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文豹 [wén bào] 豹子。因其皮有斑文,故稱。[1]

[]

莊子·山木》:「夫豐狐文豹,棲於山林,伏於巖穴,靜也。」 南朝 梁 江淹 《石劫賦》:「比文豹而無恤,方珠蛤而自寧。」《新唐書·西域傳下·康》:「 開元 十五年,君 忽必多 獻舞女、文豹。」 宋 梅堯臣 《題姑蘇豹隱堂詩》:「青山崔巍藏古基,文豹不見空斷碑。」 明 陳汝元 《金蓮記·射策》:「千秋霧影飛文豹,三殿花香落錦袍。」

花豹(學名:Panthera pardus):是哺乳綱、貓科、豹屬的大型肉食性動物,體長100-150厘米,體重50-100千克。體形似虎,但明顯較小;軀體均勻,四肢中長,趾行性。視、聽、嗅覺均很發達。頭小尾長,四肢短健,前足5趾,後足4趾,爪灰白色,能伸縮。毛被黃色,滿布黑色環斑;頭部的斑點小而密,背部的斑點密而較大,斑點呈圓形或橢圓形的梅花狀圖案,又頗似古代的銅錢,所以又有「金錢豹」之稱。 生活於森林、灌叢、濕地、荒漠等環境,其巢穴多築於濃密樹叢、灌叢或岩洞中。營獨居生活,常夜間活動,白天在樹上或岩洞休息。在食物豐富的地方,活動範圍較固定;食物缺乏時,則遊蕩數十公里覓食。守衛自己較固定的領域,雄性的領域比雌性者大。捕食各種有蹄類動物,也捕食猴、兔、鼠類、鳥類和魚類,秋季也採食甜味的漿果。食物缺乏時,也於夜晚潛入村屯盜食家禽家畜。 分布非常廣泛,跨越亞洲、非洲的許多地區,從喜馬拉雅山脈到撒哈拉大沙漠都有存在。

目錄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