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梁殿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無梁殿 |
alig |
靈谷寺無梁殿位於南京紫金山南麓靈谷公園內,是我國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磚砌拱券結構殿宇,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1]。建於洪武十四年(1381年),原為靈谷寺內供奉無量壽佛的無量殿,因整座建築採用磚砌拱券結構、不設木樑,故又稱「無梁殿」[2]。該殿坐北朝南,前設月台,東西闊五間、長53.8米,南北深三間、寬37.85米,殿頂高22米,為重檐歇山頂,上鋪灰色琉璃瓦。無梁殿形制高大,全用磚砌,不用寸釘片木,故又稱無梁殿,為國內現存同類建築中時代最早、規模最大者。1931年(民國21年),國民政府將無梁殿改建為國民革命軍陣亡將士公墓的祭堂,命名為「正氣堂」,無梁殿現被闢為辛亥革命名人蠟像館[3]。
中文名稱 : 無梁殿
省 份 : 江蘇省
地理位置 : 南京市玄武區靈谷寺2號靈谷寺景區內(近南京體育學院)
建議遊玩時長 : 30分鐘
所屬國家 : 中國
門票價格 : 免費
開放時間 : 6:30-18:00
目 錄 : 1景區簡介 : 2建築特色 : 3建築格局 : 4景區碑文
景區簡介
無梁殿
公元1381年,位於南京紫金山下,矗立起了一座宏偉的磚石建築——無梁殿。600多年過去了,無梁殿幾經戰火,歷經滄桑,但憑藉它一身
堅固的石磚結構,才得以完好地保存至今。無梁殿殿內現為陣亡將士公墓祭堂。
靈谷寺無梁殿建於明朝洪武十四年(1381年),殿中供奉無量壽佛,因此被稱為無量殿,又因為整座建築全部用磚壘砌、沒有木樑、木柱,故又諧稱無梁殿。據記載,無梁殿在正統年間曾祀立三大佛,兩邊立有二十四諸天像,並被用於藏經該殿在清朝嘉慶和道光年間曾多次修葺,咸豐年間,靈谷寺一帶是清軍江南大營,寺內建築大多毀於清軍與太平軍的戰火,僅這座磚結構的無梁殿倖存。1928年,國民政府在靈谷寺原址上興建國民革命軍陣亡將士公墓,1933年公墓建成。1931年,無梁殿經過徹底修葺被改為公墓祭堂,名「正氣堂」。無梁殿南面設有公墓的大門和牌坊,北面依次設墓園、紀念館(現為松風閣)和紀念塔(現為靈谷塔)。198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南京市人民政府對無梁殿又一次進行了整修。
建築特色
無梁殿
靈谷寺無梁殿是中國各地寺廟同類結構的無梁殿中規模最大的一座。該殿坐北朝南,前設月台,東西闊五間、長53.8米,南北深三間、寬37.85米,殿頂高22米.該殿為重檐歇山頂,上鋪灰色琉璃瓦。殿頂正脊中部有三個白色琉璃喇嘛塔,正中最大的琉璃塔的塔座是空心八角形,與殿內藻井頂部相通,可向殿內漏光,這種設計在中國現存的古建築中非常罕見。該殿是磚砌拱劵結構,東西向並列三個拱劵,中間的拱劵跨度達11.5米,淨高14米,兩側的拱劵稍小,跨5米,高7.4米。該殿前後檐牆各設三道門,前檐牆拱門兩邊各有一窗,兩側牆各設四窗,門窗也採用拱劵形式。前後檐牆厚約4米,結構十分堅固。
建築格局
無梁殿
無梁殿後是陣亡將士第一公墓,此墓連同位於東西各300 米處的第二、第三公墓共埋葬北伐與抗日陣亡將士1029名,弧形墓牆後是松風閣,建於幾十級台階之上,閣高10米,寬41.7米,九楹二層,外有迴廊,四周紅柱環繞,二樓為中空式,頂覆綠色琉璃瓦,藍色披檐。閣後甬道正中置寶鼎一座。上刻"名鼎垂勛"四字。由此向北約百米就是靈谷寺的標誌性景點靈谷塔,塔高66米,九層八面,底層直徑14米,頂層直徑9 米,為花崗石和鋼筋混凝土混合結構。1933年建成,當時稱陣亡將士紀念塔,俗稱九層塔。塔內有螺旋式台階繞中心石柱而上,計252 級,每層均以藍色琉璃瓦披檐,塔外是一圈走廊,廊沿有石欄圍護,供遊人憑欄遠眺。
無梁殿東有靈谷寺,寺內大雄寶殿供如來佛;大道覺堂供玄奘法師靈骨;觀音寶閣供觀音菩薩;還有藏經樓、彌勒殿、祖堂等建築。寺門對面是一座帶頂的黃色照壁。寺東有座品質碑,碑高約 5米,上刻"靈谷深松"四字。再向東過小橋是座五楹的古建築名"流觴廳",現為涉外餐廳。
