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散話磕頭(鞏義勝)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散話磕頭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散話磕頭》中國當代作家鞏義勝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散話磕頭

大年初一的村莊,天還沒亮就有鞭炮聲稀稀拉拉地響着,該起來拜年了!

除夕夜請祖祭祖、包餃子、守歲、看春晚,一直忙到了後半夜,累得困得夠嗆,誰都想在被窩裡多睡一會兒。這幾天春節假期風和日麗,氣溫都在零度以上,還是比較暖和的,但對於在城市樓房的暖氣里呆久的孩子們,還是有些不習慣。如今的村莊裡大多只剩下老人了,年輕人基本上都在外面買了樓房,無論是上班的還是打工的,一年都回不了幾次老家,過年過節除了在家吃幾頓飯,大部分還得回鎮裡、縣城去住,這大清早人們三三兩兩,大都是四五十歲以上的,拜年的人確實一年比一年少了。

在家鄉魯西南的農村,春節拜年和祭祖都有磕頭的習俗,磕頭的虔誠和儀式感是深入到骨子裡的!想想小時候的大年初一,天剛蒙蒙亮,就會在大人們一遍遍的催促聲里不情願地鑽出被窩,到村里幾家大輩份的老爺爺、老奶奶,還有家裡爺爺、奶奶的床前磕個頭,如果家裡有「請家堂」的,還要先在堂前磕上四個頭!

那個時候,村子的大街小巷人來人往,一夥一夥的人很多,大家相互寒暄着打着招呼拜年,遇見大輩的或年長的,總是老遠就開着玩笑,「您老人家站好,這就給您磕頭了,快撩起衣襟兜起來」。而我們,跟在近門的父輩或同輩大哥等一眾人後面,挨家挨戶地轉,看着前面的叩拜動作在後面跟着學,只感覺很是好玩又而新奇。家裡有大輩或有老人的,堂前的頭磕完了,然後才向着旁邊或床上的老人喊一聲:「老爺爺,給您老人家磕個頭了。」「撲通"一聲跪下就磕。屋裡總是有聲音過來:「別磕,別磕,越磕越老……」

我是大年三十才回到家裡的,回到家時弟弟和侄子已經貼好了春聯,父親也已貼好了「天地爺」神像。以前很多人家院子正房中間牆面上都置有天地爺神龕,龕內供奉的牌位上刻有「天地三界十方萬靈真宰」,其實祭拜的就是玉皇大帝,家家戶戶求老天爺保佑新的一年裡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保佑家人平安吉祥、身體健康。如今的院子裡的神龕和牌位早已多年沒影了,儀式簡化成了貼神像,前面擺張桌子,放上供品和香爐焚香磕頭。從年三十中午起,磕頭祭拜就開始了,這不,廚房裡忙活了多半個上午包的餃子要岀鍋了,這齣鍋的第一碗餃子按照規矩是要上供的,一般都是象徵性地盛上三個或五個,母親早已經盛好,喊我們端到「天地爺」神像前的供桌上,點上三柱香,然後跪下許個願,再虔誠地磕上三個頭。

到什麼場合怎麼磕頭,都是有講究的。在我們這一帶有「神三鬼四,活人一個」的說法,就是說拜神時磕三個,祭祖時磕四個,給活着的老人或長輩拜年時只能一個。磕頭時,正確姿勢是先低頭抱拳拱手作揖,再邁腿伏身下跪,雙手扶地,以頭着地,磕完後起身站立;如果是磕三個頭,磕完第一個頭保持跪姿、直起上身,而後磕下第二個頭,同樣再磕下第三個,最後起身站立,即「作揖一次、下跪一次、磕頭三個」;磕四個也是如此。如果給兩個長輩磕頭,磕完第一個,要站起來重新下跪再磕一次,且不能多磕,否則會折壽,不吉利的。但有些地方磕頭的個數也有着不同的說法,喪事或清明上墳祭拜時都只能是磕四個,而大規模的祭祖活動時可能有所不同,岀於對祖先的敬仰和緬懷、追思和感恩,出於對子子孫孫香火延續的一種表達,我們祭拜的祖宗已經升華成為了「祖神」,所以「磕頭」也就升華成了「叩首」,在拜叩的時候,也就岀現了和拜神一樣磕三個頭的習俗!

