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斯蒂芬·里柯克短篇小說集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內容簡介

斯蒂芬·巴特勒·里柯克(Stephen ButlerLeacock)是著名的加拿大幽默作家,也是加拿大第一位享有世界聲譽的作家;在美國,他被認為是繼馬克·吐溫之後最受人歡迎的幽默作家。他於1869年12月30日在英格蘭漢普郡的斯旺穆爾出生;1876年他6歲時隨父母遷居加拿大並在那裡受教育。1891年他在多倫多大學畢業後當了8年中學教員;1899年進美國芝加哥大學攻讀經濟學與政治學;1903年獲得政治經濟學的哲學博士學位,開始在加拿大麥吉爾大學任教,先後擔任政治學講師、政治與歷史副教授、政治經濟學教授及政治與經濟系系主任等職;1936年從教學崗位上退下來,擔任該校的名譽教授;1944年3月28日在多倫多去世。更多……

作者簡介

斯蒂芬巴特勒里柯克是著名的加拿大幽默作家,也是加拿大第一位享有世界聲譽的作家;在美國,他被認為是繼馬克吐溫之後最受人歡迎的幽默作家。他於1869年在英格蘭漢普郡的斯旺穆爾出生;1876年隨父母遷居加拿大並。1891年他在多倫多大學畢業後當了8年中學教員;1899年進美國芝加哥大學攻讀經濟學與政治學;1903年獲得政治經濟學的哲學博士學位,開始在加拿大麥吉爾大學任教,先後擔任政治學講師、政治與歷史副教授、政治經濟學教授及政治與經濟系系主任等職;1936年從教學崗位上退下來,擔任該校的名譽教授;1944年在多倫多去世。 儘管里科克的正式職業是大學的政治經濟學教授,而且他也出版過好幾本專業著作,但他在這方面的名聲遠不如他作為一位幽默作家的名聲大。 里科克二十幾歲就開始寫作幽默小品,他的第一部幽默小品集子(其中收集了他於1891年至1899年期間所寫的作品)出版於1910年(即馬克吐溫和歐亨利相繼去世的那一年),其時作者已經40歲,此後他便筆耕不輟,在從這時到他1944年去世為止的三十幾年期間他雖也寫過一些其他形式的文學作品如詩歌、劇本、傳記以及文學理論等,但他本人最喜愛的也是寫得最多

內容預覽

他的一生向我揭示了一個我所體驗過的最富有啟發性的寓言。我第一次遇見賈金斯,或者說真正注意他,是在好些年前,那時我還是個孩子,正在外邊野營。當時有人正要將一塊木板釘在樹上當擱板,賈金斯便走過去管閒事,說要幫他一把。「停一停,」他說道,「你應該先把木板頭子鋸掉再釘上去。」於是,賈金斯便四處去找鋸子。找來鋸子之後,還沒有鋸到兩三下又撒手了。「這把鋸子,」他說,「需得磨快些。」於是他又去找銼刀。接着又發現在使用銼刀之前,必須先在銼刀上安一個順手的手柄,為了給銼刀安手柄,他又去灌木叢中尋找小樹,要砍下小樹幹,他又發現這得先磨快斧頭。當然,要磨快斧頭,他不得不先將磨石固定好,這樣磨起來才得心應手;可這又免不了要製作幾根支撐磨石的木條。為了把這事兒 ……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