曠遠心懷,煙雨平生(安靜)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曠遠心懷,煙雨平生》是中國當代作家安靜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曠遠心懷,煙雨平生
公元1082年3月一個春寒料峭的日子,一行人途中突遇陣雨,眾人多顯狼狽,惟一人全然不顧,悠然徐行,此人便是蘇軾。那時,蘇軾因「烏台詩案」被捕入獄,差點丟了性命,後經其弟一番周折,才倖免一死,被貶到黃州任虛職,一晃,已是第三個年頭。那次淋雨後,蘇軾生了一場病,有人便唏噓感嘆:蘇軾為何不知躲雨?
想來,人的思維真是奇妙:宇宙空間有多麼浩瀚,心靈世界便有多麼無垠。當然,宇宙個體千差萬別,心靈世界也會風景各異。若我們粗暴地以自己的思想衡量甚至要求別人,不能站在別人的角度抑或高度去思考問題,就容易產生一種精神暴力。正因為有了精神暴力,有人坦言:詩人皆瘋子。不躲雨的蘇軾當然不能倖免。對於一個偉大的詩人蘇軾而言,他不躲雨,只是我們看到的外在,而他不躲雨的原因,則要於他那更高層次的心靈世界去尋找。
中國傳統文化有三維——儒釋道,蘇軾則是這傳統文化的集大成者。儒家積極入世的治平思想深深地影響了蘇軾,成為他思想的核心,他一生都在仕途生活中沉浮。他也希望達濟天下,但政治對他太不偏愛,為官後被一貶再貶。蘇軾總結自己的一生,說:「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仕途的不順,理想的失落,使他對人生有了更深的思考,靈魂飛得更高更遠。
他走進佛家聖殿,用「無常」與「無我」修飾了心靈。「無常」指萬事萬物都處在一個不斷變化的過程中,這應是世界的本質。「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是他感受到的人生無常。區別在於:悟不到「無常」的人,一旦人生出現無常,便一蹶不振,跌入痛苦的深淵,將不幸無限擴大,抱怨命運弄人;領悟「無常」的人,則會坦然面對。一個遭遇悲慘命運的老太太顯然參透了,她說:「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那是全世界最絕望的一天,可三天後就是復活節。遇到困難,我至少要等三天。」蘇軾也參透了:人生無永遠的光明,也無永遠的黑暗。當陰雨降臨,何必狼狽,吟嘯何妨?陰雨過後,必是晴空。正是他的淡定地等待,迎來「已而遂晴」。
「無我」是萬事萬物沒有永恆、固有、實存的性質。物然,自我亦然。身體的新陳代謝,認識的不斷變化,哪還有一個固有的自我?人生的風風雨雨,宦海的沉沉浮浮,每一次經歷,便是一次洗禮,蘇軾,已非昔日了。「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我形本無,風雨形何在?何懼風雨,何必躲藏?故「也無風雨也無晴」。即便在那風雨中,君不見「竹杖芒鞋輕勝馬」嗎?無官一身輕,平民也逍遙,此刻的蘇軾何等從容與超脫。
若說佛家思想洗盡蘇軾對浮世的留戀,那麼,「道法自然,無為而治」的道家思想則鼓舞了蘇軾逃離這個不可能實現政治理想的世界。「歸去」便是他回顧來時路,思考後歸隱思想的明確體現。儘管,蘇軾也許只是一時的自我調節,他始終並沒有真的歸隱過,但蘇軾能於浮世寵辱皆忘,逆境面前瀟灑從容,這種曠達與超脫的精神救贖,似乎古今失意者無人能敵。
人生當豪邁,豪邁的人生少不了風雨,風雨來襲,迎頭抵擋,將風雨棄於身後,那是一種不屈的征服。人生又少不了征服不了的風雨,風雨來襲,這時候,蘇軾為我們撐起一片精神的晴空,歲月便不再悲苦。蘇軾窮而後工,在他擁有無盡財富的詩作里,我們也讓心靈曠遠,煙雨任平生吧。
作者簡介
安靜,中學語文老師,自幼喜歡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