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舊五代史·楊凝式傳

舊五代史·楊凝式傳出自於《舊五代史》,原名《五代史》,也稱《梁唐晉漢周書》,後人為區別於歐陽修的《新五代史》,便習稱《舊五代史》。這是由宋太祖詔令編纂官修史書[1]

目錄

原文

楊凝式,字景度,華陰人也,父涉為唐宰相。唐昭宗朝,登進士第,解褐授度支巡官,再遷秘書郎,直史館。唐末梁初,涉再登台席,太祖①之篡唐祚也,涉當送傳國璽,時凝式方冠,諫曰∶「大人為唐宰相而國家至此不可謂之無過況手持天子璽綬與人雖保富貴奈千載何盞辭之」時太祖恐唐室大臣不利於已,往往陰使人探訪群議,搢紳之士及禍甚眾,涉常不自保,忽聞凝式言,大駭曰∶「汝滅吾族。」於是神色沮喪者數日。凝式恐事泄,即日遂佯狂,時人謂之「楊風子」也。

凝式體雖蕞眇,而精神穎悟,富有文藻,大為時輩所推。凝式長於歌詩,多雜以詼諧,少從張全義辟,故作詩紀全義之德雲∶「洛陽風景實堪哀,昔日曾為瓦子堆。不是我公重葺理,至今猶自一堆灰。」他類若此。張從思尹洛,凝式自汴還,時飛蝗蔽日,偶與之俱,凝式先以詩寄曰∶「押引蝗蟲到洛京,合消郡守遠相迎。」從思弗怪也。凝式詩句自佳,其題壁有「院似禪心靜,花如覺性圓」,清麗可喜。

凝式雖仕歷五代,恣其狂逸,多所干忤,故時人目以「風子」。其筆跡遒放,宗師歐陽詢與顏真卿,而加以縱逸。既久居洛,多遨遊佛道祠,遇山水勝概,輒流連賞詠。有垣牆圭缺處,顧視引筆,且吟且書。或真或草,不可原詰。友人贈食,凝式書貼復雲∶

「晝寢乍興,輖飢正甚,忽蒙簡翰,猥賜盤飧。當一葉報秋之初,乃韭花逞味之始,助其肥羜,實謂珍羞,充腹之餘。銘肌載切,謹修狀陳謝伏惟鑑察。」

其貼傳世,名曰《韭花帖》。蘇軾嘗語∶「獨楊公凝式,筆跡雄傑,有二王顏柳之餘,此真可謂書之豪傑,不為時世所汩沒者。」清人李瑞清曰∶「楊景度為由唐入宋一大樞紐,《韭花帖》筆筆斂鋒入紙,蘭亭法也。」

【注】①太祖,指後晉太祖石敬瑭。

譯文

楊凝式,字景度,是華陰人,他的父親楊涉在唐朝擔任宰相。唐昭宗時,楊凝式考中進士,入朝為官授予他度支巡官一職,後再升官至秘書郎,當值史館。唐末梁初時,楊涉再次被委以重任,擔任宰相,後晉太祖石敬瑭篡奪了唐朝江山,楊涉本當遞送傳國玉璽(給太祖),當時楊凝式已經成年了,他勸諫父親說:「父親您作為唐王朝的宰相,但國家到了這種地步,不能說您沒有過錯。何況親手捧着皇帝的玉璽組綬交給別人,雖然保住自己的榮華富貴,要怎樣面對後世呢!何不辭掉這個差事!」當時太祖擔心忠於唐王室的大臣對自己不利,常常暗地裡派人探訪群臣的議論,大臣們由此遭遇禍事的人很多,楊涉一直不能保全自己,突然聽聞楊凝式的話,大驚說:「你會害的我們被滅族的。」於是神情沮喪了好多天。楊凝式害怕事情泄露,當天就假裝瘋了,當時人們稱他為「楊瘋子」。

楊凝式的身材雖然矮小(眇:小。據《漢語大詞典》),但精明機警,聰慧過人,很有才華,文采出眾,被當時有名的人物極力推崇。楊凝式善於寫詩,很多混雜着詼諧幽默的筆法,年輕時跟從張全義,並受重用,所以寫詩紀念張全義的仁德:「洛陽風景的確很衰敗,以前就是瓦子堆。要不是我主公重新修理,至今就該是一堆灰了。」其它的詩句也是如此。張從恩去洛陽赴任途中,楊凝式從汴梁回洛陽,當時蝗蟲成群遮蔽天日,偶然和他們遇在一起了,楊凝式先寫一首詩送給張從恩寫道:「我押着蝗蟲到洛陽來,應該享受郡守您出城迎接的待遇」。張從恩也不怪罪他。楊凝式的詩句也有非常美好的,他的題壁詩有這樣的詩句「院似禪心靜,花如覺性圓」,清新優美,讓人喜愛。

楊凝式雖然當過梁、唐、晉、漢、周五代的官,但行為放縱,狂放不羈,經常觸怒他人,所以當時的人視他為「瘋子」。他的筆法遒勁奔放,效法歐陽詢與顏真卿,又再加上狂放飄逸。又久居洛陽,經常漫遊於佛寺道觀宗祠之間,遇到山水美景,就流連忘返,讚賞詠嘆。有圍牆和石闕的地方,就環視四周,隨手揮筆,一邊吟誦一邊書寫。他題寫後,或楷書或草書,不能推究根源,一位朋友送他食物,他就寫一張帖子回覆說:

「午覺剛醒來,肚子正餓著,忽然收到您的一封信,辱蒙您賜贈我一盤菜餚。當一片枯葉落下時,告訴人們秋天已經來到了!這也是韭菜味道正香的時候,使小肥羊肉更加美味,這實在是一道美食啊!填飽了肚子,心裡實在十分感謝,在此慎重地寫這封信表示我的謝意。恭請您體察我的感謝之心!」

這封帖子流傳於世,被人稱為《韭花帖》。蘇軾曾經說:「唯獨楊凝式,是書法大家,他繼承了王羲之、王獻之、顏真卿、柳公權的遺風,這真的可稱為書法大師了,不被當時世事所埋沒。」清代人李瑞清評論他:「楊景度是書法從唐過渡到宋的一個大樞紐,《韭花帖》每一筆都把筆鋒收斂到了紙裡面,這是繼承了《蘭亭集序》的手法啊。」[2]

主要作者簡介

薛居正(912年-981年)字子平,開封浚儀(今河南開封)人,北宋名臣、史學家。開寶六年(973年),由薛居正監修,盧多遜扈蒙等受命修《五代史》。《五代史》成,又名《梁唐晉漢周書》。後世為別於歐陽修《新五代史》,改作《舊五代史》。[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