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新平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新平縣是雲南省玉溪市下轄縣,明萬曆年間置縣,意為新近平定之地,東與峨山縣毗鄰,東南與石屏縣接壤,南連元江縣,西南接墨江縣,西與鎮沅縣相接,北與雙柏縣相望。屬溫帶氣候。

新平彝族傣族自治縣轄2街道4鎮6鄉,面積4223平方千米;2018年末,常住人口為29.2萬人,有彝、傣、哈尼、拉祜、回、白、苗等17個民族。境內有哀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磨盤山國家森林公園、滇中第一壩等景點,曾榮獲全國科普示範縣稱號。[1]

歷史沿革

公元前109年以前,紅河以東的新平縣地為古 滇國屬地、紅河以西的新平縣地為古 哀牢國屬地。

兩漢為嶍猊蠻所居,屬 益州郡。三國蜀漢屬益州建寧郡。

西晉至南朝梁屬寧州建寧郡。北朝周屬南寧州。

隋屬南寧州總管府。

唐初屬劍南道姚州轄家居縣、石塔縣;唐南詔國為阿僰所居,屬通海都督轄地。

宋大理國時設馬龍甸、他郎甸,地域為今新平的漠沙、戛灑、新化、老廠、水塘、建興、腰街、者竜。

元憲宗時,戛灑江以西及新化、老廠一帶設馬龍甸二千戶所,桂山、平甸、揚武屬嶍峨五千戶所,均隸寧州萬戶府;至元十三年(1276年),並馬龍、他郎等甸,在他郎(今新化)設馬龍他郎甸司,隸元江路軍民總管府;司東南設平甸縣,轄今桂山、平甸、揚武等鄉鎮,隸嶍峨州;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嶍峨州降為縣,平甸縣降為嶍峨縣(今峨山縣)的鄉。

明弘治八年(1495年),馬龍他郎甸長官司改設直隸 新化州;明萬曆十九年(1591年),以平甸鄉為基礎,劃入元江、石屏、河西、新化等州縣部分村寨,建立新平縣,今平甸鄉舊城村為縣城,與新化州並屬臨安府;明崇禎七年(1634年),縣城遷桂山,築磚石城。

清康熙四年(1665年),裁新化州入新平縣。

民國,雲南省第六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設於新平縣城,管轄新平、峨山、雙柏、龍武、鎮沅、景東、元江、墨江八縣。

1949年9月17日,建立新平縣人民政府;1979年12月26日,國務院批准成立新平彝族傣族自治縣;1980年11月25日,正式成立新平彝族傣族自治縣。

行政區劃

截至2012年,新平縣轄2街道4鎮6鄉,分別為: 桂山街道、古城街道、揚武鎮漠沙鎮戛灑鎮水塘鎮及平甸鄉、新化鄉、老廠鄉、建興鄉、平掌鄉、者竜鄉。[2]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新平縣位於雲南省中部偏西南,地處 哀牢山中段東麓,在北緯23°38′15″-24°26′05″、東經101°16′30″-102°16′50″之間。東與峨山彝族自治縣毗鄰,東南與 石屏縣接壤,南連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縣,西南接 墨江哈尼族自治縣,西與鎮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縣相接,北隔綠汁江與 雙柏縣相望。縣人民政府駐地桂山街道,距昆明市180千米,距玉溪市90千米。幅員面積4223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新平縣地形以山地為主,縣境山區面積達4139.6平方千米;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境內最高海拔哀牢山主峰大磨岩峰3165.9米,最低海拔漠沙鎮南蒿村422米。

氣候特徵

新平縣屬溫帶氣候區,局部氣候受海拔影響,形成河谷高溫區、半山暖溫區、高山寒溫區三個氣候類型。年平均氣溫18.1℃,年最高氣溫32.8℃,年最低氣溫1.3℃,年降水量869毫米,總日照時數2838.7小時。無霜期316天。

