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新邵縣坪上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新邵縣坪上鎮位於湖南邵陽市新邵縣金龍山北部及其北方的大塊坪地,滬昆鐵路經過這裡(北方是煤炭採空區),而且滬昆高鐵在此鎮設立邵陽北站。有邵坪高速公路連接邵陽市和冷水江市、漣源市。

名稱來源:新邵縣北部幾乎都是大山和群山(金龍山和天龍山及其餘脈),罕見大塊坪地,金龍山北方有個大塊坪地,所以坪上之稱是其在周圍環境裡的特色。[1]

中文名稱: 坪上鎮

別 名: 古稱:大同鎮

行政區類別: 鎮

所屬地區: 湖南省邵陽市新邵縣

下轄地區: 坪新社區、長路村等43個村(社區)

電話區號: 0739

郵政區碼: 422908

地理位置: 湖南新邵縣金龍山北部及其北方的坪地

面 積: 173.74平方千米(2017年)

人 口: 82388人(2017年)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著名景點: 金龍山、資水

機 場: 邵東機場

火車站: 邵陽北站、邵陽站

車牌代碼: 湘E

主要公路: 312省道、邵坪高速公路

坪上鎮介紹

名稱來源:新邵縣北部幾乎都是大山和群山(金龍山和天龍山及其餘脈),罕見大塊坪地,金龍山北方有個大塊坪地,所以坪上之稱是其在周圍環境裡的特色。

坪上鎮地屬雪峰山脈弧形構造帶東西側和祁陽山字形構造前弧北翼部位。屬山丘盆地,地貌類型多樣,平、崗、丘、山兼具,北部是金竹,南部是朗概山,東部與漣源財溪接界,西部是大乘山。境內四周多山,全屬龍山山脈。龍山山脈從漣源、新邵邊境,向新化延伸,坪上地處於延伸之中。地勢南高北低,為新漣盆地南緣,南峙岱山山脈,呈回椅狀向北敞開。南靠朗概山,北靠冷水江市,東鄰漣源市,南接潭溪、寸石兩鎮,西與大新鄉隔江相望,是新邵的北大門,地理位置頗為優越。坪上鎮古稱大同,意為「天下大同」的意思。坪上山雄水秀、人傑地靈,歷史悠久,為湘中寶地。

交通

滬昆鐵路經過這裡(北方是煤炭採空區),沒有設站。

有邵坪高速公路連接邵陽市和冷水江市、漣源市。

滬昆客運專線邵陽北站:位於邵陽市坪上鎮內,邵陽高鐵北站已2014年12月16日開通,從市區修建到坪上的高速公路也已抓緊開工,邵坪高速預計於2015年底前完工通車。滬昆高鐵邵陽北站位於新邵縣坪上鎮,車站中心位置包括該鎮的東嶺、竹畔、百寧、新開等四個村。全長35公里、總投入4.5億元的邵陽連接坪上高鐵的高速公路項目、高鐵車站相配套的二級汽車客運站、S217省道改擴建以及200公里的通暢工程等進入國家和省計劃籠子。同時,塘口大橋、G207國道、國防公路等一批重點交通項目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設之中。

北方與婁新高速公路:婁新高速是湖南省高速公路網規劃「五縱七橫」中的第三橫---婁底至懷化高速公路的一段,起於上海至昆明國家高速公路婁底互通,止於新化縣城南的新建村。該項目全線按雙向四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設計車速採用100KM/H,橋涵荷載標準為公路-Ⅰ級,路,基寬度採用26M。全線共設互通式立交10處(婁底互通、茶園互通、婁底西互通、楊市互通、漣源互通、三甲互通、坪上互通、金竹山互通、冷水江互通、新化互通);橋樑17471M/62座,隧道2575M/4座,主線上跨分離式立交9處,被交路上跨分離式立交18處;通道183道、人行天橋17座。該項目連接線三條,婁底互通連接線(一級)、坪上互通連接線(二級)新化互通連接線(二級)。