農村的除夕夜一般都有請祖祭祖的隆重儀式,也叫「請家堂」,行三拜九叩大禮更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禮儀。「請家堂」通常有三個程序:迎家堂、守家堂和送家堂,每一個環節都少不了叩拜磕頭。迎家堂通常在年三十下午或傍晚進行,由家族輩份大的帶領大家在村頭或墳前點焚香、燒紙、磕頭、放鞭炮,恭恭敬敬地將祖先和已故親人的亡靈請回家,安置到堂上,然後再在堂前焚香、燒紙、磕頭;守家堂則是在大年三十晚上,近門的族人陪伴這些「請回家」的先人,共同守除夕夜,大年夜裡守家堂的幾個人也常常在旁邊的屋子裡擺上一桌,一邊吃飯喝酒一邊守夜,餃子岀鍋也是先端一碗到堂上上供,有時候看看供桌上的香燃盡了,還得隨時點燃續上,每次續的三柱香點燃插上時,都得跪下磕四個頭;送家堂通常在正月初二下午進行,和請的時候差不多,只是先在堂前焚香、燒紙、磕頭,將祖先們從家堂上請下來,然後送到村頭或墳前,整個過程莊重而嚴肅。以前,全村基本上是一個人口眾多的大姓,常常是三服或五服以內的近門族親,湊在一起「請家堂」,由於村里同姓族親有很多的分支,所以每到除夕夜七八點鐘,在此起彼伏的鞭炮聲中,人們一撥接一撥地從家裡岀來,到村頭路邊焚香、燒紙,跪拜磕頭,請先人和各自的老爺爺、老老爺爺回家過年。

俗話說 「百善孝為先」,不忘根本,常懷感恩,是我們中華民族慎終追遠的優良傳統。而祭祖,更是中國傳統文化中非常重要的活動之一,象徵着對祖先的尊重和追思,同時也是我們後人的一種精神寄託。隨着社會的進步和時代的變遷,村裡的祭祖活動和方式也在悄然發生着變化。前些年進行了改革,在村前的空地上建起了祖宗祠堂,一方古色古香的小院內,青松翠柏間,矗立起一座兩層的小樓,一樓正堂的大廳內,供奉着本姓這裡的這一支祖宗的神像,展示着家族的起源、繁衍、分遷等內容。如今村里同姓的各族親分支早已不再各自「請家堂」了,而是由家族的召集人統一組織請祖、祭祖,其實這也算村莊和家族一項不小的年俗活動了,按照傳統禮儀統一安排整個流程,臨時組織人手和人員分工協作,回村的族人們能自發及時地到場配合,整個活動能有條不紊地順利開展,充分展現了各位親人們對祖先的敬仰和感恩,以及對這一儀式的重視,這也給由於人口減少而本來已經有些沒落的村莊帶來了一時熱鬧和生機!

因為是提前的約定和通知,七點剛過,村里家家戶戶除了包餃子做飯的家庭婦女,男人和孩子們都自發地雲集到祠堂的院子裡,占地八畝的宗祠內外,已是人頭攢動。因為很多人都已經是岀門在外,一年見面也就這兩天,小時候的玩伴們早已經都拖家帶口,小時候的大爺大叔們早已經都垂垂老矣,而更多的是陌生的年輕人的面孔,大家相互打着招呼,又有帶着個半大小子的,見面就不停地介紹着「這是你小叔……,這是你大爺爺……,這是你二大爺……」。儀式開始了,在請祖、祭祖三拜九叩中,偌大院子裡,黑壓壓的人群在司儀的號令下,齊刷刷地下跪、叩首,那壯觀的場面,怎麼看都令人激動不已……

村莊和宗祠,是傳着血脈、承着文脈的載體。站在那裡,面對着祖宗和先輩的靈位,想像着那些曾經熟悉的和陌生的面孔,想着如今日新月異的幸福生活,總有一種內心激動、熱血沸騰的感覺,他們好像就坐在那裡,不論你身居何職何位,富貴貧賤,叩首是最高禮儀,這已經不是鞠一個躬所能表達的情懷了!

在如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在城市化、城鎮化的推進中,物質生活水平正逐步提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作為主流朝着正確的方向邁進,我們在自覺抵制西方文化的侵蝕、改革傳統陋習的同時,應該更多推崇那些幾千年來根植於中華民族內心深處的傳統文化情結,那才是我們要真正展現、發揚的民族精神魅力!磕頭,並不一定都是什麼封建迷信,而是一項幾千年來農村的習俗,是對先祖的追思和感恩,是對親情的呼喚和感召,是對血脈的凝聚和傳承,無論時代如何發展,社會如何變化,那份初心和敬畏永遠不應改變,那份追根溯源、永不忘本的精神永遠不應改變![1]

作者簡介

鞏義勝,筆名、網名鐵石,七十年代初生於東平湖畔,濟南市作協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