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新海人工溼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新海人工溼地
圖片來自健行筆記


新海人工溼地位於台灣新北市板橋區大漢溪新海橋至大漢橋間,2003年起開始以人工方式建置溼地,進行大漢溪的水質淨化工程。

環境背景

因板橋區衛生下水道系統接管率低,由新海抽水站承接板橋地區生活污水直接流入大漢溪。而新海人工溼地則是利用大漢溪畔13公頃的高灘溼地進行自然生態淨化工程,以改善大漢溪的水質。

新海橋所收集之污水,經過收集系統至人工溼地詳細之處理流程為抽水井計量槽水生經濟作物,以處理塘埤塘溼地生態,及挺水性水生植物處理塘生態系統,最後透過漫地流處理程序將處理過的水重新放流至大漢溪。

人工溼地工程

此工程係由新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主辦開發新海橋人工溼地工程,總共分為兩期,北由新莊堤防開始,向南發展至板橋堤防,東由大漢橋起,西止於塔寮坑溪,最後於大漢溪江子翠新店溪交匯流入淡水河。工程地點位於新北市板橋區新海橋附近右岸。

新海一期人工溼地

第一期工程西接新海抽水站排水渠道,南側為環河道路及河堤綠美化公園及腳踏車道,北臨大漢溪,東側則為新海抽水站,可利用之河灘地約12公頃,濕地之南側為既有之河灘地綠美化空間,西側為清潔隊之垃圾車停車場與台北縣政府設置之休閒設施。

2003年開始建設新海一期人工溼地,此工程位於新海橋至大漢橋間右岸低灘地,於由新海橋東側大漢溪下流低灘處開始構築溼地污水排水示範場,每日淨水量約2200CMD(立方米/每天)。場址面積原設計為8公頃,目前總面積達11公頃。不同處理區間以重力引水,汙水開始以初沉池沉降固態物在流入第一密植區,主要種植大安水蓑衣蘆葦香蒲。在培養硝化菌為優勢菌種,在開放水域進行硝化作用,然後導入第二密植區進行脫硝作用。以長逹6天的停留時間,經污水中的有機物質、懸浮固體及高含氮量透過三段式人工溼地削減污染,改善大漢溪水質。

新海一期人工溼地,平均水溫介於攝氏18.7至30.3度之間,主要受日照強度的影響。處理單元區水質pH值介於7.8至7.9之間,放流水池之水質pH值介於6.7至10.3之間,放流水溶氧處於過飽和狀態,乃因藻類及水生植物光合作用旺盛所致。

新海一期溼地建置前主要為草生地,物種數量不多。歷年生態調查觀察到紅冠水雞、鷺科鳥類之穩定族群量,小水鴨、池鷺、栗葦鷺、保育類之八哥及紅尾伯勞皆於溼地有觀察記錄。另外兩生類則有調查到拉都希氏赤蛙及貢德氏赤蛙。蜻蛉目之青紋細蟌、褐斑蜻蜓、薄翅蜻蜓等物種族群數量較多。

新海二期人工溼地

新海二期人工溼地在2005年時由新北市政府於新海橋西側接續進行的擴建工程,位於大漢溪新海橋上游右岸高灘地。場址面積約有5公頃,2006年11月開始運作,每日約可處理新海抽水站約4,000 立方公尺生活污水。處理單元區依序為初沉池、第一密植區、開放水域、第二密植區、生態池。

新海二期人工溼地,平均水溫介於攝氏19.2至30.3度之間,處理單元區水質pH值介於6.7至8.8之間,出水口pH平均值為7.5,出水口平均溶氧值為6.0mg/L。

新海一期與二期人工溼地,差異僅在面積大小與設計水力停留時間之不同,而研究發現新海二期人工溼地比第一期對烷基苯酚化合物,有更良好的去除效率。

新海第三期人工濕地

第三期工程範圍位於新海第二期人工濕地上游右岸低灘地,並採淺水域型態的設計,利用水田型態的濕地進行水質淨化。2010年4月完工,場址面積為6.5公頃,水域面積為4.13公頃(不含初沉池),每日淨水量約5000CMD(立方米/每天),水力停留時間為3.16日。

新海三期人工溼地原址地貌為河岸灘地與禾本科草生地為主,溼地建置後主要分為草澤溼地及水田環境。根據99年度調查發現斑嘴鴨、紅冠水雞偏好於草澤溼地內水生植物遮蔽之區域。長腳鷸、小環頸鴴、鷹斑鷸等鷸鴴科鳥類偏好出現於水生經濟作物區之環境。


淨水功臣

溼地裡的水生植物,可以說是淨化水質的大功臣,依照在水中生長姿態的不同,可分為挺水、浮葉、漂浮、沉水植物。每一種類型的水生植物,除汙的效果也都有差別,以挺水及浮葉植物為例,它們的葉片生長在水面上,根部深入水底,葉片吸收空氣後,再經由莖部和根部,帶進到水底的土壤中,讓好氧細菌可以進行汙染物的分解作用。

另外, 浮萍、滿江紅等漂浮植物,能夠吸收水中過多的有機氮、磷;沉水植物除了同樣可以降低有機氮、磷含量外,還可增加水中溶氧,使汙染物得以完全分解。 不過,雖然是模仿自然,但畢竟人工溼地是為了淨水功能而建,它的淨水能力必須更強才行,因此在許多地方的設計有別於自然溼地,最明顯的不同處,就是人工溼地不是單一一個池子,而是許多池子串連起來的。人類產生的廢水被引進來之後,會逐一流經每一個池子,每一個池子都種植了不同的水生植物組合,可以過濾不同的汙染物。最後濾清的水源再排放進大漢溪裡,不會造成汙染。

到底人工溼地和一般的汙水處理場的差別在哪裡呢?以處理相同水量的標準來說,人工溼地的面積大約是汙水處理廠的5.10倍,但所需的人工及材料成本,只有汙水廠的20.30%。後續的操作成本也比較低,所耗的電力只有汙水廠的十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