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斯諾登蝦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斯諾登蝦
poisondartfrog

斯諾登蝦2.jpg

原圖鏈結

基本資料

中文學名 紅螯斯諾登蝦

拉丁學名 Cherax snowden

別 稱 橘鉗尖、綠橘鉗尖

動物界

節肢動物門

亞 門 甲殼動物亞門

軟甲綱

亞 綱 真軟甲亞綱

十足目

亞 目 腹胚亞目

擬螯蝦科

滑螯蝦屬

紅螯斯諾登蝦

命名者及年代 Panteleit & Schrimpf, 2015

斯諾登蝦 (動物)2015年8月,印度尼西亞巴布亞地區發現一款小龍蝦,德國研究人員為其命名:紅螯斯諾登蝦。他們稱,選擇「斯諾登」這個名字是為致敬美國「稜鏡」事件揭秘者愛德華・斯諾登。

形態特徵

紅螯斯諾登蝦為觀賞蝦,身長約10厘米,蝦鉗綠色,鉗尖呈橘色,因而多被稱為「橘鉗尖」或「綠橘鉗尖」。雌雄異體。整個軀體由體表被覆幾丁質甲殼的頭胸部和腹部組成,全身有20節,頭胸部13節。頭胸甲保護着內臟器官,頭胸甲前有一向前延伸的額劍,兩邊各有3-4個棘。頭胸甲背部有4條沿身體縱軸方向排列的脊。雙眼有柄而突起。頭胸部有5對步足,第1對為粗壯的大螯,雄性的大螯在外側有一膜質鮮紅美麗的斑塊,第2、第 3對步足為螯狀,第4、第5對步足為爪狀。腹部有7節,雖被覆甲殼,但節間關聯處有纖維膜相連,可靈活運動。腹部第2節至第5節下面都有1對附肢,稱為腹足或游泳足。腹部第6節附肢向後伸展,加寬稱尾足,並與尾節組成尾扇,是螯蝦快速運動器官。在頭胸部的前端還有3對觸角,1對大觸角,2對小觸角。成年雄螯蝦螯足基部外側有一層鮮紅色的薄膜層,但雌蝦沒有,胸部有生殖器。

分布範圍

西巴布亞,印度尼西亞。出口歐洲、東亞和北美。

簡介

紅螯斯諾登蝦為觀賞蝦,出口歐洲、東亞和北美,身長約10厘米,蝦鉗綠色,鉗尖呈橘色,因而多被稱為「橘鉗尖」或「綠橘鉗尖」。不過,這一小龍蝦沒有正式名稱,經常被誤認為另一種小龍蝦。

德國研究員克里斯蒂安•盧克豪普和兩位同事25日在國際生物學雜誌《生物鑰匙》上撰文,

為「橘鉗尖」取名「紅螯斯諾登蝦」。

盧克豪普先前曾給其他物種命名。他告訴美國《華盛頓郵報》,為小龍蝦取名「紅螯斯諾登蝦」是為表達對美國「稜鏡」事件揭秘者斯諾登的支持。

「命名多個物種後,我在想,以愛德華•斯諾登之名給一個物種命名,因為他真的打動我,」盧克豪普說,「我想表示對愛德華•斯諾登的支持,他所做的事非常特別。」

斯諾登事件

斯諾登2013年6月將美國國家安全局的「稜鏡」監聽項目秘密文件披露給《衛報》和《華盛頓郵報》,致美國大規模監聽活動曝光,全球輿論一片譁然。美國政府隨後通緝斯諾登,當年8月,斯諾登獲得俄羅斯臨時避難許可。一年後,斯諾登再次獲得俄羅斯的居留許可,期限為3年。不過,與斯諾登在俄羅斯避難不同,紅螯斯諾登蝦的生存環境面臨嚴峻考驗。由於紅螯斯諾登蝦顏色艷麗別致,頗受水族愛好者青睞。其數量近年來已經大幅減少。[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