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教堂裏的聖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教堂裏的聖母
圖片來自freeimages

教堂裏的聖母》(英語:Madonna in the ChurchThe Virgin in the Church)是早期尼德蘭[1] 畫家揚·范艾克所創作的一幅板上油畫。油畫可能於1438年至1440年期間完成,描繪了童貞女瑪利亞哥德式主教座堂抱著嬰孩耶穌。瑪利亞被奉為天上母后,配戴了一頂鑲滿珠寶的皇冠,抱著頑皮的幼年基督,他盯著她並緊抓著她紅色裙子的領口,在某種意義上使人聯想起13世紀埃萊莎聖像(《溫柔之聖母》)的拜占庭傳統。中殿後方拱門上的花窗格中刻的木雕上描繪了聖母瑪利亞的生活,而壁龕中的仿木雕像同樣以相同姿勢抱著嬰孩。歐文·潘諾夫斯基看到這幅油畫被創作得似乎畫板中的主要人物旨在使雕塑顯得逼真。在右邊的門口裏,兩個天使從讚美詩中演唱聖歌。跟其他拜占庭式聖母瑪利亞一樣,范艾克描繪了一個巨大的瑪麗亞,與她周圍環境相比不切實際地大。畫中可以仔細觀測到幾束光從主教座堂的窗戶傾瀉而出。它點亮了教堂內部,並在地上形成兩片光亮。這些光具有象徵意義,同時影射了瑪麗亞處女般純潔以及上帝超凡的同在。

大多數藝術歷史學家認為這幅油畫是拆卸雙聯畫的左翼,據推測其右翼是向上帝還願的肖像畫。1499年名家和揚·戈薩爾特創作的近當代摹本給其配對了截然不同的右邊畫像:其中一幅是奉獻人跪在建築內部;另一幅則設在戶外,在奉獻人的身旁有聖安東尼。兩位畫家都對范艾克的構圖作出巨大改動,而這些可能會讓畫像更加貼近當代風格,然而摹本曾被稱為「對原始概念如果沒有在美感上造成災難就是在精神上」。

《教堂裏的聖母》首次記載於1851年。從那以後,它的日期和歸屬一直在學者間爭論不休。它首先被認為是揚·范艾克的早期作品,而之後有一段時間被認為他哥哥休伯特·范·艾克的手筆,而現在絕對認為是揚的手筆,並相信為他的後期作品,展示了1430年代中期及以後的工作中使用的手法。油畫於1874年被柏林畫廊購入。它於1877年被偷,之後沒多久歸還,但失去了它原來有刻字的畫框,並從未被追回。如今《教堂裏的聖母》被廣泛認為是揚·范艾克最佳作品之一。米拉德·梅斯寫道它對於「光(的描繪)的壯麗和微妙之處在西方藝術從未被超越」。

歸屬和日期

畫作的歸屬反映了19和20世紀早期尼德蘭藝術學術研究的進展和趨勢。現在主要認為它約1438年至1440年完成,但仍然有爭論是早在1424年至1429年。跟都靈-米蘭時禱書Turin-Milan Hours)手抄本中數頁被認為是出自「Hand G」一樣,板上畫在1875年畫廊目錄和1911年藝術歷史學家喬治·胡林·德盧(Georges Hulin de Loo)被認為是出自休伯特·范·艾克手筆。作品出自休伯特的說法不再被認為可信,而如今相信是他的作品十分之少。這幅畫到1912年在博物館目錄已明確歸類為揚的手筆。

參考文獻

  1. 早期尼德蘭繪畫,artempe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