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文化交流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文化交流

文化交流,指的是發生於兩個或者多個具有文化源差異顯著的關係之間的交流。文化交流促進人們互通有無,增進文化發展與豐富。

如果沒有文化差異,沒有因文化差異產生的勢差,就不會很好的進行文化交流。例如先進文化落後文化之間是最容易產生文化交流的。在不同的文化圈層中,也能產生很好的文化交流。但是,其前提條件是各文化主體之間須有很強的文化生產力,須有自己獨特的文化,須有文化自主權

他們的交流一般只會發生在各自尊重對方的前提條件下。此外,文化入侵現象,強勢文化壓制弱勢文化現象,都不是文化交流的表現。文化交流須有起始點和機會的平等。順從,勉強等都不是文化交流的本義。[1]

中印交流

概觀

中印交流肇始於秦代,到兩漢時逐漸頻繁,在隋唐時趨於高潮,宋元時更加深入。在這2000多年的交往史中,文化交流是柱石。印度佛教、音樂、舞蹈、天文歷算、文學語言、建築和製糖等傳入中國,其影響正如魯迅所言,"印度則交通自古,貽我大祥,思想信仰道德藝文,無不蒙貺,雖兄弟眷屬,何以加之。

同樣,中國的造紙、蠶絲、瓷器、茶葉、音樂傳入印度,也極大地豐富了印度文化,而中國《二十四史》和高僧大德的遊記更成為印度構建古代歷史的基礎。兩個大國,地理上相鄰,交往歷史如此漫長,卻鮮有戰爭和衝突,有的只是文化上的交流和學習、友誼的傳播和加深,這在世界歷史上實屬罕見。

中印解放和獨立後,兩國文化交往再度繁榮。由於文化交流是鞏固友誼的基礎,兩國政府都非常重視文化的作用。中印文化古老而有生命力。它們曾創造了世界上最燦爛的文明,當今又在創造着被著名學者譚中先生譯成"中印大同"的"CHINDIA奇蹟"。

意義

相互借鑑,取長補短。中印兩國文化底蘊深厚,印度人過簡樸生活、追求高尚精神的人生哲學,非暴力思想,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發展觀對中國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構建和諧社會很有借鑑意義。同樣,很多印度人也認為中國人刻苦勤奮和持之以恆的精神也是他們建設現代化國家所需要的。

增信釋疑,加強合作。信任的缺乏緣於不了解。中國人不了解印度的歷史和正在發生的變化,同樣,許多印度人不了解中國的過去和當今。這種文化上的隔膜和交往的不暢不僅影響到兩國經貿活動的開展,還影響到潛力的挖掘。[2]

增進中印了解需要多方努力,是一個系統工程:政府要重視和推動,學界要加大研究力度,媒體要進行客觀報道,企業要贊助,人民之間要尊重學習對方人民和文化。後者尤為重要。看看中印文化交往史,那些有名的文化使者多為民間人士,如中國玄奘、印度的鳩摩羅什等,他們都是自發地、自籌資金到對方國家學習或傳播文化。隨着兩國航班的開通和旅遊市場的開放,民間接觸會越來越多,相信新一代的"玄奘"和"鳩摩羅什"也會逐漸湧現。

復興東方文化,創造亞洲世紀。亞洲世紀正在初步展現,但它的內涵應包括"硬件"和"軟件"兩方面。"硬件"是兩國經濟的高速增長,"軟件"則是在兩國文化交融和互動基礎上產生出的新的東方文化。"硬件"重要,"軟件"也一樣重要。"軟件"是"硬件"的支持基礎和保障。

絲綢之路

概述

絲綢之路在古代是橫貫歐亞大陸的貿易交通幹線,這是目前亞歐大陸由東至西最為便捷的通道。它促進了歐亞非各國與中國的友好往來。中國是絲綢的故鄉,在經由這條路線進行的貿易中,中國輸出的商品以絲綢最具代表性。19世紀下半期,德國地理學家李希霍芬就將這條陸上交通路線稱為絲綢之路,中外史學家都贊成此說並沿用至今,也簡稱為絲路。

多數研究者認為,張騫兩次通西域,開闢了中外交流的新紀元,將中國、西域與阿拉伯、波斯灣緊密聯繫在一起。經過幾個世紀的不懈努力,絲綢之路向西延伸到了地中海。廣義上絲路的東段已經到達了韓國、日本,西段至法國、荷蘭;通過海路還可達意大利、埃及。不論陸路或是海上的絲綢之路都成為亞洲和歐 洲、非洲等國經濟文化交流的友誼之路。

由絲綢之路向西方輸出的不僅是豐富的中原物產,物質文明的輸出不僅為西方人的生活帶來了諸多便利,更為人類的文明發展作出了貢獻。?