河流水系

新平縣境內河流除谷麻江屬 李仙江水系外,其餘均屬 元江水系。李仙江在縣境流程短,主要河流有麻大江河、班東河;元江幹流流經新平縣境,長113.7千米,三江口以上稱石羊江,三江口至河口大橋稱戛灑江,河口大橋以下稱漠沙江,於漠沙阿迭村流入元江縣境。沿元江兩岸較大的支流有 綠汁江、大春河、南達河、棉花河、南恩河、達哈河、發啟河、丫味河、曼蚌河、挖窖河、比里河、困龍河、峨德河、西尼河、南甘河、平甸河、康之康河、亞尼河等。[3]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新平縣有礦產資源達37種,主要有金、銅、鐵、鉻鋁、鈀、鈾、煤、石灰岩、白雲石、石棉、滑石、大理石等。其中鐵礦探明儲量5.44億噸,銅礦探明儲量147.46萬噸;煤炭儲量620萬噸,可開採量250萬噸; 鋅礦儲量36.2萬噸;大理石儲量2.6億立方米。

生物資源

新平縣境內有高等植物219科762屬1402種,有國家一級保護植物伯樂樹、二級保護植物水青樹、三級保護植物翠柏等;獸類75種,禽類153種,兩棲爬行類45種,昆蟲類130餘種,其中有一級保護動物綠孔雀、二級保護動物白鷳等。

水能資源

新平縣水資源總量為18.9億立方米,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127.22萬千瓦(含紅河幹流),可開發利用裝機容量52.36萬千瓦。

人口民族

2020年末,全縣共設村(居)民委員會124個,村(居)民小組1469個。年末戶籍人口總戶數87513戶,人口280455人,其中:城鎮人口64160人,比上年增長0.4%;鄉村人口216295人,比上年下降0.1%。彝族傣族人口185084人,比上年增長0.2%,占全縣總人口的66.0%。年內出生落戶人口2557人,出生率9.12‰,比上年下降1.69個千分點;死亡註銷人口1957人,死亡率6.98‰,比上年上升0.14個千分點;人口自然增長率2.14‰,比上年下降1.83個千分點。

民族

2018年末,有彝族傣族人口183972人,比上年增長0.7%,占全縣總人口的65.8%。[4]

經濟概述

綜述

2020年全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138601萬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4.9%,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95292萬元,增長5.9%;第二產業增加值879253萬元,增長3.8%;第三產業增加值964056萬元,增長5.7%。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13.0:41.4:45.6調整為13.8:41.1:45.1,一、二、三產業分別拉動GDP增長0.7、1.7和2.4個百分點,對GDP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15.0%、35.4%和49.5%。實現非公經濟增加值1086700 萬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3.6%,占全縣生產總值的50.8%,比上年降低0.2個百分點。

第一產業

2020年全縣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552423萬元,按現價計算比上年增長12.3%,其中:農業產值355056萬元,增長11.0%;林業產值40143萬元,增長0.6%;畜牧業產值137380萬元,增長21.6%;漁業產值2835萬元,增長7.5%;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17009萬元,增長4.1%。年末鄉村從業人員162722人,比上年增長0.1%,其中從事一、二、三產業的從業人員分別為107873人、19142人、35707人,分別占鄉村從業人員總數的66.3%、11.8%、21.9%,第一產業從業人員比重下降1.4個百分點,第二、第三產業從業人員比重分別上升0.8和0.6個百分點。

2020年全年農作物總播種面積916850畝,比上年下降0.5%,其中:糧食麵積512814畝,下降0.4%。;甘蔗面積88137畝,下降2.7%;烤煙面積87965畝,下降3.4%;蔬菜面積174632畝,增長2.5%;油料面積10971畝,增長3.0%。

2020年,全縣培育苗木面積4295.2畝,苗木411.5萬株,其中城鎮綠化苗木3955.6畝56.9萬株、造林苗木100畝135.0萬株、經濟苗木239.6畝219.6萬株。全年投入營造林資金6797.8萬元,完成新一輪退耕還林面積54300畝、征占用林地異地造林面積1560畝,種植旱冬瓜100萬株;分別改造核桃、竹子低效林面積50000畝和10000畝;建成核桃竹子林區道路100公里;實施昆磨高速綠化美化增綠復綠面積1410畝;完成天保工程森林管護面積480.65萬畝。全縣森林覆蓋率達73.66%。

2020年一年來,農業部門認真落實動物防疫、生豬穩產保供、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目標責任,強化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動物衛生監管和畜牧科技推廣,畜牧業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升,畜牧產業持續健康發展。2020年全縣完成肉蛋奶總產量2909萬公斤,實現產值137380萬元,占全縣農業總產值的24.9%,比上年提高1.9個百分點。

