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舊五代史·王晏球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舊五代史·王晏球傳出自於《舊五代史》,原名《五代史》,也稱《梁唐晉漢周書》,後人為區別於歐陽修的《新五代史》,便習稱《舊五代史》。這是由宋太祖詔令編纂官修史書[1]

原文

王晏球,字瑩之。少遇亂,汴人杜氏畜之為子,因冒姓杜氏。晏球少沉勇有斷,倜儻不群。梁祖之鎮汴也,選富家子有材力者,置之帳下。宴球預選,從梁祖征伐,所至立功。梁末帝嗣位,以晏球為龍驤四軍都指揮使。

貞明二年四月十九日夜,汴州捉生都將李霸等作亂,縱火焚剽,攻建國門,梁末帝登樓拒戰。晏球聞亂先得龍驤馬五百屯於鞠場俄而亂兵以竿豎麻布沃油焚建國樓勢將危急晏球隔門窺亂兵見無甲冑即出騎擊之奮力血戰俄而群賊散走。梁末帝見騎軍討賊,呼曰;「非吾龍驤之士乎?」晏球奏曰:「亂者惟李霸一部,陛下但守宮城,遲明臣必破之。」既而晏球盡戮亂軍。以功授單州刺史。

(唐)莊宗入汴,晏球率騎軍入援。至封丘,聞梁末帝殂,即解甲降於莊宗。明年,與霍彥威北捍契丹,受齊州防禦史,乃賜姓氏,名紹虔。鄴之亂,明宗入赴內難,宴球時在瓦橋,遺人招之。明宗至汴,宴球率騎從至京師,以平定功授宋州節度使。

天成二年,授北面行營副招討,以兵戍滿城。是歲,王都據定州,契丹遣禿餒率騎千餘來援都,突入定州,晏球引軍保曲陽。王都、禿餒出軍拒戰,晏球督厲軍士,令短兵擊賊。戒之曰:「回首者死。」賊軍大敗於嘉山之下,追襲至於城門。宴球圍城既久,帝遣使督攻城,宴球曰:「賊壘堅峻,但食三州租稅,撫恤黎民,愛養軍士,彼自當魚潰①。」帝然其言。

晏球能與將士同其甘苦,所得祿賜私財,盡以饗士,日具飲饌,與將校筵宴,待軍士有禮,軍中無不敬伏。其年冬,平賊。自初戰至於城拔,不戮一士,上下歡心,物議以為有將帥之略。以功授天平軍節度使。長興三年,卒於鎮,時年六十。贈太尉。

注釋:①魚潰:魚腐爛。比喻自內崩潰。

譯文

王晏球,字瑩之。少年時遇上動亂,汴都人杜氏收他為義子,因而改姓杜氏。王晏球年少時就沉着勇敢有決斷,卓越不凡,才能出眾。梁太祖(朱全忠)鎮守汴州時,選拔有才能的富家子弟,安置在帳下。王晏球被選上,跟隨梁太祖征伐,多次立功。梁末帝即位,任命王晏球為龍驤軍指揮使。

貞明二年四月十九日夜,汴州都將李霸等人作亂,縱火搶掠,進攻建國門,梁末帝登樓抵抗。王晏球聽說發生兵變,先得到龍驤軍戰馬五百匹關在球場,不久亂兵用木竿麻布沾油焚燒建國門城樓,情勢十分危急。王晏球從門內窺見亂兵沒有甲冑,便騎馬出擊,奮力血戰,頃刻亂兵潰走。梁末帝望見騎兵殺敵,喊道:「這不是我的龍驤兵嗎?」王晏球上奏說:「作亂的只有李霸一部分,陛下只須守住宮城,天亮時我一定能平定亂兵。」過一會兒,王晏球殺盡亂軍,李霸軍全營滅族。王晏球因軍功授單州刺史。

唐莊宗進入汴州(消滅梁朝),王晏球帶騎兵去救援,走到封丘,聽說梁末帝已經死了,就放下武器向唐莊宗投降。第二年,與霍彥威在北邊抵抗契丹,授官齊州防禦使,於是賜國姓李,名叫紹虔。鄴州內亂時,唐明宗去救內難,王晏球當時在瓦橋,唐明宗派人徵召他。唐明宗到汴州,王晏球率騎兵跟着到了京師,以平定內難有功授宋州節度使。

唐明宗天成二年,王晏球被任命為北面行營副招討,率兵守衛滿城。這一年,王都占據定州,契丹派托諾率一千多騎兵來援助王都,突進到定州,王晏球撤軍保守曲陽。王都、托諾出兵接戰,王晏球督促軍士,命令用短兵器殺敵,警告軍士說:「回頭退卻者處死。」敵軍在嘉山之下大敗,後唐軍追擊到定州城門。王晏球包圍定州城已很久,皇帝派使者督促攻城,王晏球說:「敵人壁壘森嚴,只要收取三州的租稅,愛撫百姓,養護士兵,敵人自然會從內部潰爛。」皇帝認為他說的對。

王晏球能和將士同甘共苦,得到的俸祿賞賜等私財,全部分給士兵,每天具辦飲食,和將校們宴飲,對待軍士有禮,軍中沒有不尊敬他的。這年冬天,平定敵軍,從開始作戰到攻下敵城,不殺一士,上下歡欣,輿論認為他有將帥風度。因為立軍功被任命為天平軍節度使。長興三年,死在任職的地方,終年六十歲。追贈為太尉。[2]

作者簡介

薛居正(912年-981年)字子平,開封浚儀(今河南開封)人,北宋名臣、史學家。開寶六年(973年),由薛居正監修,盧多遜扈蒙等受命修《五代史》。《五代史》成,又名《梁唐晉漢周書》。後世為別於歐陽修《新五代史》,改作《舊五代史》。[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