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旅雁天涯萬里行之二(高麗君)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旅雁天涯萬里行之二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旅雁天涯萬里行之二》中國當代作家高麗君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旅雁天涯萬里行之二

見字如面。

原諒好久才發來消息,實在是亂不可言,且聽我一一道來。

八點鐘,按照要求,準時趕到機場入境處。之前,導遊建立了微信群,各種叮囑各種禁忌說得清清楚楚。比如每人不少於1300的歐元,能在國外使用的消費卡(這個最關鍵,沒有錢與卡,過比利時海關時定然拒簽)、轉換插頭、熱水壺、方便麵榨菜各種小吃、進教堂的長裙長褲;還比如不能隨便抽煙、不能隨意脫團、不能單獨行動;一再強調目前海外形勢不穩動盪不安,安全是頭等大事;總之事無巨細,面面俱到。

在機場第一次集合,團隊人員互相見面,熟悉的陌生人。乍見導遊,倒有點吃驚。一個柔美的深圳男孩,燙過的長髮遮着小臉,碩大眼鏡蓋住眼睛,花襯衫赭黃色褲子,整個人看起來很南方,加上轉換很吃力的國語,港澳氣濃厚。

T3登機口,即境外出關之地,導遊示意大家租賃了一天60的無線網絡器(後來才知淘寶上便宜一半),買了40元的插座轉換器(導遊處20元),回到集合地點。因是暑假,旅行團其他成員一點也不複雜,大多為父母帶着孩子。家境富裕的孩子們,剛剛參加完小升初、中考、高考,成績好,得到的獎勵便是出境游。羨慕他們!

人真多啊。整個大廳滿噹噹,全是出境團隊,足足十幾個。小旗幟下,領隊高聲宣布着注意事項,遊客面無表情地聽。各種熙攘吵鬧,各種氣味混雜,各種包裹行李,各種繁雜的出關手續。逶迤曲折的隊伍中,不耐煩的孩子在地上跳來跳去,大人們已被磨礪地見奇不怪;長隊伍慢慢挪動着,等待非常嚴格的海關檢查。

十一點十分,熱浪騰騰的咸陽機場,一架肚裡裝了幾百人的大鳥準時起飛。沉甸甸的機身藉助外力,輕巧靈便極了,俯仰之間,衝進黑黝黝的夜空,沿着肉眼看不見的航線,輕掠而去。

從窗口望出去,古都燈火點點,漸漸消失在藍青色雲層里。空姐變成高大健美的俄羅斯姑娘,用聽不懂俄語一再提醒警示;空哥端正俊朗,忙忙碌碌送水送餐。足足二米高的機長,腰扎寬皮帶,深藍色衣裙裹着豐滿的身體,神情威嚴,走過來走過去檢查行李箱;金髮挽成小髻,加上短皮靴,挺拔健碩,讓人想起二戰時奧斯維辛的那些女看守。機餐不過一塊塗了黃油的米飯,上擱條細肉腸,小麵包小盒甘藍絲像玩具,但初行者很感興趣,拿起簡易刀叉笨拙地吃。有人邊吃邊拍照,有人不停竊竊私語,有人趴在舷窗上瞄着外面。

冷氣十足,凍得人渾身起雞皮疙瘩,大家紛紛用薄毯子裹緊全身,閉眼休息了。夜深人靜,難得的休閒機會,貌似身心輕鬆的我,越想睡着越是失眠,只能胡思亂想。

這幾年,因參加各種筆會採風活動,對遠行開始厭倦,尤其是酷夏。單是想想那悶熱燥潮還有中暑就發怵。有時看到人們一窩蜂叫嚷,平庸苟且的人生期待一場遠方和詩,就覺得失笑。沒有詩意的心態,遠到外星也不過如此。積極樂觀的心態,門口也是遠方。何況,平庸又有什麼不好,成功又有什麼標準?遠方不過是另一種生活模式,旅行無非多有一次經歷,行走的目的不過為增長見識或度假休閒,和人生意義並沒有必然關聯。給任何東西加上個標籤,給尋常生活強加個意義,似乎已成為我們的慣例。

先生,最近在看聖埃克蘇佩里作品,感觸良深。他在《風沙星辰》封面上寫下:「人類的戲劇並不顯示生命的表層,它不是在看得見的世界演出,而是在人們心中」;又在《小王子》中,借小王子之口說,「生活中最美好的東西,往往是肉眼所看不到的,而要用我們的心去體會」。這位一生摯愛飛行的法國人,相信自己是為飛機而生為飛機而死的,一度窮困潦倒,被任命為朱比角(今摩洛哥境內)中途站站長,和兩個同伴在大西洋與撒哈拉沙漠交接處呆了一年多。每至夜深人靜,便伏在兩隻汽油桶架着一塊木板搭成的桌上,用心寫下了一行行文字,關於友情愛情理想的文字。

是啊。如果不用心去感受,再美麗的景色也不過了了,再美好的感情也索然無味,再純真的友誼也會背道而馳。而盲目追求時尚潮流、丟失了心靈皈依的我們,把原本簡單的事複雜化,又把複雜的事情想當然地簡單化;內心早已失去了對世界的新鮮感和好奇心,不再有興趣和時間去停留探究。整個社會崇尚着的成功學,讓我們不但要用各種各樣的數字來證明自己,而且以占據各種各樣的數字為榮耀,比如金錢和物品。最可笑的是,人們紛紛離開家鄉丟下父母,花大量時間在很多地方跑來跑去,擠作一鍋粥,卻號稱在尋找詩意的過去。

機艙里轟鳴聲外,幾無聲音;機艙外,除了機翼上塗染的紅字,單調的黑,單調的青,虛空的灰,滿眼皆茫茫。在幾萬英尺高的地方,又記起那飛行員的觀點:無數次的高空俯瞰,他發現人類只是生存在一個由山、沙、鹽鹼地和海洋組成的星球上,生命在其上只像瓦礫堆上的青苔,稀稀落落在夾縫中滋長。文明如夕陽餘輝般脆弱,火山爆發、海陸變遷、風沙地震都可使它毀滅無遺。

既然如此,何必困惑?遠行在我,只是給自己一個認知世界的機會。青燈深夜,孤獨,清苦,焦慮,無望,不斷思忖,希冀突破,自己和自己較量,還要和俗務作斗。文學本質上為一件溫暖的外衣,用來裹住寒意侵襲的心靈。可越走近越發現,越來越多的人以此衣為皮,最大化的謀取利益,互相輕視擠壓,嫉妒自戀,玷污着本有的聖潔。每次和學生一起做高考題,見到各種史書中的人物傳記,不過寥寥數字,便暗自發笑。說什麼流芳百世澤被後世,螻蟻們是連遺臭萬年也沒資格的。

地球那一端,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世界?教科書上的?文學作品中的?有色眼鏡下的?口口相傳的?虛與實,好與壞,美景與異域,發達與頹敗,詩歌和紅酒,真實與幻夢,紙醉金迷和普通生活,總之遠方伸出大手在召喚,我帶着懵懂和興奮、期待與探索,奔赴未知。

「如果有人鍾愛一朵獨一無二的、盛開在浩瀚星海里的花,那麼當他仰望繁星時便會心滿意足。他可以告訴自己,我心愛的花在那裡。在那顆遙遠的星球上,可是如果羊把花吃了,那麼所有的星辰就會在瞬間黯淡無光」。《小王子》里的一句話,就是此刻心聲。

世界何其寥廓,只想出去看看。

[1]

作者簡介

高麗君,寧夏作協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