2020年,全縣水庫、壩塘、漁業專用塘養殖水面達7200畝,推廣稻田養魚8800畝,完成水產品產量1566噸,比上年增長1.0%。

2020年末,全縣擁有農業機械總動力27139萬瓦特,比上年增長4.2%;大中型拖拉機91台,比上年下降8.1%,小型拖拉機4223台,比上年下降23.8%。全年化肥施用量79116噸,比上年下降1.1%;農藥使用量869噸,比上年下降3.6%。

2020年末,全縣擁有水庫、壩塘701座,總庫容15338.7萬立方米,年末蓄水量10799.5萬立方米,其中:中型2座,庫容5730萬立方米,年末蓄水量4815.3萬立方米。全縣年末蓄水量比上年增加4743.8萬立方米,增長78.3%。

第二產業

2020年,全縣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838559萬元,按現價計算比上年增長3.1%;實現利潤總額153000萬元,比上年下降16.4%。全年實現全部工業增加值684196萬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1.4%,拉動GDP增長0.5個百分點,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達10.7%。

建築業

2020年,全縣具有資質等級的建築企業13個,從業人員3188人,比上年增長3.3%。從業人員中工程技術人員551人,占從業人員總數的17.3%。完成建築業總產值443729萬元,比上年增長20.0%。實現建築業增加值195537萬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14.8%。

第三產業

2020年,全縣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比上年增長21.8%, 其中:第一產業增長0.4%,第二產業增長25.7%,第三產業增長22.3%。

2020年,全年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70298萬元,比上年增長1.8倍,其中:商品住宅投資59462萬元,增長2.0倍;商業營業用房投資1157萬元,下降62.0%。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積27.1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7.8%;商品房銷售面積6.3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46.5%;實現銷售額41804萬元,比上年增長1.3倍。

國內貿易

2020年,全縣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86004萬元,比上年下降2.6%。按消費類型分,實現餐飲業收入170236萬元,下降10.6%;實現商品零售額615769萬元,下降0.1%。按經營地統計,城鎮實現消費品零售額659748萬元,下降2.3%;鄉村實現消費品零售額126256萬元,下降3.9%

對外經濟

2020年,全縣共實施市外國內資金項目56項,實際到位市外國內資金584785萬元,比上年增長14.0%。完成進出口總額8303萬美元,比上年下降20.5%,其中出口8296萬美元,下降20.4%;進口7萬美元,下降77.4%。

旅遊

2020年,年末全縣共有星級飯店7家,星級鄉村旅遊接待點41戶,旅行社服務網點10個,AA級景區3家,AAA級景區3家,AAAA級景區1家。全年接待遊客 497.7萬人次,比上年下降10.0%;實現旅遊業總收入405934萬元,比上年下降21.8%。

財政

2020年,實現地方財政收入231538萬元,比上年增長12.6%,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28829萬元,下降1.0%;完成地方財政支出391829萬元,比上年增長4.7%,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支出353562萬元,下降3.1%。

金融

2020年末,全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1120543萬元,比上年增長9.7%,其中住戶存款餘額744761萬元,增長7.7%;貸款餘額985033萬元,增長11.5%。存貸比率為87.9%,比上年提高1.4個百分點。

保險

2020年全縣實現保費收入27289萬元,比上年增長4.5%,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14089萬元,增長10.9%;人壽險保費收入13200萬元,下降1.6%。全年賠付支出6923萬元,比上年下降2.7%,其中財產險業務支付賠款4790萬元,下降0.9%;人壽險業務給付賠款2133萬元,下降6.6%。[5]

社會事業

教育

2020年,全縣共有各級各類學校193所,其中:高中2所,高級職業中學1所,教師進修學校1所,初級中學12所,小學92所,幼兒園85所;教職員工3847人,專任教師3053人,其中小學1362人;在校學生39915人,比上年增長4.4%,其中小學17443人,下降0.2%;畢業學生10551人,比上年增長2.6%,其中小學2882人,下降6.2%。學齡兒童入學率99.99%,小學鞏固率100%,小學升學率97. 5%,初中升學率96.29%,高中升學率95.8%。