人多面積廣

坪上鎮鎮域面積173.74平方千米(2017年),轄楓木山、西沖橋、楊橋、潘東、新開、時榮、梽木村、灰溪、竹螃、三溪、羅橋、雙石、東嶺、高坎、黃朱、百寧、百一、龍廖、山牛、勝利、大中、沙坪、洪龍、峽山、明星、路口、長塘、竹子山、清水塘、大園山、小河、羊角、插花、顏嶺、長城、坪上、坪新、梧桐、茅坪壠、峒麓、倉場、石馬、筱溪、筱簣、黃土堪、廟山、回塘、黃坡、岱東、大源、小源、赤水、岱水、梅寨、甘家、雙灣、社坪、蘆山、中山、水竹、黃佩、青龍、三長、磨石、袁家、石泉、老山、虎寨、傅絲、甘塘70個行政村,2個居委會,總人口82388人(2017年),農村人口7.9萬人,城鎮人口0.3萬人,現有鎮機關幹部職工111人,其中在崗80人,另有退休幹部職工58人,轄區內駐有正團級部隊2個。是該縣第一大鎮,也是比較邊遠的工農業大鎮。

資源較為豐富

。坪上群山環抱,高岸深谷,為典型的亞熱帶氣候,日照時間較長,水資源較為豐富,適宜水稻、油菜、煙葉等多種農作物生長,盛產椪柑、生豬、玉竹、楊梅、板栗、水產品,赤水村的食用鮮菇風味香美,高坎的蓮藕鮮糯可口,袁家的蜜桔甘甜爽冽。竹木豐茂、植被豐富,著名的岱山林場蒼峰翠嶺,為該鎮工農業發展有力的生態屏障,鎮內礦產資源十分豐富,有煤、硅、金、釩、銅、鎢、石灰石等多種礦藏,其中煤炭儲量居全縣之首。

旅遊資源豐富。山川秀麗、自然風景貽人。雄偉壯觀的雷公洞巧奪開工,古老的羅橋雄姿依然,風格古雅的石馬張氏祠堂保存完好,黃土村張干紀念館聞名遐邇,無污染的東風水庫是休閒的好去處,還有建設中的小溪電站更是自然風景和現代文明兩大壯觀相結合的觀光首選。

文化底蘊深厚

該鎮俗有「文化之鄉」的美譽。百年名校、市重點中學新邵二中坐落在三溪河畔。坪上群眾送子女讀書不遺餘力,至今流傳着:「賣江山,當土地;賣砂罐,打豆腐,也要送子女上大同」的歌謠,源遠流長的「大同文化」造就了一大批仁人志士,走向全省乃至全國。如毛澤東主席的老師張干,當代著名作家謝冰瑩,原湖南省《大公報》總編輯李抱一,省軍分區副司令員黃明開,成都市常務副市長顏家景,等等。

企業比較發達

該鎮是礦產豐富、民營工業基礎較好的工農業大鎮,年產值1000萬元以上的規模工業企業5家,即七四、勝利煤礦和洪溪水泥廠、小溪水泥廠、金陸速凝劑廠。該鎮黨委政府按照縣委、政府「興工強縣」的戰略思路,部署該鎮「興工強鎮」工作,在工業上完成了七四煤業、勝利煤業、洪溪水泥、筱溪水泥有限公司4家鄉鎮集體骨幹企業的改制工作,做到了企業置換產權,職工置換身份,建立了現代企業制度,改制後的企業呈現出快速、健康發展的態勢。同時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三年來共引進資金5770萬元,興辦了金陸速凝劑廠、羅橋洗煤廠、大橋鋅品有限公司、永欣釩礦等27家民營企業,形成了採掘、建築、農產品加工全面發展的行業格局,為經濟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視頻

邵陽新邵縣坪上鎮邵陽北站(高鐵站)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