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無事不登三寶殿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無事不登三寶殿

成語: 無事不登三寶殿

拼音: wú shì bù dēng sān bǎo diàn


出處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鎮雷鋒塔》:「白娘子道:『無事不登三寶殿,去做什麼?』」

釋義

沒有事情就不上門

語法

複句式;作謂語、分句;比喻沒事不上門[1]

典故

「三寶殿」即佛、法、僧,分別指佛家舉行聖典、珍藏經書和僧人安寢等三個活動場所。這些地方,一般人是不能隨便進入的。然而,從前有這麼一個秀才卻有過一次冒失舉動。

這秀才平日與寺廟的僧人有些交往。有一天,秀才到廟裡去拜訪僧人,見殿堂空無一人,便信步又走入臥室,仍未見僧人,無聊之際,他隨手敲擊了一下清磬,只見一美女從暗室聞聲而出。

秀才大驚失色,想要退出已經晚了,僧人也聞聲而至,僧人把秀才關在屋裡,直到半夜才進來對他說:「我若不殺了你,便不能滅你的口,但看在咱倆平時的交情上,我送你一壺毒酒,用這種辦法來送你終吧!」秀才嚇壞了,一個勁地磕頭求僧人饒他一命,僧人不答應。他起誓決不把所見外泄,僧人也不相信。僧人真的給了他一壺毒酒,自己出去了。秀才急中生智,撕破衣服,用布塞住壺嘴,把壺當作武器。待僧人再次進來察看時,趁其不備,用壺猛砸其腦袋,僧人昏死倒地。秀才趁機逃了出去。

後來,人們從這個故事總結出「無事不登三寶殿」的教訓。

原意是那裡是是非之地,不可輕入。這俗語說來說去,再後來意思則演變成:沒有事情不會找上門來。多用於因事來訪的稀客。[2]

三寶殿是哪三寶

「無事不登三寶殿」是中國人上門求助於人時,開口前常說的一句話。那「三寶殿」又在哪裡呢?

事實上,「三寶」是佛教用語,指的是佛門三寶:佛、法、僧。「佛」即佛陀,一般指釋迦牟尼佛。「法」即佛家的經文教義。「僧」即佛家弟子,俗稱「和尚」。由此可見,所謂「三寶殿」,就是佛殿(大雄寶殿)、法殿(藏經閣)、僧殿(禪房),合起來說,實際指的就是佛寺。

佛寺是佛家清修之地、莊嚴肅穆之所,若非拜佛上香,當然不能擅入。所以在上門求人之前說一句「無事不登三寶殿」,有自嘲、自謙之意,同時又恭維了對方,符合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和交流習慣,所以一直流傳下來。[3]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