文化

2020年,全縣共有不可移動文物保護單位14個,其中國家級1個、省級1個、市級5個、縣級7個;有可移動文物有82項1102件,其中國家三級文物3件;有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117項,其中省級14項、市級37項、縣級66項;有89人被命名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其中省級11人、市級16人、縣級64人。全年舉辦、協助、參與各項文藝演出62場次,現場和網絡參與觀眾15.35萬人次;創作歌曲、舞蹈、小品等作品120個,音樂《喊月亮》入圍第四屆雲南省群眾文化彩雲獎決賽。縣、鄉、村三級圖書館(室)、農家書屋共有藏書33.24萬冊,其中縣民族圖書館完成圖書外借2226人次共4827冊次,電子圖書館下載5080冊,雜誌閱覽2390人次共11950冊次,報紙閱覽2849人次共14245冊次;更新電子書1725冊,在線推送電子圖書386冊。

科技

2020年,全縣組織申報省市科技項目21項,獲省級立項9項,補助科技項目資金510.6萬元,其中玉溪大紅山礦業有限公司等8戶企業獲得省級研發經費投入補助資金76.8萬元;新平褚氏農業有限公司等6戶企業獲得科技金融結合、高企培育庫補助、院士專家工作站補助資金103.8萬元;雲南玉溪金土地綠色產品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的「雲南特色水果品質提升與優勢品牌創建」項目獲科技項目補助資金60.0萬元;雲南新平褚氏農業有限公司的「雲南高原特色數字農業關鍵技術研發與示範」項目獲科技項目補助資金270萬元。年內申報認定國家高新技術企業6戶、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7戶、省科技型中小企業11戶、省科技特派員80名。玉溪大紅山礦業有限公司申報並認定省第十批創新型企業,玉溪盛康生物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申報並認定市企業技術中心。

衛生

2020年末,全縣有醫療衛生機構23個,其中:縣級5個,鄉鎮衛生院10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個,私立醫院5個,綜合門診部1個。有醫院編制床位1272張,實有病床1467張,比上年增長2.0%。有職工2439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1834人,比上年增長5.5%。衛生技術人員中,執業醫師514人,增長8.2%;執業助理醫師160人,增長12.7%;註冊護士784人,增長5.7%。有村級衛生室122個,鄉村醫生和衛生員287人。全年病床使用率達60.39%,門急診治療病人1707536人次,入院人數44900人。年內無甲類傳染病病例報告,乙類傳染病發病率141.61/10萬,丙類傳染病發病率326.37/10萬。

廣電

2020年,縣廣播電視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的中心工作,積極開展新聞宣傳報道,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創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全年播出本台電視新聞2094條;在中央、省、市台播出涉及新平新聞430條;《玉溪日報》新平專版刊登新聞信息267條;中央、省級紙媒、網站等發布稿件496條;閱讀量「10W+」以上原創作品突破100個。以APP為首發平台,抖音、微信視頻號、微博、微信公眾號、快手等多媒體同頻共振,全力打造媒體融合發展的強大引擎,「大美新平」APP下載量80779人,註冊用戶59623人,發布信息8500餘條,閱讀量3.47億人次,評論量2.95萬人次;「大美新平」抖音號發布作品516條,總閱讀量超610萬餘人次;「大美新平」微信公眾號發布作品1526篇,閱讀量達86萬多人次;「大美新平」微博號發布作品891條,閱讀量超220萬餘人次;「大美新平」微信視頻號發布作品177條,總閱讀量超210萬餘人次;「大美新平新媒體」快手號,發布作品248條,閱覽量181萬多人次。

體育

2020年,共主辦、承辦、協辦各類賽事及運動會14場次。全縣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1.97平方米,有各類體育專業社會團體17個,社會體育指導員500餘人,體育人口占全縣總人口的48.0%。年內向玉溪體育運動學校輸送體育後備人才16名。新平縣體育館連續四年被國家體育總局列為大型體育場館(丙類)免費低收費開放場館。

城市建設

2020年末,全縣城鎮建成區面積達15.7平方公里,其中縣城中心城區建成區面積6.9平方公里。縣城建成區綠化覆蓋面積達257.66公頃,綠化覆蓋率達39.6%;綠地面積達226.9公頃,綠地率達34.9%;公園綠地面積達76公頃,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4.2平方米。

