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邵白水洞地質公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白水洞風景名勝區位於湘中新邵縣境內,核心景區在嚴塘鎮白水村。 早在明代, 白水洞就是湘中的旅遊勝地,文人墨客紛來沓至, 多有贊詠。清人楊太灝著有《白水洞遊記》、李厚培著有《白水洞紀勝集》。白水洞風景名勝區於1999年經省人民政 府正式批准為省級風景名勝區,2002年4月經國家旅 游局正式評定為AA級旅遊區。[1]
白水洞風景名勝區由白水洞、白雲岩、資江小三峽三個景區組成,面積160平方公里,是一處集峽谷、溶洞、瀑布等自然景觀與寺廟、道觀、民俗等人文景觀於一體的風景名勝區。
歷史
發展演變沿革
白水洞風景名勝區早在清咸豐年間有楊太灝《白水洞記》,李厚培刻有《白水洞集勝集》、《白水洞碑記》流傳至今,一個半世紀以前就成為遊覽勝地。近年來,新邵縣縣委、政府實施了「旅遊帶動」戰略,完成了旅遊業2000年計劃並制定了2010年計劃,2001年、2002年邵陽市政府多次在市人大會上提出要將白水洞建成邵陽市後花園的目標,白水洞得到了初步的開發,旅遊環境日益改善,同時也有了良好的開局和發展優勢。
規劃編制及實施
養在深閨人未識,一展雄資天下驚。白水洞豐富的自然、人文景觀和日益興旺的旅遊區,引起了縣委、政府的高度重視。1998年縣人民政府將白水洞審定為縣級風景名勝區,並列入縣重點建設項目,進行保護開發利用。與此同時,向省人民政府申報省級風景名勝區,1999年5月,經省人民政府批准為「湖南省白水洞風景名勝區」。2001年8月白水洞風景名勝區管理處委託湖南省農林工業勘察設計研究總院對該風景名勝區進行總體規劃,同年10月省農林工業勘察設計院規劃組在管理處的積極支持配合下,深入實地進行全面認真的調查勘察,編寫了湖南省白水洞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原則方案,於2001年11月根據原則方案完成了詳細的總體規劃。2002年4月被評為國家AA級旅遊區。
景區結構
白水洞風景區位於新邵縣境內,為山丘崗平,水系發達的南國風光。風景區由白水洞景區、資江小三峽風光帶和白雲岩景點三部分組成。其核心景區主要分布在嚴塘鎮白水村,面積2460公頃,融山青、水秀、石奇、洞幻為一體的自然風景遊覽區。境內有迷人的溶洞、絕壁的奇觀、高懸的瀑布、奇異的山體、幽深的森林、溪流戲水、高峽平源,是人們旅遊觀光、休閒度假的極好之處;資江小三峽風光帶,地處新邵縣境內的資江河,長約11千米,其風景以河窄水急、山峻、景秀為千里資江之最;白雲岩坐落在新邵巨口鋪鎮白雲鋪村,總面積約5公頃,為中國著名佛教聖地之一,宗教旅遊資源豐富,多年來,佛、道二家將其當作即可隱居又可長生的神仙福地。這裡全年平均氣溫15℃,水質優良,動植物種類繁多,資源豐富,空氣質量優良;完全達到國家規定的風景名勝區環境質量標準。
白水洞風景名勝區以其山清水秀、洞幻石奇、人文攸豐而著稱於世。風景區現有景點480多處,一級 景點30處,省、市重點保護文物8處。自然景觀有"高峽平湖(羅山水庫)"、"流泉飛、瀑"、"地下溶洞群"、"一線天"、"洞天門"、「白龍洞」等 , 「白龍洞」以洞奇和石怪聞名世界,2002年12月中央電視台專題採訪 此洞並稱譽之為世界奇景,人文景觀有寺院、宗祠、牌坊、古墓葬、名人故居等,其中保存較為完好的太平天國古戰場遺址、抗日戰爭遺址和李臣典、劉策成、廖耀湘、李文、李公望等名人故居給白水洞風景名勝區增添了濃厚的歷史文化色彩。白水洞風景名勝區處於湘中城市群 (邵陽、冷江、漣源、婁底)的懷抱之中。
景區
概況
景點名稱、面積、資源特徵
白水洞風景名勝區包括白水洞景區、資江小三峽風光帶,白雲岩景點三個組成機體,總面積17.06平方公里。其中核心景區位於嚴塘鎮白水洞村,總面積11.9平方公里,擁有重要景點480餘處,省、市重點保護單位20餘處,分布於一區、一帶、一點。景區內山青、水秀、石奇、洞幻、人文悠遠的絕妙融匯,堪稱天下名勝之稀珍。對此,昔人題詠甚多,一個半世紀以前已成為遊覽聖地。
自然景觀
自然景觀有:飛虹瀑布、水簾洞瀑布、羅山湖瀑布、七仙瀑布等。如帶如緞,奔流千仞。晴則日光映之,作五色長虹。古人有「仰觀瀑布泉,霏霏散玉屑」的詩句,堪為天下之奇特;白水神宮溶洞,博大幽廣,景色詭奇,堂皇富麗,宛如地下宮殿,人稱亞洲一絕;白雲岩兩宜寺僅次於南嶽的佛教聖地;地造天設的武土崖、仙人巷,鬼斧神工的駱駝峰、卓筆峰獨具一格,資江小三峽勝於長江小三峽,人文景觀40餘處,有數千年留下來的古化石、古建築、石墓葬、古寺院等,數不勝數。白水洞冬暖夏晾,四季分明,水旱兩路如織若網,交通便捷,水電、通訊等服務設施齊全,深受專家的讚譽和遊客的青睞,是旅遊觀光、休閒避暑、科學考古研究與探險的最佳去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