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斯陀含果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斯陀含果

斯陀含

斯陀含是佛教的位階、果位名稱,意為一還果,是第二階成果成效,因此也稱為二果。在此之前則為須陀洹(初果、預流果),此之後則為阿那含(三果、不還果),佛教修行具有科學態度,修行之後必須經由測試、驗證才能得知是否正確而無偏誤,此稱為「證果」,無論是漸修(逐漸提升修行成效)或頓悟(修行上有大幅斬獲)都必須進行驗證,正確後才算取得果位,否則必須持續修行,並再次進行驗證。

含義

斯陀含為梵語,對應的巴利語是Sakadagami,翻譯成漢語、中文的意思是「一往來」,佛經中也稱為「一上一還」,指的是:最多只會在天界與人間再往返一次,就能夠在此後證得四果,註定完全解脫(永遠擺脫六道輪迴)。

特徵

與初果須陀洹相比,二果除了擁有初果的三個特質(斷疑、斷戒禁取、斷我見)之外,再加上斷「貪、嗔、痴薄」的特點。也就是說,二果聖者在修行證得果位的過程中,對世俗間之五欲生活(指財、色、食、名、睡,或者色、聲、香、味、觸)起了遠離的心,欲望從根本上減少了。

北傳佛教

在北傳大乘佛教體系里,二果屬於小乘修行(羅漢道)的第二階成果成效,因此也稱為二果羅漢,在此之前則為須陀洹(初果羅漢),此之後則為阿那含(三果羅漢),基本意義與南傳佛教相同 [1]

參考文獻

  1. 斯陀含, 搜狗百科 - baike.sogou.com/v...- 2019-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