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日本遭遇了最尷尬的30秒,四國原來就是一個小江湖!

四國領導

來自網絡的圖片

日本遭遇了最尷尬的30秒,四國原來就是一個小江湖!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美印日澳四國,其實就是一個小江湖。[1]

(一)

  5月24日,小江湖裡就發生了最讓日本尷尬的30秒。四國領導人合影,澳大利亞新總理阿爾巴內塞姍姍來遲,更關鍵的是,來遲了就和拜登聊起來了。

  看視頻,拜登阿爾巴內塞邊聊邊笑,莫迪也在旁邊湊趣,還時不時拍拍阿爾巴內塞的肩。只剩下旁邊的岸田文雄,傻傻地站着,插不上話。

  整整30秒,岸田都被晾在一邊。這三個人似乎都忽視了這個東道主的存在,沒有握手,沒有打招呼,更沒有親密的互動。

  這是疏忽還是故意?我不知道。但我知道的是,這應該也是岸田上台後最尷尬的30秒了。

  表面看,四國很平等,開會各占一邊;但潛規則,美國是老大,四國分三個層次。

  美國和澳大利亞,是最內核,都是盎格魯-撒克遜種族,同文同祖,這是第一個層次。

  美澳和印度,都能講英語,印度畢竟也曾經有昂撒殖民的背景,這是第二層次。

  美澳印和日本,那就是第三層次了。

  別看日本是東道主,別看日本抱美國大腿抱得很緊,別看日本還是四國經濟老二,但有的是二小姐的心,卻實際是大丫鬟的命。

  這就是江湖,哪有什麼真正的平等。

其實,四國機制(QUAD)的歷史,就是這樣一部江湖史。

  QUAD 最早框架出現在 2004 年,當時是美日印澳聯合應對海嘯的一個工作機制。

  2007年,安倍心生一計,我們這四國,不能為對付中國進一步?其他三國一拍即合,於是安倍、霍華德(當時的澳總理)、辛格(當時的印總理)、切尼(當時的美副總統),在東盟會議期間,在馬尼拉坐到了一起。

  江湖路遠,總是平地起波瀾。

  最大的波瀾來自華盛頓。在特朗普時期,雖然峰會沒開成,但時任國務卿的蓬佩奧,野心勃勃公然鼓吹要把QUAD 打造成「亞洲北約」。

  但人在江湖,總是身不由己。

  特朗普為美國規劃了再偉大起來的宏偉藍圖,但最終卻被選民不客氣地趕下了台,氣得他鼓動支持者炮打國會,甚至端走了佩洛西的演講台。與他同病相憐的還有莫爾森,他本來已做好了來參加QUAD的準備,但幾天前,卻遭遇了人生最大的滑鐵盧——埃爾貝內塞成了新總理。

  但讓特朗普欣慰的是,拜登一腳踢掉了他很多的遺產,但沒有放棄QUAD。正是在拜登撮合下,去年在華盛頓舉行了第一次四國線下峰會,今年則在日本舉行了第二次面對面峰會。

  於是,岸田也就遭遇了最尷尬的30秒。

  嗯,幸虧只有30秒。

(二)

  江湖中,還有很多隱秘往事。

  岸田很憋屈。我們明明四人行,最後生生被弄成了3+1;更可氣的還有拜登,居然這次先去了韓國,轉身才來日本。

  以前的歷任總統,都是先日本再韓國。哪怕都是丫鬟,大丫鬟畢竟是大丫鬟。但拜登,你竟然搞越頂外交。

  江湖裡,面子很重要,這是不給岸田臉色啊。

  還有,美國又弄出個「印太經濟框架」 (IPEF) ,日本自然要積極響應。但日本還有一個CPTPP,岸田當面請求拜登,你趕緊回來!

