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施濟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施濟美(1920年-1968年),中國現代女作家,她是「東吳系女作家」中最先寫作且產量最多的一個。青年時就讀於東吳大學經濟系,並加入「愚社」等團體,因喜愛新文藝而投身小說創作。她創作的小說有《愛的勝利》、《嘉陵江上的秋天》、《尋夢人》等,在40年代的上海頗為流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曾任中學教員,文革中自殺身亡。[1]

1920年4月13日,施濟美出生於北京一個外交官家庭。父親施肇夔(1891一1957)以勤奮刻苦的學習在北洋大學畢業後考取公費留美,1922年獲得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碩士學位,隨即歸國任職於北洋政府外交部,成為外交總長顧維鈞的得力助手。他先後做過一等秘書、參事、大使,足跡遍及法國巴黎、英國倫敦、瑞士日內瓦等地。母親王子默(1897——1969)同樣生於書香門第,雖然沒有在新式學堂接受過教育,卻具有傳統閨秀的文化特質,熟讀古文詩書,精於詩詞,又擅書法,古典文學修養極高。他們其他的孩子還有比施濟美小四歲的大妹施濟英、小五歲的小妹施濟珍和小弟施濟民。1927年後任東吳大學校長的楊永清與施家關係很好,對施濟美也頗有影響。施濟美最初的七年時光就是在北京度過的。

1927年國民政府在南京建立以後的事,施肇夔繼續供職於外交部,舉家搬到新政府的首都。當時施濟美的祖父以高齡在江蘇儀征縣任上告老後,不慎跌傷腿致殘,移居揚州,因此施濟英隨母親先行赴揚州侍奉年邁多病的祖父,施濟美則跟著父親居於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