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毛伯溫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明史·毛伯溫傳出自於《明史》,此史是二十四史最後一部,共三百三十二卷,包括本紀二十四卷,志七十五卷,列傳二百二十卷,表十三卷。它是一部紀傳體斷代史,記載了自朱元璋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至朱由檢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277年的明朝歷史。其卷數在二十四史中僅次於《宋史》,其修纂時間之久、用力之勤則是大大超過了以前諸史。[1]
原文
毛伯溫,字汝厲,吉水人。祖超,廣西知府。伯溫登正德三年進士,授紹興府推官。擢御史,巡按福建、河南。世宗即位,中官張銳、張忠等論死,其黨蕭敬、韋霦等陰緩之。伯溫請並誅敬、霦,中官為屏氣。
嘉靖初,遷大理寺丞。擢右僉都御史,巡撫寧夏。李福達獄起,坐為大理時失入,褫職歸。用薦起故官,撫山西,移順天,皆未赴。改理院事,進左副都御史。為趙府宗人祐椋所訐,解官候勘。已,復褫職。
十五年冬,皇嗣生,將頒詔外國。禮部尚書夏言以安南久失朝貢,不當遣使,請討之。遂起伯溫右都御史,與咸寧侯仇鸞治兵待命。以父喪辭,不許。明年五月至京,上方略六事。會安南世孫黎寧遣陪臣鄭惟僚等訴莫登庸弒逆,請興師復仇。帝疑其不實,命暫緩師,敕兩廣、雲南守臣勘報,而命伯溫協理院事。御史何維柏請聽伯溫終制,不許。伯溫引疾不出,至禫除始起視事。其冬遷工部尚書。
十七年春,黔國公沐朝輔等以登庸降表至,請宥罪許貢。先是,雲南巡撫汪文盛奏登庸聞發兵進討,遣使潛覘。帝已敕遵前詔進兵,文盛又納安南降人武文淵策,具言登庸可破狀,復傳檄安南令奉表獻地。及是,帝下奏付廷議,僉言不可許。乃改伯溫兵部尚書,剋期啟行。帝以用兵事重無必討意特欲威服之而兵部尚書張瓚無所畫視帝意為可否朝論多主不當興師顧不敢顯諫 制下數月,兩廣總督侍郎張經以用兵方略上,且言須兵三十萬,餉百六十萬石。欽州知州林希元則極言登庸易取,請即日出師。瓚不敢決,復請廷議。議上無成策,帝不懌,讓瓚,師復止。命伯溫仍協理院事。
明年二月,帝幸承天。詔伯溫總督宣、大、山西軍務。俄選宮僚,加兼太子賓客。大同所轄五堡,距城二百餘里,極邊近賊帳。自巡撫張文錦以築堡致亂後,無敢議修者。伯溫曰:「變所由生,以任用匪人,非建議謬也。」卒營之。
(節選自《明史•毛伯溫傳》)
譯文
毛伯溫,字汝厲,江西吉水人。祖父毛超,做過廣西知府。伯溫考中正德三年進士,拜授紹興府推官。提升為御史,先後巡按福建、河南。世宗即位後,宦官張銳、張忠等被判死刑,他們的黨羽蕭敬、韋霦暗中拖延行刑。伯溫上書請求一併殺了蕭敬、韋霦,官官們為之膽怯。
嘉靖初年,伯溫升為大理寺丞。後來又升為右僉都御史,巡撫寧夏。李福達一案發生,伯溫因為在大理寺時誤判重罪,被罷官歸鄉。後來因為他人推薦恢復舊職,讓他巡撫山西,又改為巡撫順天,他都沒有上任。朝廷於是讓他改為辦理都察院的事務,提升他為左副都御史。(他)受到趙王府的族人朱椋的攻擊,被解除官職聽候考察。過後又被革除了職務。
十五年冬天,皇子出生,打算向外國頒布詔書。禮部尚書夏言認為安南多年不來朝貢,不應當派遣使節,並進而請求討伐它。(世宗)於是起用伯溫為右都御史,讓他和咸寧侯仇鸞整兵待命。伯溫以父喪在身推辭,世宗不答應。第二年五月(伯溫)到達京城,遞上六條方略。恰好這時安南國王孫黎寧派遣陪臣鄭惟僚等人來訴說莫登庸弒君篡權,請中國興兵替他們復仇。世宗懷疑情況不真實,命令(伯溫)暫緩出兵,傳令兩廣、雲南守臣核查報告,同時讓伯溫協助辦理都察院的事務。御史何維柏奏請讓伯溫守完喪,(世宗)不答應。伯溫只好稱病不出,一直到除喪服的祭祀過後才出來理事。這年冬天,(伯溫)升任工部尚書。
十七年春天,黔國公沐朝輔等拿登庸的降表獻給朝廷,請求寬恕他們的罪行,允許安南來朝貢。在此之前,雲南巡撫汪文盛奏稱,登庸聽說朝廷將發兵前往討伐他,派人偷偷來偵察。世宗已傳令要大臣按照以前的詔書出兵,文盛又採納安南投降過來的武文淵的計策,上書說登庸可以拿下來的情況,一面又傳檄安南命令他們向朝廷上表獻地。到這個時候,世宗把朝輔的奏章交給大臣們討論,大家都說不能答應他。(世宗)於是改命伯溫擔任兵部尚書兼右都御史,限期出征。世宗認為用兵的事關係重大,並沒有非討伐安南不可的意思,只是想威嚇制服它而已。可是兵部尚書張瓚沒有什麼主見,只知道完全聽從世宗的旨意。朝中大臣們多認為不該興兵討伐,只是不敢明白地諫阻。世宗的指示傳下去幾個月後,兩廣總督侍郎張經遞上一份用兵方略,並且說需要三十萬士兵,一百六十萬石糧餉。欽州知州林希元則極力說登庸不難拿下來,請立即出兵。張瓚不敢做決定,又奏請讓大臣們公議。討論過後遞上去的決議又沒有什麼像樣的計策,世宗感到不高興,責怪了張瓚一番,軍隊又停止出征了。命伯溫仍舊協助辦理按察院的事務。
第二年二月,世宗住在承天,詔令伯溫去總督宣府、大同、山西的軍務。不久選用為東宮官員,又給他加官,兼任太子賓客。大同所管轄的鎮邊、鎮川、弘賜、鎮河、鎮虜五座城堡,相距二百多里,最邊遠的地區接近敵人營.帳。自從巡撫張文錦因為修築這些城堡導致兵變後,沒有人敢再主張維修它們了。伯溫說:「兵變之所以發生,是因為文錦用人不當,並不是他的建議有什麼不對。」最終還是修復了這些城堡。[2]
作者簡介
張廷玉(1672年-1755年),字衡臣,號硯齋,安徽桐城人。清康熙時任刑部左侍郎,雍正帝時曾任禮部尚書、戶部尚書、吏部尚書、保和殿大學士(內閣首輔)、首席軍機大臣等職。康熙末年,整治鬆弛的吏治,後又完善軍機制度。先後任《親征平定朔北方略》纂修官,《省方盛典》《清聖祖實錄》副總裁官,《明史》《四朝國史》《大清會典》《世宗實錄》總裁官。死後諡號「文和」,配享太廟,是整個清朝唯一一個配享太廟的漢臣。[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