由流觴廳向東南不足百米即至鄧演達墓。墓門正中是一座圓形花壇。兩側有露天遊廊左右環抱,廊上架有水泥條架、植紫藤為篷;遊廊盡頭各有方亭一座。墓前雪松、龍柏,地下鋪草坪,東、西、北三面有石牆環繞。墓前有花崗石墓碑,刻何香凝所書「鄧演達烈士之墓」,墓圓形,築於平台上,高4.5米、直徑9.5米,為省文物保護單位。
靈谷寺旁有一無梁殿原稱無量殿,因殿內供奉無量壽佛而得名,該殿建成於明初,又因整個建築沒有一根樑柱,也不用寸木寸釘,自基至頂,全用巨磚壘砌成券洞穹窿頂而得名無梁殿。它繼承了傳統結構拱券式,五楹三進,東西長50米,南北寬34米,縱深37.8米,呈穹隆狀,中進頂高22米前後各有3拱門,四面有窗。其建築年代之久遠、氣勢之宏偉、結構之堅固堪稱國內同類建築之最。
據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掃葺無梁殿記》載,該殿創建於明洪武年間。正統(1436~1449年)時,殿中祀三大佛,兩帝立二十四諸天像,並藏經於殿內。嘉慶(1796~1820年)間、道光十一年(1831年)均曾修葺。太平天國時,靈谷寺是清軍江南大營的所在地,寺內建築均毀於兵火。僅有磚結構的無梁殿保存下來。1928年,國民政府在靈谷寺舊址上建國民革命軍陣亡將士公墓「以慰忠魂」。無梁殿作為墓前享殿,名日「正氣堂」。還在殿前建大門、石坊,殿後辟墓園,建紀念館(現為松風閣)和紀念塔,今大部分保存完好。現已闢為靈谷寺公園。
無梁殿是明代靈谷寺主要殿宇之一,也是明朝靈谷寺留存至今惟一的建築物。殿堂坐北朝南,前有寬敞的月台,面闊五間,東西長53.8米,進深三間,南北37.85米,高22米。重檐歌山殿頂鋪灰瓦,脊飾有正吻、角獸和仙人,正脊中部置三個白色琉璃喇嘛塔,當中最大,塔座中空作八角形,並與殿內藻井相通,此做法在我國現存古建築中尚屬首見。殿檐斗拱民國年間維修時改為水泥製作。殿牆採用明代大磚砌築。殿前檐牆開三門二窗,後牆設三門,兩側各有窗四個(中間有上、下各一個),均采拱券形式,外貼水磨磚作壺門狀。殿內以東西橫向並列三個通長拱券構成,中券最大,跨徑11.5米,淨高14米,前後兩券的跨度各為5米,高7.4米。拱券下有渾厚牆體,前牆構有五個券洞,後牆僅在兩邊稍間各設一券洞。中券明間正上方藻井頂部留有一八角形孔洞,恰與正脊喇嘛塔相通且漏光。由於列券的側向水平推力甚大,因此該殿有前後檐牆皆厚近4米。無梁殿的結構雖簡單,但十分牢固,歷時600餘年,風雨硝煙,仍巍然不動。無梁殿內有關戰爭的蠟像,其中有明皇帝,孫中山先生等。
景區碑文
靈谷寺無梁殿內正北面砌有三個拱形法圈,分別內嵌一塊黑框石碑。正中的石碑上原刻張靜江題寫的「國民革命軍陣亡將士之靈位」,西側石碑上原刻蔣介石書寫的北伐誓師詞,東側石碑上原刻陳果夫書寫的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祭文。1949年之後,這三塊石碑上的碑文題刻都被磨平,1981年整修時分別被改刻為「國民革命烈士之靈位」、《中華民國國歌》和《國父遺囑》。殿內四壁嵌有110塊編號的太湖青石碑,上刻國民革命軍陣亡將士名單,共33224人。其中,第1至第61碑,刻1926年至1930年間陣亡的北伐將士名錄;第62至第67碑,刻1932年1月至4月間在淞滬戰場抗日陣亡的第十九路軍將士名錄;第68至第110碑,刻1931年9月至1933年5月間在華北抗日陣亡的將士名錄。 詞條標籤: 旅遊 古蹟 名勝 歷史
視頻
全面講解:全國最大的石構無梁殿古建築,衛輝望京樓!
參考來源
- ↑ 靈谷寺無梁殿位於南京紫金山南麓靈谷公園內,是我國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磚砌拱券結構殿宇,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飛豬 - www.alitrip.com/c... - 2018-10-1
- ↑ 建於洪武十四年(1381年),原為靈谷寺內供奉無量壽佛的無量殿,因整座建築採用磚砌拱券結構、不設木樑,故又稱「無梁殿」,新浪微博 - weibo.com/1... - 1927-1-5 -
- ↑ 國民政府將無梁殿改建為國民革命軍陣亡將士公墓的祭堂,命名為「正氣堂」,無梁殿現被闢為辛亥革命名人蠟像館,新浪網 - blog.sina.com.cn/s... - 201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