第一,紙。紙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蔡倫因造紙受封龍亭侯,雖是侯爵中的最低一級, 但也為今人所樂道。在造紙術傳入該地域之前,印度的佛經寫在樹葉上稱為貝葉經;歐洲人當時將羊皮做紙稱羊皮紙。中國造紙術的傳播對世界文明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隨着絲綢 之路,紙製品開始在西域以及更遠的地方傳播。

第二,井渠。西域地區沙漠密布,各國的繁榮與水是脫不開關係的。天山與崑崙山溶化的雪水是西域的主要補給水源之一。然而收集這些雪水並不是容易的事情,溶化後積聚在山 腳的水很短時間就會被蒸發或滲入地下。自漢朝派遣軍隊屯田囤積在西域發展農業時,流傳于山區的坎兒井和井渠技術被同樣需要水源的駐軍使用在西域,並逐漸流傳至更遠的國家。

第三,印刷術。它開始於隋朝的雕版印刷,經北宋時畢升的發展完善,最後生成活字印刷,後人稱畢升為印刷術的始祖。中國的印刷術是人類近代文明的先導,為知識的廣泛傳播 、交流創造了條件。現今所知最古老的印刷品是唐代的《金剛經》在甘肅省敦煌被發現。中國古代印刷術也是沿着絲路逐漸西傳的技術之一。

在敦煌、吐魯番等地,已經發現了用於雕版印刷的木刻板和部分紙製品,其中唐代的《金剛經》雕版殘本如今仍保存於英國的大英博物館。這說明印刷術在唐代至少已傳播到中亞。13世紀時,不少歐洲旅行者沿絲綢之路來到中國,並將這種技術帶回歐洲。中國的活字印刷技術經波斯、埃及傳入歐洲。

1450年前後,歐洲活版印刷術發明者,德國人古登堡受中國活字印刷的影響,用合金製成了拼音文字的活字,用來印刷書籍。根據他從葡萄酒壓榨機改進的機器設計,古登堡開發了使用凸起的活字,從一開始就使用油性墨。1466年,第一個印刷廠在意大利出現,令這種便於文化傳播的技術很快傳遍了整個歐洲。印刷技術的西傳,加速了歐洲社會發展的進程,它為文藝復興的出現創造了條件。馬克思把印刷術、火藥、指南針的發明稱為是資本主義發展的必要前提。?

第四,絲綢。傳說中,黃帝的妻子嫘祖發明養蠶取絲,但史學界對絲綢發明的時間及創始人一直在爭論之中。中國的考古學家在1998年河南滎陽青台遺址的一次考古發掘中,發現了距今約5500年的絲綢碎片。另一種說法是在河姆渡遺址中人們已發現了紡織工具,藉此可以推斷絲綢的使用至少不遲於良渚文化。

不過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說法是,於1958年考古時發現的,距今約公元前3700~前3100年(大汶口文化)的絲綢織品是最早的說法。在這條橫貫東西的交通大動脈上,絲綢與瓷器成為當時東方強盛文明的象徵。絲綢不僅是絲路上重要的奢侈消費品,也是中國曆朝政府的一種有效的政治工具:中國的友好使節出使西域乃至更遠的國家時,往往將絲綢作為表示兩國友好的禮物。

並且絲綢的西傳也少許改變了西方各國對中國的印象,由於西傳至君士坦丁堡的絲綢和瓷器價格奇高,使很多人以為中國是一個物產豐富的富饒地區。各國元首及貴族曾以穿着用腓尼基紅染過的中國絲綢為榮耀,以家中使用中國瓷器為富有的象徵。歐洲人把這種質地輕柔、色澤華麗的絲織物看作是神話中天堂里有的東西。

古希臘人乾脆稱中國為賽爾斯(Seres),即絲國,他們把購絲綢、穿絲綢看作是富有和地位的象徵。絲綢成為羅馬人狂熱追求的對象,古羅馬的市場上絲綢的價格曾每磅約12兩黃金的天價。絲綢造成羅馬帝國黃金大量外流。這也迫使元老院斷然制定法令禁止人們穿著絲綢。不可迴避的是絲綢貿易在歐亞大陸的廣泛傳播為推動歐亞貿易交流做出了貢 獻。這種珍貴的商品也曾是兩河流域各國財富的象徵。

第五,茶葉和瓷器是中國的土產。在中國古代文獻中,很早便有關於食茶的記載,最早可以追溯到石器時代的炎帝神農氏。中國的茶早在西漢時便傳到國外,漢武帝時曾派使者出 使印度支那半島,所帶的物品中除黃金、錦帛外,還有茶葉。南北朝時齊武帝永明年間,中國茶葉隨出口的絲綢、瓷器傳到了土耳其。

唐順宗永貞元年,日本最澄禪師回國,將中國的茶籽帶回日本。隨着茶葉從中國不斷傳往世界各地,許多國家開始種植茶樹,世界上其他地方飲茶的習慣都是由中國傳過去的。茶於宋代傳到吐蕃,先是在上層社會之間傳播,後來才逐漸如中原漢地一樣,流傳於社會各個階層之間。10-11世紀在中國邊陲的絲麻交易讓位於茶馬貿易。茶葉僅於17世紀才由荷蘭人傳入歐洲,19世紀印度才開始種植茶樹。?

