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日本侵略菲律賓

日本侵略菲律賓

1941年12月8日,菲律賓戰役開始。日軍陸、海軍航空兵對美軍機場和甲米地(呂宋)海軍基地實施突然襲擊,並於當日和次日(1941年12月9日)摧毀了美軍在菲律賓陸地上的一半重型轟炸機和1/3以上的戰鬥機,為登陸作戰創造了條件,但美國亞洲艦隊的基本兵力駐菲律賓南部基地得以倖免。

同日,日軍一部攻占呂宋島以北的巴坦群島。日軍奪取了制空權後,乘呂宋地區幾乎沒有艦隊之機,派先遣部隊第48師田中支隊和菅野支隊(共約4000人)自12月10日起開始分別在呂宋島北部的阿帕里和維甘登陸並占領機場。

1941年12月12日,日軍第16師木村支隊(約2500人)在呂宋島南部的黎牙實比登陸,占領機場並進一步擴大戰果。自11日起,第5飛行集團逐漸轉移到呂宋島已占機場,掩護地面部隊登陸和發展進攻。17日,美軍僅剩的17架B-17轟炸機撤到澳大利亞。從此,日軍完全掌握制海制空權。

1941年12月22日,日軍第48師主力在呂宋島西岸林加延灣登陸。24日,第16師在呂宋島東南部拉蒙灣登陸。至此,登陸日軍形成南北夾擊馬尼拉、圍殲美菲軍主力的有利態勢。26日,呂宋島守軍奉命撤往巴丹半島預設陣地和科雷希多島,準備長期抵抗。日軍從南北兩面進逼馬尼拉,但未能切斷美菲軍撤向巴丹半島的退路。次年1月2日,日軍占領馬尼拉,並以一部兵力占領甲米地和八打雁。戰役的主要目的業已達到。日軍還在棉蘭老島和霍洛島上陸。呂宋島上的美菲軍隊(79500人)撤向巴丹半島。

日軍認為菲律賓作戰大局已定,將海軍主力和第48師調往荷屬東印度,將第5飛行集團主力調往緬甸,而僅以第14集團軍的剩餘兵力清剿呂宋島。

1942年1月9日,日軍開始進攻巴丹半島,遭頑強抗擊。美菲軍與日軍展開激烈的山地戰、叢林戰和陣地戰。交戰中,木村支隊被圍,前來救援的日軍被殲1個營。1月底,日軍因傷亡嚴重喪失攻擊力,被迫轉入防禦,戰局一度陷入膠着狀態。

1942年3月中旬,麥克阿瑟轉赴澳大利亞,留守美菲軍由溫賴特少將指揮。日軍得到第4師增援後實力增強,並以航空兵和炮兵轟擊美菲軍陣地。

1942年4月3日,日軍以第4師、第65旅為主力對巴丹半島再次發起進攻。雙方在叢林中展開殊死戰鬥。美菲軍既無援兵又缺補給,在日軍猛烈攻擊下,巴丹半島守軍7.5萬人(其中美軍9300人)於4月9日投降。10日起,美菲軍戰俘被押往邦板牙省的聖費爾南多,途中數千人死於飢餓、疾病或被殺害,史稱「巴丹死亡行軍」。同日,日軍占領米沙鄢群島等戰略要地。 日軍攻占巴丹半島後,對科雷希多島連續實施炮擊和轟炸。

1942年5月2日,日軍對該島實施火力準備,5日在炮火掩護下分左右兩路登陸,對島上要塞發起攻擊。1.5萬名美菲軍依託坑道工事抗擊,並組織敢死隊展開白刃戰。6日,日軍後續部隊投入戰鬥,溫賴特率美菲軍餘部投降。7日,日軍占領該島。10日,駐棉蘭老島和北呂宋山區的美軍投降。18日,駐班乃島美軍停止抵抗。至此,日軍控制菲律賓全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