述康雍乾三朝文治和武功的突出成就。主要取材於《明史》、《清史稿》等官修正史,同時旁及其他各家著作,稽考補苴,對明清兩代的政事大端、人物活動提出許多超越前人的灼見明識。如對廖永安沉韓林兒於瓜步舟中的原由,對靖難兩疑案的考實論定,對崇禎的評價以及對有清一代的史實真相等,皆揭示詳明,其考訂評議,極精闢深刻。

本書史料豐富,但非一味堆砌,而是發明創見糅合其中,是一部具有較高水平的著作。由於著者還未能採用唯物史觀和方法,故在內容上詳於政治軍事,而略於社會經濟,有些觀點也明顯過時。

作者介紹

孟森(1869—1931),字蓴孫,別號心史,中國江蘇武進人。早年留學日本,中年奮志經世致用之學,常著文評議時政。民國以後,放棄政治活動,專力治史。多年任大學教授,逝世前在北大任教。著有《明元清系通紀》、《滿洲開國史講義》等,單篇論著近百篇,大都收入《明清史論著集刊》及《續編》中。

相關信息

《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為書籍文獻的綜合性、科學性和知識性的工具書[1]。選收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綜合性科學、社會和人文科學、文學藝術的各個學科,以及宗教的名著和重要典籍。以一部著作,或一篇論文、作品為一條詞目;古籍[2]中個別篇章,習慣上認為有特殊意義的,也獨立設目。一部著作一般只在一卷出現。少數著作是幾個學科不可缺少的,在有關各卷互見。互見條目用(參見第 頁)註明。

視頻

明清史講義 相關視頻

明清史之萬曆四十七年,薩爾滸大戰
明清史之天啟之朝,閹宦登台

參考文獻

  1. 工具書有哪些類型,中學生讀書網
  2. 古籍目錄分類及演變,豆丁網,2011-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