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文致和(荷蘭語:Franciscus Hubertus Schraven, C.M.,1873年10月13日-1937年10月9日),荷蘭遣使會士,天主教直隸西南宗座代牧區宗座代牧,在中日戰爭期間為保護河北正定當地居民而被殺害。

在君士坦丁時代[1]之前,羅馬還不是基督教中心。更古老、更廣大的基督教地區在北非和近東的大城市,如亞歷山大港[2]和安條克。

目錄

簡介

1873年10月13日,文致和出生於荷蘭東南部林堡省馬斯河畔霍斯特鎮的村莊洛圖姆(Lottum) 。他就讀於本省的魯爾蒙德。後進入法國巴黎的遣使會大修院,1899年5月27日,文致和在巴黎遣使會祝聖為神父。同年前往中國傳教。

1899年9月30日,文神父乘海輪到達上海,然後經天津、保定,於10月23日抵達目的地正定府,1900年被派到天主教村莊寧晉縣唐邱,擔任傳教士何納可神父的助手。當時正值庚子教難,面臨義和團的攻擊,而繼續牧靈工作。1904年被調到正定主教座堂,擔任包儒略主教的助手,擔任教區的理家神父,負責賬房。

1908年,文神父被派往上海,1911年調往天津,1914年又回到上海,在遣使會設在兩地的辦事處賬房上海首善堂和天津首善堂工作,負責教會房地產和財政事務,每天早晨去廣慈醫院為病人舉行彌撒。上海首善堂設立於1856年,位於上海法租界,最初在法租界外灘(今中山東二路),1914年法租界擴展後西遷,西門在呂班路(今重慶南路)139、141號,東門在薩坡賽路(淡水路)116號,北臨蒲柏路(太倉路)。上海首善堂建築現為黃浦區人大和政協辦公樓。天津首善堂坐落於天津法租界領事館路(今和平區承德道21號),始建於19世紀,在天津擁有大量房地產,建築現為北京銀行天津分行使用。

1920年12月3日,文致和被任命為直隸西南代牧區宗座代牧。1921年4月10日,在正定主教座堂,由其表兄,天主教永平教區主教武致中(Ernest François Geurts, C.M.)祝聖為主教。

1927-1928年,教區再次面臨教難,主教府被軍隊占據,改為豬舍。文主教不顧危險,繼續留下從事福傳工作。並且祝聖了新建的熙篤會正定神樂院。

死難

1937年,中日戰爭全面爆發。10月8日,日軍占領正定,在城裡大肆奸擄燒殺。大約5000名當地居民,其中包括200名年輕婦女,來此尋求教會的庇護。據認為,這些年輕婦女有被士兵帶走充當慰安婦的危險。

10月9日上午,日軍開始洗劫正定主教座堂。文致和主教嚴詞拒絕日軍索要婦女的要求。 當晚7點,日軍衝進食堂,將64歲的文致和主教以及克羅地亞神父柴慎成(Thomas Ceska,65歲)、法國神父夏露賢(Lucien Charny,55歲)、艾德偲(Antoon Geerts,62歲,荷蘭)和貝德良(Eugène Bertrand,32歲,法國)、荷蘭神父魏之綱(Gerrit Wouters,28歲),波蘭神父白來福(Vadislas Prinz, 28歲),法國熙篤會霍修士(Emanuel Robial,60歲)等9名外籍神職人員綁架,在300米外的天寧寺凌霄塔南側被日軍殺害,被活活燒死文致和遺骨於11月22日下葬天主教墓地。其繼任者是陳啟明主教(1939年-1959年)。日軍迫於壓力對此事致歉。

視頻

文致和 相關視頻

聖名中央天主教高中
世間罪惡不斷,天主教明言七宗罪,有人將其一一實現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