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方肇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方肇倫,分析化學家,是我國流動注射分析研究領域的主要開創人,他為溶液分析的自動化做出了貢獻。他以非平衡溶液處理學術思想為指導,發展了流動注射分離與預濃集的理論與實驗技術,極大地提高了複雜生物與環境試樣無機痕量分析的試樣處理效率及自動化程度,大幅度降低了試樣及試劑消耗並提高了測定方法的靈敏度與選擇性。他在流動注射與原子吸收光譜聯用方面的基礎與應用研究中顯著地改善了後者的分析性能,將分析範圍擴展到5-6數量級並顯著提高了抗干擾能力。

中文名 方肇倫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 出生地 天津市 出生日期 1934.8.16 逝世日期 2007.11.12 職 業 分析化學家 目錄 1 個人簡歷 2 個人經歷 3 職業生涯 4 研究成果 5 獲得成就 6 主要論著


個人簡歷 編輯 方肇倫 (1934.8.16-2007.11.12)生於天津市,籍貫浙江定海。 任中國科學院院士。東北大學教授。 1934年8月16日出生於天津市,籍貫浙江定海。1957年10月畢業於北京大學化學系。 歷任中國科學院瀋陽應用生態研究所實習研究員、助研、副所長、研究員。

方肇倫 曾任東北大學理學院分析科學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學位研究生導師,浙江大學化學系微分析系統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學位研究生導師,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學會理事,流動注射分析專業委員會主任,國際分析化學期刊J. Analytical Atomic, Spectrometry, Talanta, Analytica Chemica Acta, 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B, J. Emvironmental Analytical Chemistry 和Fresenius Journal of Analytical Chemistry及國內《分析化學》等16種期刊編委或顧問編委。 自1977年以來,方肇倫教授為流動注射分析技術在我國的發展進行了大量的開拓性工作,在理論和實驗技術上取得多項重要成就。他當前的研究領域包括流動分析,原子光譜分析,微分析系統及其聯用技術。主要研究方向有順序注射-原子吸收及原子熒光光譜分析,流動注射毛細管電泳分析,智能化流動光譜分析系統,微分析系統及流動分析在生物過程分析中的應用。在該領域先後發表論文180餘篇,出版英文專著2部,中文專著1部。他在流動注射在線分離濃集及流動注射原子吸收光譜分析等重要領域的研究達到了國際領先。他在此領域所取得的成就曾獲2001年遼寧省自然科學一等獎,1995年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1993年科學院自然科學二等獎,1990年科學院自然科學二等獎,1982年科學院科技成果二等獎,1981年遼寧省科技成果二等獎,1981年遼寧省科技成果二等獎,並於1994年獲首屆海光分析化學獎。 1997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2007年11月12日20時40分,因心臟病突發,在瀋陽逝世 。 [1]


個人經歷 編輯 1934年8月16日 出生於天津市。 1953-1957年 在北京大學化學系學習,畢業。 1957-1964年 在中國科學院林業土壤研究所任研究實習員。 1965-1976年 在中國科學院林業土壤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員。 1977-1985年 在中國科學院林業土壤研究所年任副研究員,室主任。 1983-1984年 在丹麥技術大學任訪問學者。 1986-1994年 在中國科學院應用生態研究所任研究員,室主任。 1990-1998年 中國化學會第二十三、二十四屆理事會理事。 1995年至今 在東北大學理學院任教授,室主任。 2007年11月12日20時40分,因心臟病突發,在瀋陽逝世 。


