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斜葉榕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斜葉榕(學名:Ficus tinctoria Forst. F. subsp. gibbosa (Bl.)Corner)是桑科、榕屬喬木或附生。葉革質,變異很大,卵狀橢圓形或近菱形,兩則極不相等,在同一樹上有全緣的也有具角棱和角齒的,大小幅度相差很大,榕果徑6-8毫米。總梗極短;雄花生榕果內壁近口部,花被片4-6,白色,線形,花果期6-7月。

斜葉榕分布於泰國、緬甸、馬來西亞西部、印度尼西亞和中國。在中國分布於台灣、海南、廣西、貴州、雲南、西藏東南部(墨脫)、福建。斜葉榕分布于山地林中或曠地、水旁。

斜葉榕的木材適作些文具、娛樂用具、箱板及板料等用材。斜葉榕為園林、行道綠化、景區點綴和盆景栽培的觀賞樹種之一。

植物學史

在《中國植物志》中,Ficus tinctoria和Ficus tinctoria Forst. F. subsp. gibbosa (Bl.)Corner的中文學名均為斜葉榕,且後者是前者的亞種。但在後來中國自然標本館的整合以及2020年《中國植物志》整合到植物智里,將Ficus tinctoria的中文學名修改為山豬枷,Ficus tinctoria Forst. F. subsp. gibbosa (Bl.)Corner的中文學名繼續為斜葉榕。百度百科為了避免混淆,採取同中國自然標本館和植物智一致分類。

由於斜葉榕的的葉的基部極不對稱,故名「斜葉榕」,因其葉終年常綠,所以在中國深圳龍崗又稱其為「春不落」。

形態特徵

喬木或附生。葉革質,變異很大,卵狀橢圓形或近菱形,兩則極不相等,在同一樹上有全緣的也有具角棱和角齒的,大小幅度相差很大,大樹葉一般長不到13厘米,寬不到5厘米,而附生的葉長超過13厘米,寬5-6厘米,質薄,側脈5-7對,干後黃綠色。[1]

榕果徑6-8毫米。花的結構與原種山豬枷記載相符合。總梗極短;雄花生榕果內壁近口部,花被片4-6,白色,線形,雄蕊1枚,基部有退化的子房;癭花與雄花花被相似,子房斜卵形,花柱側生;雌花生另一植株榕果內,花被片4,線形,質薄,透明。花果期6-7月。

主要價值

觀賞價值

斜葉榕葉形奇特、干粗、枝細、葉密、樹姿富有自然野趣,適應力強,終年常綠,適合庭園綠化。

經濟價值

斜葉榕的木材可作器具,莖皮可造紙,也可作紫膠蟲寄主樹。

藥用價值

樹皮:全年均可採收,鮮用或曬乾。藥性味苦,性寒。清熱利濕,解毒。主治感冒,高熱驚厥,泄瀉,痢疾,目赤腫痛,風火眼痛。[2]

樹葉:春夏季採收,鮮用或曬乾。藥性味苦、澀,性平。功能祛痰止咳,活血通絡,主治咳嗽、支氣管炎,風濕痹痛,跌打損傷。

生長環境

斜葉榕分布於低谷山地林中或曠地、水旁。在中國深圳龍崗的田野間較少有斜葉榕的分布,但在低海拔的風水林和村旁偶然能見到其蹤跡。在瘠薄的土壤或石縫中均可生長,根系發達,因此有時也能見到其攀附於石壁或牆壁上。斜葉榕性喜溫暖濕潤氣候,喜光耐半陰,耐旱濕。

分布範圍

斜葉榕分布於泰國、緬甸、馬來西亞西部、印度尼西亞和中國。在中國分布於台灣、海南、廣西、貴州、雲南、西藏東南部(墨脫)、福建。

生長習性

斜葉榕萌芽力強,耐修剪和攀扎,根系發達,常穿石或連成根網。常攀附於高大喬木,是絞殺榕樹種之一。斜葉榕同一雌株或雄株榕果內雌花總量沒有顯著差異;隨着繁殖雌蜂數量的增加,雌蜂后代數量及比例有顯著下降,自然果的雌蜂后代數量及比例最低,非傳粉小蜂對傳粉小蜂數量有顯著負面影響;種子的數量及比例基本沒有顯著差異。結合赫爾(Herre)對分布於美洲的12種雌雄同株榕樹繁殖率的變化,及Yu等對雌雄同株雌雄異株榕樹進化關係的推測,得出斜葉榕很可能處於雌雄異株榕樹向雌雄同株轉化的中間過渡類型。

繁殖方法

斜葉榕的繁殖方法採用播種繁殖或扦插法繁殖,或挖取岩壁上野生樹樁,易於成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