中國是瓷器的故鄉,瓷器的發明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偉大貢獻,在英文中瓷器(ch ina)與中國(China)同為一詞。大約在公元前16世紀的商代中期,中國就出現了早期的瓷器。中國瓷器是從陶器發展演變而成的,原始瓷器起源於3000多年前。到北宋代時期,名瓷名窯已遍及大半個中國,這期間是瓷業最為繁榮的時期。

經由絲綢之路傳播到世界各地的物產,不僅在古代是人們崇尚的物品,在21世紀的今天 ,世界各地人們需求的生活用品多數是made in china 中國製造。?

摺疊文化意義 絲綢之路的開闢,促進了中西方的經濟文化交流,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條重要通道,在中國當今的對外經濟文化交流中仍然發揮着重大的作用 。絲綢之路始於西漢武帝時,中國商隊或西方商隊用駱駝和騾馬馱着大量絲織品,由長安出發經敦煌西出玉門關,開始艱難的長途跋涉,路經上無飛鳥、下無走獸的沙漠,跨越終年積雪的蔥嶺,來到中亞、西亞和歐洲。?

是中國與西方世界相互了解的走廊: 中國的西漢和東漢時期,處於公元前202年至公元220年,是中國封建社會初步繁榮階段 ,當時的歐洲正是羅馬帝國時代,處於奴隸制社會鼎盛階段;中國文化影響了東亞許多國家和地區,羅馬文化也影響了歐洲和地中海地區,當時東方和西方兩大文明地區缺乏的就是相互了解的窗口,中國的絲綢之路在世界文化交流的歷史上是有非凡的意義。

絲綢之路帶給中國古代的還有後來長期的對外交往的繁榮。東漢時期班超出使西域時就派甘英出使歐洲 ,為以後的中西交通的發展和經濟文化交流提供了有利條件;公元66年,大秦王安敦派使臣到中國,成為中國同歐洲友好往來的最早記錄;唐朝以後的中外交往出現更加繁盛局面,直 至明朝初期鄭和下西洋。

東西方的人們通過這條走廊不光互有所收,也加強了人們之間的了解和文化交流。西漢絲綢之路穿過西域,西漢時期的西域是指玉門關、陽關以西包括今天的新疆,這裡沙漠多耕地少,人們居住在河流灌溉的綠洲上,每個綠洲就是一個國家,沿着塔里木盆地, 南有樓蘭、且末、于闐、沙車等國,北有車師尉犁、焉耆、龜茲、姑墨、疏勒等國;這些國家大部分從事農業或畜牧業,社會發展多處在奴隸社會初級階段。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時,訪問西域許多國家,各國也派使者回訪長安,自此漢朝和西域的交往頻繁,漢族的鑄鐵、開渠、鑿井技術和絲織品以及金屬工具傳到西域,極大地促進了西域的經濟和文化的發展。

是現代中國西部開發的早期藍本。?西部大開發是中國在世紀之交作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決策,也是21世紀全國經濟發展的一個大戰略。從歷史的角度看西部開發,就要了解在中國古代經濟發展中西部也曾有過的輝煌 ,了解2000年以前的絲綢之路的歷史,知道在茫茫戈壁、漫漫黃沙中為人所熟知的樓蘭、高昌、敦煌等古城當時是何等繁榮?這些古城宛若一顆顆寶石鑲嵌在絲路兩側,當時的貿易收入為國家積累着財富。現今西部依託國家的開發西部政策,加之西部人民的智慧和不懈努力 ,為促進西部的經濟繁榮發展、為再創絲路的輝煌、為西部經濟的騰飛,使這條古為今用的天路成為當今西部開發中的經濟大動脈。

重要途徑

商業貿易

商業貿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徑之一。商人進行貿易活動時,不僅通過商品交換將商品中蘊含的豐富文化加以交流,而且通過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過程交流文化。

人口遷徙

人口遷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徑之一。每一次大規模的人口遷徙,都意味着大規模的文化傳播,都會對當時當地的經濟、政治、文化產生極大的影響。如:秦統一中國後多次組織邊疆開發。

教育

教育是文化傳播的又一重要途徑。人們通過學習各種文化課程,能夠獲得不同的文化知識,例如:為教育做出突出貢獻的孔子。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