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舊五代史·克寧傳

舊五代史·克寧傳出自於《舊五代史》,原名《五代史》,也稱《梁唐晉漢周書》,後人為區別於歐陽修的《新五代史》,便習稱《舊五代史》。這是由宋太祖詔令編纂官修史書[1]

目錄

原文

克寧,武皇之季弟也。凡征行無不衛從,於昆弟之間,最推仁孝,小心恭謹,武皇尤友愛之。

五年正月,武皇疾篤,克寧等侍疾,垂泣辭訣。克寧曰:「王萬一不諱,後事何屬?」因召莊宗侍側,謂克寧、張承業曰:「亞子累公等。」言終棄代。將發哀,克寧紀綱軍府,中外無嘩。

初,武皇獎勵軍戎,多畜庶孽,衣服禮秩如嫡者六七輩,比之嗣王,年齒又長,各有部曲,朝夕聚謀,皆欲為亂。莊宗英察,懼及於禍,將嗣位,讓克寧曰:「兒年孤稚,未通庶政,雖承遺命,恐未能彈壓大事。季父勛德俱高,眾情推伏,且請制置軍府,候兒有立,聽季父處分。」克寧曰:「亡兄遺命,屬在我兒,孰敢異議者!兒但嗣世,中外之事,何憂不辦。」視事之日,率先拜賀。

莊宗嗣位,軍民政事,一切委之,權柄既重,趣向者多附之。李存顥者,以陰計干克寧曰:「兄亡弟及,古今舊事,季父拜侄,理所未安,富貴功名,當宜自立,天與不取,後悔無及。」克寧曰:「公毋得不祥之言!我家世立功三代父慈子孝天下知名苟吾兄山河有托我亦何求公無復言,必斬爾首以徇。」克寧雖慈愛因心,而日為兇徒惑亂。群凶之妻復以此言干克寧妻孟夫人,說激百端,夫人懼事泄及禍,屢讓克寧,由是愈惑。

會克寧因事殺都虞候李存質,又請兼領大同節度,以蔚、朔為屬郡,又數怒監軍張承業、李存璋,由是知其有貳。莊宗召張承業、李存璋謂曰:「季父所為如此,無猶子之情,骨肉不可自相魚肉,吾即避路,則禍亂不作矣。」 承業曰:「老夫親承遺托,言猶在耳。存顥輩欲以太原降賊,王乃何路求生?不即討除,亡無日矣。」因令吳珙、存璋為之備。二月二十日,會諸將於府第,擒存顥、克寧於坐。莊宗垂泣數之曰:「兒初以軍府讓季父,季父不忍棄先人遺命。今已事定,復欲以兒子母投畀豺虎,季父何忍此心!」克寧泣對曰:「蓋讒夫交構,吾復何言!」是日,與存顥俱伏法。克寧仁而無斷,故及於禍。

譯文

李克寧,是武皇的小弟弟。凡是征戰行軍無不侍衛隨從,在兄弟裡面是最仁孝的,小心恭謹,武皇對他尤其喜愛。

天祐五年(908)一月,武皇病重,李克寧等侍候在旁,垂涕訣別,李克寧說:「王兄萬一去世,後事怎麼安排?」武皇因而召莊宗李存勖到身邊,對李克寧、張承業說:「亞子託付給你們了。」話說完便去世。將要發喪時,李克寧用軍紀整頓軍府,內外沒有喧譁之聲。

起初,武皇獎勵作戰勇敢的軍士,多收養為義子,他們的衣服禮節待遇跟親生嫡子相同的就有六七人,與即位的莊宗李存勖相比,歲數又較大,各有部下士兵,朝夕聚在一起謀事,都想作亂。莊宗明察其事,擔心造成禍害,在將要即位時,對李克寧辭讓道:「侄兒年幼,不通政事,雖然承繼父王遺志,恐怕不能彈壓大事。叔父德高勛重,眾人推服,且請統帥節制軍隊,等侄兒大些,再聽候叔父安排。」李克寧說:「我死去的兄長留下遺命,傳位給我侄兒,誰敢有異議!侄兒只須即位,朝廷內外之事,不必憂慮辦不成。」莊宗登位視事之日,李克寧率先拜賀。

莊宗即位後,軍民政事,全都委託給李克寧,權力既然很大,趨炎者多附和他。李存顥陰謀挑動李克寧說:「兄死弟及,古今慣例,叔父向侄子拜賀,在情理上說不過去。富貴功名,應該自己爭取,上天給與了而不要,後悔也來不及。」李克寧說:「你不要說不祥的話!我家三代立功,父慈子孝,天下聞名,如果我兄打下的山河有了依託,我又有什麼要求的!你不要再說了,再說我就殺你的頭以警戒他人。」李克寧雖然心裡慈愛,但天天被兇徒迷惑淆亂,群凶的妻子又用這些話影響李克寧的妻子孟夫人,百般挑唆激發,夫人害怕事情泄密遭禍,多次責備李克寧,因此更加迷惑。

適逢李克寧因事殺了都虞候李存質,又請兼任大同節度,以蔚州、朔州為其屬郡,又多次對監軍張承業、李存璋發怒,由此知道他有二心。莊宗召見張承業、李存璋說:「叔父這樣做,沒有叔侄之情,骨肉不可自相殘殺,我立即避開,則禍亂不會發生了。」張承業說:「老夫我親受先王遺托,先王的話似乎仍在耳邊。李存顥一伙人想拿太原投降敵人,王將有什麼生路?如不立即討伐根除,滅亡的日子就要到了。」因而下令要吳珙、李存璋做好準備。二月二十日,在府第會合各位將軍,在座席上逮捕了李存顥、李克寧,莊宗流淚數落他們說:「侄兒起初把軍府讓給叔父,叔父不忍拋棄先人遺命。現在事情已定,又想把侄兒子母送到豺虎般的敵人手裡,叔父怎麼有這種殘忍之心?」李克寧哭着回答:「這是進讒言的人造成的,我還有什麼話可說!」這一天,與李存顥一起都被處死。李克寧仁而沒有決斷,所以有此禍害。[2]

作者簡介

薛居正(912年-981年)字子平,開封浚儀(今河南開封)人,北宋名臣、史學家。開寶六年(973年),由薛居正監修,盧多遜扈蒙等受命修《五代史》。《五代史》成,又名《梁唐晉漢周書》。後世為別於歐陽修《新五代史》,改作《舊五代史》。[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