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新奇(張雨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 新奇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新奇》中國當代作家張雨民的散文。

作品欣賞

新奇

帶着幾分新奇,更多的是懷着十分的感佩,我們沿觀景台下雜草叢生、崎嶇逼仄的山間小徑亦步亦趨地來到老農割稻的梯田邊。恍如桃花園中人的老農,見我們一家三口前來,先是一愕,繼而一笑,也不開言,又自顧自地繼續忙活起來。老人家個兒矮小,精瘦的五短身材,看上去倒還硬朗,滿頭銀灰短髮,一臉的蒼桑皺紋,一雙粗糙如松樹皮的手,青筋暴凸,看年歲應在古稀之上。見老農並不討嫌我們,便沒話找話地與他攀談起來。儘管老人家滿口新化話艱澀難懂,但他的親切隨和讓我們的家常拉得倒也融洽順暢。從閒聊中得知,老人家今年已是七十有六高齡,膝下有三兒一女,十一個孫輩,還有了兩個曾孫,真可謂兒孫滿堂了。我問怎不在家裡安享清福呢?老農輕嘆作答,兒孫們都外出進城打工去了,這祖宗留下來的田地荒了,可惜呀。談到腳下的梯田,老人似乎又來了勁兒,直起腰杆往眼前滿坡的稻田一指,頗為自豪地對我們講,要是早些年,眼下的場景可熱鬧了,男女老少齊上陣都來忙收谷扮禾,大家還打着山歌呢。說到這,老人的心思剎時又沉重起來,嘆息一聲,哎,現在時代真是變了,十里八鄉只留下我們這些老把戲還在,捨不得讓祖宗留下的田地荒廢了。可畢竟歲月不饒人啦,早些年還種了八畝多,近兩年就只種這兩三丘了。老人家繼續嘆息着道,如今政策好是好,鎮裡面為留住這梯田,發展旅遊業,除國家補貼外,還有旅遊補貼,可還是留不住人呢。「你看看,這上面的早就荒了,可惜呀。」隨老人家手指方向仰視,這才發現早已荒草滿坡的山腰上還依稀殘存着梯田的輪廓。

紫鵲界歸來,層層如金的稻浪,清新如畫的風景,潤肺爽心的空氣,還有那讓人沉迷入夢的小木樓和清香甘甜的高粱杆兒,都幾番如過眼雲煙在腦海里回放。然而,尤讓人難以釋懷的是古稀老農那幾聲如鉛的嘆息。我不時在想,若干年後,金秋十月紫鵲界的豐收景象還會年年歲歲地重現嗎?

但願啊!

[1]

作者簡介

張雨民,必讀社簽約作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