生態環境

2020年,新平縣城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達100%,比上年上升1.4個百分點,PM2.5年均濃度16μg/m3,比上年下降11.1%,縣城環境空氣質量總體保持優良;縣城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100%;鄉鎮(街道)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到或優於Ⅲ類水質標準的占比達100%,比上年提升11.1個百分點;縣內主要河流監測斷面達標率為87.5%,優良水體斷面比率達79.2%;縣城區域聲環境質量晝間聲環境功能區達標率為98.6%,道路交通聲環境質量晝間達標率為95.2%。全縣共有18所省級綠色學校,36所市級綠色學校,7個省級綠色社區,14個市級綠色社區和2個省級環境教育基地。全縣納入省、市級重點管理的7個減排項目運行穩定,綜合脫硫率、脫硝率和污水處理廠運行負荷率均穩步提升,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目標任務順利完成。全年共出動環境監察執法人員321人次,檢查企業159家次,下達監察記錄108份,下達責令整改決定書5份,進行立案查處3起,共計罰款65.53萬元。

人民生活

2020年,全縣實現城鎮新增就業人員2721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0426人、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766人,城鎮失業登記率為3.38%。

2020年,全縣全年安排扶貧資金8654.37萬元,其中:專項扶貧資金2900.73萬元,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和人居環境整治項目資金5753.64萬元;安排扶貧項目92個,其中:專項扶貧項目64個,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和人居環境整治項目28個;年內開工項目92個,其中:專項扶貧項目64個,完成投資2836.76萬元,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和人居環境整治項目28個,完成投資5753.64萬元,全縣扶貧項目開工率達100%,農村飲水安全和人居環境不斷改善,脫貧攻堅成果不斷鞏固,城鄉居民生活質量穩步提高。2020年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952元,比上年增長3.6 %。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58元,比上年增長7.1%。

社會保障

2020年末全縣共有208858人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其中:職工26309人,離退休人員6893人,城鄉居民175656人;有18275人參加失業保險;有274903人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其中:城鎮職工25520人,城鄉居民249383人;有17098人參加職工醫療互助活動。

2020年,全縣共有1080戶1631名城鎮居民享受最低生活補助,全年累計發放最低生活保障金19602人次共934.3萬元;有4102戶8210名農村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補助,全年累計發放最低生活保障金95508人次3018.7萬元。

郵電業

2020年,全年累計發行報刊198.2萬件,比上年增長26.6%。年末電話機總數30.10萬部,比上年增長15.5%,其中:固定電話0.58萬部,下降13.1%;移動電話29.52萬部,增長15.5%。互聯網用戶6.16萬戶,比上年增長15.3%。[6]

交通運輸

2020年末,全縣公路通車裡程5699.6公里,按行政等級劃分,國高33.9公里,省高66.6公里,國道254.8公里,省道118.4公里,縣道512.2公里,鄉道2261.0公里,村道981.2公里,庫外道路1471.5公里;按技術等級劃分,高速公路100.5公里,二級公路124.9公里,三級公路112.5公里,四級公路4449.1公里,等外公路912.6公里。公路密度 135公里/百平方公里。年末擁有各種機動車輛116828輛(不含拖拉機),比上年增長5.8%,其中:營運貨車1918輛,營運客車461輛(巡遊出租汽車 100 輛、網絡預約出租車80輛、公交車18 輛、班線客車120輛、鄉鎮區域循環營運農村客運143輛)。全年實現交通運輸、倉儲及郵政業增加值216972萬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7.1%。

景區景點

哀牢山

哀牢山位於雲南省新平等五縣市交界處,面積50660公頃,1986年經雲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88年晉升為國家級,主要保護對象為常綠闊葉林及野生動物。

南恩瀑布

南恩瀑布位於恩水公路旁,整個瀑布群分布在巨大的岩石板上,最寬處十餘米,落差達100米。

茶馬古道景區

茶馬古道景區位於哀牢山腹心地段,十里河傍的千家寨。有「馬踏石穿」,「千家寨寨牆」、「煉鐵爐」等遺址。

龍泉寺

龍泉寺始建於清光緒三十一年,是新平佛教、道教信徒主要朝聖地,公園內建有大鐘樓、望城樓、玉皇閣、大雄寶殿等20多個景點。

榮譽稱號

2017年10月,被住建部命名為國家園林縣城。

2018年9月26日,榮獲2018年「中國天然氧吧」創建地區稱號。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