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明史·范復粹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明史·范復粹傳出自於《明史》,此史是二十四史最後一部,共三百三十二卷,包括本紀二十四卷,志七十五卷,列傳二百二十卷,表十三卷。它是一部紀傳體斷代史,記載了自朱元璋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至朱由檢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277年的明朝歷史。其卷數在二十四史中僅次於《宋史》,其修纂時間之久、用力之勤則是大大超過了以前諸史。[1]

原文

范復粹,黃縣人。萬曆四十七年進士。除開封府推官。崇禎元年為御史。廷議移毛文龍內地,復粹言:「海外億萬生靈誰非赤子,倘棲身無所,必各據一島為盜,後患方深。」又言:「袁崇煥功在全遼,而尚寶卿董懋中詆為逆黨所庇,持論狂謬。」懋中遂落職,文龍亦不果移。巡按江西,請禁有司害民六事。時大厘郵傳積弊減削過甚反累民復粹極陳不便丁艱歸。服闋,還朝,出按陝西。陳治標治本之策:以任將、設防、留餉為治標;廣屯、蠲賦、招撫為治本。帝褒納之。廷議有司督賦缺額,兼罪撫按,復粹力言不可。由大理右寺丞進左少卿。 居無何,超拜禮部左侍郎兼東閣大學士。時同命者五人,翰林惟方逢年,余皆外僚,而復粹由少卿,尤屬異數。蓋帝欲閣臣通知六部事,故每部簡一人:首輔劉宇亮由吏部,國祥以戶,逢年以禮,嗣昌以兵,國用以工,刑部無人,復粹以大理代之。累加少保,進吏部尚書、武英殿。十三年六月,國觀罷,復粹為首輔。給事中黃雲師言「宰相須才識度三者」,復粹恚,因自陳三者無一,請罷,溫旨慰留。御史魏景琦劾復粹及張四知學淺才疏,遺譏海內。帝以妄詆下之吏。明年,加少傅兼太子太傅,改建極殿。賊陷洛陽,復粹等引罪乞罷,不允,帝御乾清宮左室,召對廷臣,語及福王被害,泣下。復粹曰:「此乃天數。」帝曰:「雖氣數,亦賴人事挽回。」復粹等不能對。帝疾初愈,大赦天下,命復粹錄囚,自尚書傅宗龍以下,多所減免。是年五月致仕。國變後,卒於家。

譯文

范復粹,黃縣人。萬曆四十七年考中進士。授任開封府推官。崇禎元年任御史。朝廷提議將毛文龍調到內地,范復粹說:「天下億萬生靈誰不是皇上的百姓,倘若無棲身之地,必然各自占據一島做盜賊,後患將深。」又說:「袁崇煥的功勞在於保全整個遼東,而尚寶卿董懋中指責他被叛黨庇護,所持言論狂亂荒謬。」董懋中於是被罷職,毛文龍終究也沒被調到內地。范復粹巡視江西,向皇上請求禁止有關部門損害百姓的六件事。當時大肆整頓轉運官物方面長期積下的弊端,削減的太多,反而累及百姓,范復粹盡力陳述它的不利。范復粹因為遭受父母喪事回家,服喪期滿除服,回到朝廷,出京到陝西巡視。他向皇帝陳述對時政的治標治本的策略:以任用將領、設置防務、屯留軍餉作為治標策略;擴大屯田、減免稅賦、招撫百姓作為治本策略。皇帝褒獎並採納了他的建議。朝廷提議有關部門監督賦稅缺少數額,並且治巡撫和巡按的罪,范復粹竭力陳說不可。

范復粹由大理右寺丞升為左少卿。過了不久,破格提拔為禮部左侍郎兼東閣大學士。當時一同被任命的有五個人,翰林院任職只有方逢年,其他人都是地方官員。范復粹由少卿提升,尤其屬於特殊禮遇。因為皇帝想讓內閣大臣全部通曉六部的事務,所以每部選拔一人:首輔劉宇亮來自吏部,程國祥來自戶部,方逢年來自禮部,楊嗣昌來自兵部,蔡國用來自工部,刑部沒有人,范復粹由大理寺代任。積累功勞加封為少保,升為吏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崇禎十三年六月,薛國觀被罷職,范復粹擔任首輔。給事中黃雲師進言說:「擔任首輔需才華、學識和氣度三者俱備」,范復粹很生氣,於是上書陳述說自己這三方面不具備任何一項,請求罷免職務,皇帝下旨用溫和的語言安慰並挽留他。御史魏景琦彈劾范復粹和張四知學識粗疏,才能淺薄,貽笑天下。皇帝認為這是在胡亂詆毀大臣,把他交給司法官治罪。第二年,加封少傅兼太子太傅,改建極殿大學士。賊寇攻陷洛陽,范復粹等引罪請求辭職,皇帝不允許。皇帝駕臨乾清宮左室,召見朝廷大臣對話,談及福王朱被害,流下眼淚。范復粹說:「這是天意。」皇帝說:「即使是天意,也靠人力來挽回。」范復粹等人不能應對。皇帝的病剛痊癒,大赦天下,命令范復粹審查甄別囚犯,從尚書傅宗龍以下多有減罪免罪的。這年五月,范復粹退休。國家滅亡後,范復粹在家中去世。[2]

作者簡介

張廷玉(1672年-1755年),字衡臣,號硯齋,安徽桐城人。清康熙時任刑部左侍郎,雍正帝時曾任禮部尚書、戶部尚書、吏部尚書、保和殿大學士(內閣首輔)、首席軍機大臣等職。康熙末年,整治鬆弛的吏治,後又完善軍機制度。先後任《親征平定朔北方略》纂修官,《省方盛典》《清聖祖實錄》副總裁官,《明史》《四朝國史》《大清會典》《世宗實錄》總裁官。死後諡號「文和」,配享太廟,是整個清朝唯一一個配享太廟的漢臣。[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