職業生涯 編輯 求學時代 方肇倫1934年8月16日出生於天津市,籍貫是浙江定海。他在中學學習期間即對分析化學懷有濃厚的興趣,但當時志向只是

方肇倫 當一名化驗員,未想成家。考入北京大學化學系後,在選擇專業時他毫不猶豫地選了分析化學,儘管有人認為此專業低人一等。他先後受教於張青蓮、嚴仁蔭、黃子卿、傅鷹、唐有祺、徐光憲等著名教授,特別是在高小霞先生的指導和影響下,在畢業前選擇了儀器分析作為一生的努力方向。從那時起,雖然在事業的發展中遇到過不少挫折,但他對此專業的激情卻始終不減。 初期科研階段 1957年大學畢業後,被分配到中國科學院林業土壤研究所工作,在該所缺少化學專業指導的困難條件下,他虛心向所外專家及同行請教,特別是兄弟所的何貽貞先生對他早期研究工作的指導使他受益終身。他用自己在學校中學到的基礎知識在著名土壤學家宋達泉教授的指導下很快在土壤、植物的微量元素髮射光譜分析方面取得了很大進展,建立了具有我國特色的分析方法並利用所獲得的數據製成了我國第一張東北及內蒙東部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學分布圖。在60年代初他又建立了水及土壤中鈣、鍶、鋇的光譜分析方法與中國醫科大學合作在遼寧省開展了大骨節病病因的研究,這是我國進行的最早的有關地方病的研究工作。此後的10餘年中他又不斷為地方病的研究提供了多項靈敏、高效的發射光譜分析方法。其中合作研究的用於地方病研究的人發中多元素同時測

方肇倫 定方法在當時也是一項首創。70 年代初期剛開始恢復正常科研活動時,他意識到我們在新興的光譜分析技術——原子吸收光譜分析方面的落後狀態,在缺少資料和設備、資金的條件下,他急起直追,利用一台舊的可見紫外分光光度計改裝成冷蒸汽與電熱原子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並建立了水、土中汞、鎘的測定方法。他利用這一靈敏度大大提高了的方法與全室同事開展了瀋陽市的鎘、汞污染調查,並發現了瀋陽市張士灌區鎘的嚴重污染。這不僅是在瀋陽市進行的首次系統污染調查,在全國也是較早的環境科學研究。他在地方病、環境保護方面進行的開創性工作後來都被他人接續並成為本所的重點學科,取得多項成果與獎勵,而他卻甘當無名英雄,從不與人爭功,始終無悔,堅持不懈地向分析化學的高峰攀登。 流動注射分析的系統研究 1977年當方肇倫從文獻中讀到丹麥學者Ruzicka與Hansen 發表的流動注射分析首篇論文時,他立即意識到這一技術在分析化學中的巨大意義及發展前景,馬上利用有限的實驗條件驗證他們的實驗。初步結果使他備受鼓舞,並以此為起點在我國首先開展了流動注射分析的系統研究及儀器研製工作。從此之後20餘年裡他堅持此方向,不斷發揚自己研究工作中的特點與優勢,終於在流動注射分析的某些領域如在線分離與預濃集及與原子吸收光譜分析聯用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國際地位的成果,僅在流動注射分析方面發表論文110多篇,英文專著2部,為此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1項,科學院自然科學二等獎2項,科學院及遼寧省科技成果獎各1項,並獲得首屆海光分析化學獎。他以非平衡溶液處理學術思想為指導,全面發展了流動注射分離與預濃集的理論與實驗技術,極大地提高了複雜生物與環境試樣無機痕量分析的試樣處理效率及自動化程度,大幅度降低了試樣及試劑消耗並提高了測定方法的靈敏度與選擇性。


研究成果 編輯 科研成就 他所取得的成就在其英文專著《Flow Injection Separation and Preconcentration》(1993VCH)中做了全面系統的總結。該書於1993年出版後影響廣泛,很多著名學者對其給予了高度評價。他在流動注射與原子

