旦斗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旦斗寺,藏語全稱「丹斗謝吉央貢」,是藏語系佛教「後弘期」的發祥地之一。位於化隆回族自治縣金源鄉。公元9世紀中葉,西藏「三賢哲」曾來此定居。喇欽·貢巴饒賽從「三賢哲」出家,受比丘戒成名後,創建丹斗寺,招徒弘法,使西藏佛教再度復興。因而該寺成為各派信徒嚮往的聖地,來此修持者絡繹不絕。該寺雖地處偏僻,但建築規模宏大,保存完好,有阿彌魯迦殿、熱雜帕殿、「三賢哲」及喇欽修行殿、彌勒殿、阿柔格西修行殿、大經堂、如意佛塔、僧舍等共約200餘間,保存有大量珍貴文物。
中文名 丹斗寺
別 名 丹笛寺
位 置 化隆回族自治縣金源鄉
保護級別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地理位置
寺處循化縣城黃河北岸10多公里的小積石山中,寺周懸崖陡立,石壁高聳,佛殿或建於峭壁之中,或建於懸崖之下,或依天然岩洞而成,別具一格[1] 。
歷史背景
據載,公元九世紀中葉,吐蕃贊普達磨禁佛,在曲臥山修行的藏饒賽、餚格迥、瑪釋迦牟尼3人逃來青海,曾在此居住,剃度附近甲徐村的喇勤貢巴饒賽(892-975 )為徒。喇勤成名後,于丹斗建立道場,招徒宏法,特別向盧梅·崔臣喜饒等衛藏十弟子授戒,使西藏佛教再度復興。因而,丹斗寺作為「後弘期」佛教的發祥地,在藏傳佛教史上占有重要位置,一直是各派信徒們嚮往的聖地,朝聖者絡繹不絕,三世達賴等西藏重要人物都曾到過丹斗寺。明清以來,西藏各派到內地朝貢,途經青海,不少人都來此朝拜,有的甚至長住修持。丹斗寺的主要香火莊有科巴灘、甲徐、阿麻叉、仲塘等村,約百餘戶。
設計結構
丹斗寺幾座佛殿散落在一條山溝里,規模不大,峽谷兩邊石壁陡立,似刀削斧劈。分別建於懸崖峭壁之中,有的則依天然岩洞而成[2] 。當我們踏入第一座「龍王殿」,整個建築就以其天然形成的地勢很巧妙地把建築物鑲嵌在岩洞中。柱、樑上龍鳳飛舞,栩栩如生。入正門,四大天王體形魁梧,各持兇器,相貌猙獰,相對而坐,令人望而生畏。再往裡走,正殿裡三尊救世主佛又是一副慈祥的面容,剛才的那種恐懼感頓飛九霄。繞過正殿往裡,一座只有一人多高的小寶殿,顯得小巧玲瓏,新穎別致,龍王神就供奉在這裡。平時,誰也不能看到龍王神的尊容,只在每年農曆四月十一日那天才打開門讓人們朝拜。第二座佛殿就是在傳說中太子全家住過的地點上建立的。建築造型美觀大方,富有民族特色,布局和諧,結構新穎,四面壁畫令人注目。塑造的太子佛像手捧佛經,仿佛在默默誦經,大概在為眾生超度吧。太子妃則端着盛有野果的盤子侍奉太子用膳,公子、女兒采着野花戲於兩旁,一舉一動,形象逼真,人物比例調配適宜,顯得十分和諧。這幾尊佛像充滿着人間真情,十分感人,讓人們不由自主地聯想起他們在流放期間,過着臥則草蓐,食則果窳的艱苦生活。「阿吉達」佛殿是鐘鼓樓式樣的建築物,前邊是兩重飛檐,後靠陡峭的岩壁,造型獨特,別具匠心。登上樓頂,極目俯瞰,使人頭暈目眩。
歷史沿革
歷史上,該寺屬民和才旦寺系統,清末以來,直接受才旦夏茸管轄。該寺的整個建築完好無損,由阿尼魯加殿、熱雜帕殿、比丘阿吉達修行殿、三世達賴修行殿、「三賢哲」及喇勤修行殿、彌勒殿、阿柔格西修行殿、釋迦殿、大經堂、才旦夏茸拉章、葉東佛塔及僧舍、大廚房等組成,共約200餘間,是一個完整的建築群。《青海記》載,當時有18僧,《安多政教史》則雲有百餘僧。1958年後關閉,1962年開放,有寺僧18人,1967年再次關閉。1980年重新開放,現有寺僧35戶69人(其中完德11人),寺周林木近千畝,由寺僧管護。丹斗寺原來的宗教法事活動有正月祈願法會,三月春季學經期會、四月為期7天的主神供養會、賽康巴所創的五月修供法會、六月十五日起為期45天的夏季學經期會、八月為期7天的勝樂供養法會、十月宗喀巴圓寂日的五供法會等。
社會地位
丹斗寺在藏傳佛教史上有着重要地位,是整個藏區信教群眾嚮往的佛教聖地。
保護級別
1988年9月15日被青海省人民政府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視頻
青海化隆丹斗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