  CPTPP的前身是TPP,奧巴馬政府主導推出;哪知道,協議墨跡未乾,特朗普上台,不顧日本苦苦哀求,一腳踢到了垃圾桶里。

  什麼契約精神,美國就是例外。

  日本無奈,最後弄成了CPTPP。更有意思的是,TPP針對是中國,但中國現在申請加入CPTPP,美國卻毫無動靜。

  拜登有難言的苦衷,好馬不吃回頭草,更何況,國會那一關過不去。但為了安撫日本,美國也使出大招,我支持你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

  什麼對錯,江湖中不需要對錯,只有立場。

  但立場,有的時候,我們發現,也會量身定做。

  比如,印度。烏克蘭危機後,西方對俄羅斯全面絞殺,但印度不為所動,譴責俄羅斯,我統統棄權;制裁俄羅斯,我一律不干;相反,俄羅斯的石油天然氣,印度買買買。

  美國也頭大,印度你是我們的民主陣營,怎麼這麼沒有原則,這麼不識時務?

  別忘了,印度和西方打得火熱,但俄羅斯和印度可是傳統友好,印度的武器,相當一部分還是蘇聯製造,莫迪和普京見面,一般都要相互擁抱。

  所以,這次東京四國峰會,其他三國對俄羅斯破口大罵,莫迪對俄羅斯一言不發。

  最後的聲明,應該是在印度的堅持下,俄羅斯提都沒提。

  這應該是西方難得的妥協了。如果因為俄烏衝突制裁印度,那QUAD就拉倒;拉攏印度,對付中國,睜一眼閉一眼算了。

  為了中國,不得不說,美國也付出了很多。什麼原則,統統一邊去。

  也難怪土耳其很憋屈,我從俄羅斯進口S-400,美國你左一個譴責,右一個制裁;印度同樣進口俄羅斯的S-400,美國你怎麼就故意沒看到?

  而且,據透露,為拉攏印度對付中國,美國還將給予印度更多軍援,使印度成為以色列、埃及之後,拿美國軍援最多的國家。

  為拉攏印度,岸田更陪着莫迪,一塊去餵魚。


  唉,這就是江湖。說什麼主義,其實都是利益。

  江湖中,更不乏欺騙鬧劇。

  拜登這次在東京,隆重推出了「印太經濟框架」 ,總共13個創始成員國。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的說法,IPEF為亞洲國家提供了「中國處理這些關鍵問題方式的替代方案」。

  還是對付中國!但用一位朋友的說法,框架門檻很低,缺乏實質內容,看來美國只是先把大家騙進來,搞得聲勢很大,實際上就是搞陣營,針對中國。

  江湖險惡,人心不古。有些國家,對付中國,那真是念念不忘。

  江湖中,還有太多的沒想到。

  沒想到拜登居然又放大話。前一天揚言,美國會保護台灣介入軍事行動;第二天又改口,美國的對台「戰略模糊」政策沒有改變。

  拜登,你到底唱的是哪一出?是又睡過頭了嗎?

還有,沒想到,就在5月24日,在日本海、東海、西太平洋海域上空,中俄海軍進行了聯合空中戰略巡航。

  這跟QUAD有關係嗎?我不知道,或許江湖中就是有巧合,你懂的。

  江湖之上,恩恩怨怨。你有你的張良計,我有我的過牆梯。今天的故事,就是明天的歷史。

  但恩怨情仇,還在繼續。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更要相信,人在做,天在看;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所以,岸田興沖衝起了個大早,結果卻遭遇了最尷尬的30秒,被全世界當成笑料。

  所以,王毅同志鄭重預言:美國的「印太戰略」,不管換什麼馬甲,最終必然是一個失敗的戰略。

  最後,用汪文斌昨天警告美國的那句話作為總結吧:「我們奉勸美方,聽一聽中國一首膾炙人口的老歌,歌中唱到:朋友來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來了,迎接它的有獵槍。」

  這就是江湖,江湖就有江湖的規矩。[2]

目錄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