方肇倫 吸收光譜聯用方面的基礎與應用研究中顯著地改善了後者的分析性能,將分析範圍擴展到5-6數量級並顯著提高了抗干擾能力。有關成果在其英文專著《Flow Injection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1995,Wiley)中得到全面總結,並獲得國際上高度評價。他發表的論文,僅作為第一作者的引用率已超過600篇次。他為流動注射分析技術在我國的發展做了大量普及工作。他在中學教會學校學習過的經歷給他創造了與國外學者交往的良好條件。他曾先後3次赴丹麥與Ruzicka、Hansen教授開展合作研究,5次赴德國與國際知名原子光譜專家Welz博士開展合作研究,並10餘次應邀出席重要國際會議做大會報告,這些交流保證了研究工作始終處於前沿領域。在學術交往中他與一些國外學者建立了深厚的友誼也從中受到啟發,吸取了大量的寶貴經驗,使自己的實驗室建設也逐漸達到國際水平。他被聘為7種國際核心分析化學期刊的顧問編委及10餘種國內分析化學期刊的編委。 科研成果的轉化與普及 方肇倫從來不忘科研成果的轉化與普及。然而在80年代初期的我國,科研成果的產業化並非易事。他先後7次嘗試與廠家合作均未獲得理想結果,大體都是產品鑑定通過之日即為其壽終正寢之時,產品質量滑坡與日俱增,直至煙消雲散。1988年後他轉向國外廠家尋求「知音」,於1989年與世界最大的分析儀器廠家之一,Perkin-Elmer公司的德國分部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係,推動了流動注射尤其是用於原子吸收光譜分析的專用流動注射儀器的廣泛應用及技術水平的提高,同時在該公司的資助下,國內實驗設備得到大大改善,經費得到補充。自80年代中後期以來在一系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國際合作經費的支持下,他建立了一支穩定的流動注射分析研究隊伍,在所內成立了獨立的研究中心,在較短時間內取得多項成果,1990-1995年間3次獲科學院與國家自然科學獎。中心成立後,他利用有利條件加速人才的培養,但因分析化學在應用生態研究所中非主攻學科難以申請到博士點,只能轉向鄰近的瀋陽藥科大學藥物分析博士點評上博士導師資格,培養博士生。由於學科方向的關係他在中科院應用生態所期間培養的碩士研究生僅5名,而直到1998年完全自己獨立招收、培養的博士生才取得學位。長期超負荷的忘我工作損害了他的健康,在全然不知自己已患冠心病的情況下,1993年8月他參加在長春舉行的亞洲分析化學會議做學術報告時,心絞痛突發,並發展為心肌梗塞。經大力搶救不但奇蹟般活了過來,並且很快地又全身心地投入了他所熱愛的工作。1997年他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後,對分析化學的感情愈發深厚,一方面利用調到東北大學後有利的教學環境為國家多培養人才,同時又努力開拓新的學科領域。他深信分析化學的未來必然要更緊密地與生命科學、電子學、信息科學全面結合,以分析科學的嶄新面貌出現在下世紀,分析儀器也將走向微型化、自動化、智能化、便攜化。他正在為一個新學科——微流控分析的建立而努力奮鬥。


獲得成就 編輯 2001年遼寧省自然科學一等獎 1995年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 1993年科學院自然科學二等獎 1990年科學院自然科學二等獎 1982年科學院科技成果二等獎 1981年遼寧省科技成果二等獎 1981年遼寧省科技成果二等獎 1994年獲首屆海光分析化學獎 1997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主要論著 編輯 Z-L. Fang, J. Ruzicka and E. H. Hansen.An efficient flow-injection system with on-line ion-exchange preconcentration for determination of trace amounts of heavy metals by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Anal. Chim. Acta, 1984,164, 23. Z-L. Fang, M. Sperling and B. Welz.Flow-injection on-line sorbent extraction preconcentration for graphite furnac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J. Anal. At. Spectrom.1990, 5, 639. Z.-L. Fang, L.-P. Dong.Flow-injection on-line coprecipitation for electrothermal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J. Anal. At. Spectrom.,1992,7, 439. Z.-L. Fang.Flow injection separation and preconcentration, VCH Publishers, Weinheim, Germany, 1993. Z.-L. Fang.Flow injection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Wiley and Sons, Chichester, 1995. Z.-L. Fang, Z.-S. Liu and Q. Shen.Combination of flow injection with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Part 1. Basic system. Anal. Chim. Acta,1997,346, 135. Z.-L. Fang.Trends and potentials in flow-injection online separation and preconcentration techniques for electrothermal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Spectrochim. Acta, Part B,1998,53, 1371. Z.-L. Fang.Trends of flow injection sample pretreatment approaching the new millennium.Anal. Chim. Acta.1999,400, 233. 方肇倫; 方群. 微流控芯片發展與展望. 現代科學儀器, 4, 3 (2001). Z.-L. Fang, and Q. Fang. Development of a low cost microfluidic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system coupled with flow-injection and sequential-injection sample introduction.Fresenius J. Anal. Chem. 2001, 370, 978. Q. Fang, G.-M. Xu, and Z-L. Fang. A High-Throughput Continuous Sample Introduction Interface for Microfluidic Chip-based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Systems.Anal. Chem.2002, 74, 1223. J. Gao , X.-F. Yin, Z.-L. Fang.Integration of single cell injection, cell lysis and separation of intracellular constituents on a microfluidic chip.Lab Chip2004,4, 47. W.-B. Du, Q. Fang, Q.-H. He, Z.-L. Fang.High-Throughput Nanoliter Sample Introduction Microfluidic Chip-Based Flow Injection Analysis System with Gravity-Driven Flows.Anal. Chem.2005, 77, 1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