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數字攝影測量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數字攝影測量是是指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科技名詞。

漢字是民族靈魂的紐帶,在異國他鄉謀生,漢字[1]便是一種寄託,哪怕是一塊牌匾、一紙小條,上面的方塊字會像磁鐵般地吸引着你,讓你感受到來自祖國的親切。因為那中國人的情思已經濃縮為那最簡單的橫豎撇捺[2]

名詞解釋

數字攝影測量是指基於攝影測量的基本原理,應用計算機技術提取所攝對象用數字方式表達的幾何與物理信息的測量方法。

數字攝影測量的發展起源於攝影測量自動化的實踐,即利用相關技術,實現真正的自動化測圖。攝影測量自動化是攝影測量工作者多年來所追求的理想。最早涉及攝影測量自動化的研究可追溯到1930年,但並未付諸實施。直到1950年,由美國工程兵研究發展實驗室與Bausch and Lomb光學儀器公司合作研製了第一台自動化攝影測量測圖儀。當時是將像片上灰度的變化轉換成電信號,利用電子技術實現自動化。這種努力經過了許多年的發展歷程,先後在光學投影型、機械型或解析型儀器上實施,例如B8-Stereomat、Topocart等。也有一些專門採用CRT掃描的自動攝影測量系統,如UNAMACE、GPM系統。與此同時,攝影測量工作者也試圖將由影像灰度轉換成的電信號再轉變成數字信號(即數字影像),然後,由電子計算機來實現攝影測量的自動化過程。美國於20世紀60年代初,研製成功的DAMC系統就是屬於這種全數字的自動化測圖系統。它採用瑞士Wild公司生產的STK-1精密立體坐標儀進行影像數字化,然後用1台IBM7094型電子計算機實現攝影測量自動化。武漢測繪科技大學王之卓教授於1978年提出了發展全數字自動化測圖系統的設想與方案,並於1985年完成了全數字自動化測圖軟件系統WUDAMS,也採用數字方式實現了攝影測量自動化。因此,數字攝影測量是攝影測量自動化的必然產物。

隨着計算機技術及其應用的發展以及數字圖像處理、模式識別、人工智能、專家系統以及計算機視覺等學科的不斷發展,數字攝影測量的內涵已遠遠超過了傳統攝影測量的範圍,現已被公認為攝影測量的第三個發展階段。數字攝影測量與模擬、解析攝影測量的最大區別在於:它處理的原始信息不僅可以是像片,更主要的是數字影像(如SPOT影像)或數字化影像;它最終是以計算機視覺代替人眼的立體觀測,因而它所使用的儀器最終將是通用計算機及其相應外部設備,特別是當代,工作站的發展為數字攝影測量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前景;其產品是數字形式的,傳統的產品只是該數字產品的模擬輸出。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