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教養的迷思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內容簡介

《教養的迷思》是喬治•米勒獎(美國心理學會頒予的傑出心理學作家獎)獲獎者朱迪斯•哈里斯的代表作。

斯蒂芬•平克、查理•芒格、梁文道等皆推薦過這位與眾不同的心理學作家。

傳統心理學觀點認為父母在對孩子的塑造中扮演着影響深遠的角色,但是朱迪斯•哈里斯質疑這個傳統觀念。

在《教養的迷思》一書中,朱迪斯•哈里斯用眾多的證據證明,在孩童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的影響力並沒有大家想象中的大,真正具有影響力的是孩童在家庭之外的同輩群體。

換句話說,雙親並不能教導孩子社會化,兒童的人格塑成主要受到他們的小夥伴以及家庭以外的經驗影響。專家們都是錯的!

為什麼移民的第二代說話口音是和同輩人相同,而不是和他們的父母相同?

在英國的早期上流社會,許多男孩生命中的前八年是和保姆在一起,接下來的十年是在寄宿學校生活,結果,言行舉止還是和他們的父親相似?

「教養的假設」不能解釋這些現象,但是哈里斯可以。

斯蒂芬•平克說,這本書徹底改變了他「對童年和兒童的看法」,並預測它將成為「心理學史上的一個轉折點」。

哈里斯提出的理論,將改變為人父母既有的形象。同時,哈里斯也對父母們提出了忠告:你什麼可以做,什麼無法做到。同時也將父母從「不能培育出自信、快樂、舉止得宜的孩子」的罪惡深淵中解救出來。

作者如此說:

1995年,我在《心理學評論》上發表了一篇論文,論文的開頭這樣寫道:

父母對孩子的人格發展有長久的影響嗎?

本文在考察了相關證據後得出的結論是:沒有。

事實上,我只是一個失業的大學教科書作者,以及兩個孩子的母親。

1997年,這篇論文獲得美國心理學會的「喬治•米勒獎」。上帝真幽默。37年前,我收到哈佛大學心理學系的一封信,信上說他們決定不授予我博士學位,因為他們認為我不夠格,簽名的正是心理學系當時的執行主席喬治•米勒。

1998年,《教養的迷思》出版了,它成了十多年來,有關兒童發展與人格的最為暢銷的心理學著作。斯蒂芬•平克說,這本書徹底改變了他「對童年和兒童的看法」,並預測它將成為「心理學史上的一個轉折點」。

本書的目的只有一個:

「專家們」是錯的,父母的教養並不能決定孩子的成長。

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讓撫養孩子這件事變得容易一些,讓家長的壓力小一點,但這個願望並沒有實現。家長們仍然沿用傳統文化中那種令人憂心的教養方式。我提出了一些善意的忠告,想讓家長們變得輕鬆起來,但他們卻完全置之不理,甚至連我自己的女兒也是那樣撫養孩子的。

但我又怎麼能指望,我可以影響自己的女兒呢?

作者簡介

朱迪斯•哈里斯(Judith Rich Harris,1938- )

美國知名的心理學家、作家。1997年獲美國心理學會頒予傑出心理學作家的喬治•米勒獎。撰寫過多本關於「兒童發展」的大學教科書、暢銷科普書籍,包括《基因或教養》以及這本《教養的迷思》。哈里斯是位獨立的研究者,於演化、社會、發展心理學等領域深耕多年,見解獨到。《教養的迷思》自出版以來,因其挑戰傳統認知的觀點,在學術界引起了巨大的震撼與迴響。

原文摘錄

孩子們同儕一起生活的環境決定。團體社會化最重要的時期是六歲到十二歲。住家環境、朋友同學的影響比父母的影響更大。 當同儕團體和父母有着一致的目標和價值觀時,青少年和他父母之間的摩擦最小。 金錢最重要的影響是決定他們所能居住的社區以及他們所能念的學校。沒有父親會有什麼差異呢,只是頻繁的搬家次數會影響孩子對家的情感。以及偏低的家庭收入會決定他們所居住的社區。 假如你偶爾發脾氣,打了你的小孩,你不見得就會造成他們什麼永久性的傷害,但是你可以傷害你跟他們之間的關係。假如你不公平,而且他們已經大到可以察覺到這一點的話,你會失去他們對你的尊敬。 基因。 把孩子培養成神童,最大的危險是他沒有同儕團體,他會失去跟其他同年齡孩子遊玩所培養出來的正常關係。 父母選擇孩子同儕的權力。事實上,你只要搬到一個不同的住宅區,或選擇一個不同的學校,你就可以改變孩子一生要走的路。 最後一個極端的解決方法,是在家自己教學。不過,除非你有好幾個孩子年齡都很相近,或是你鄰居或朋友的孩子可以跟他們一起玩,否則這種作法對青少年並沒有用,對小孩子來說也很冒險。雖然你這麼做是為了保護你的孩子不受學校中壞朋友的影響,但是你可能也會因而製造出一個不符合現代社會要求、但他以後卻要在外面這個世界生活的年輕人來。 自尊是一個人可以給他孩子的最寶貴的東西。 父母本來就是應該統御他們孩子的,他們本來就該掌管一切。但是現在父母對行使他們的權力非常猶疑,這個猶疑是專家加諸在父母身上的,這也使得父母無法很有效地治理家庭。 我們以為我們可以使孩子變成我們所要的人,但這完全是個錯覺。放棄吧!孩子不是一張空白的畫布,父母可以隨意在上面畫出他們的理想與夢想。 不要去管專家告訴你的話。愛你的孩子,因為孩子很可愛,而不是因為你認為他們需要愛;享受他們,儘可能地教導他們你所有的知識。放輕鬆點,他們將來會怎樣並不會反映出你對他們的照顧... 當行為遺傳學家研究人格時,他們讓被試在教室或實驗室里填寫問卷,他們發現被試的家庭對他們成年後的人格沒有影響。如果行為遺傳學家想要發現家庭環境效應的話,他們應該將被試帶到他們生長的環境中,對他們進行測試。但他們所證明的不是童年生長的環境對成年後人格的影響,而是情境的力量。 如果你不再回家了,那麼你在家中養成的人格可能會永遠消失。 大多數人還是會回家。當他們一踏入家門,聽到母親在廚房問:是你嗎,親愛的?」他們以為自己已經長大成人,但已經被拋棄的人格卻立刻回來找他們了。 在外面,他們是體面的成功人士,一且回到家中,坐在餐桌旁時,他們馬上就像過去一樣,開始爭吵和抱怨。難怪很多人不願意回家過節。

書評

人類人格特徵的形成,來自於先天遺傳和後天環境兩個方面。 爭辯性和攻擊性的人格多半來自於先天遺傳。 後天環境中,家庭環境的影響力遠遠不及社會影響力對人格形成的作用。兒童早期在家庭中習得的經驗,當他離開家庭到社會上後,可能會很輕易的拋棄。兒童可能在家庭和社會中,具有雙重人格。家裡稱王稱霸的小孩,在學校里可能是個溫順的小孩。兒童善於建構不同環境下使用的不同人格。

在傳統社會中,兄長帶着弟弟玩,統御年齡小的弟妹,是很正常的事情。小孩天生就不是平等相待的。

1-3歲的兒童開始學習模仿,並開始交朋友產生友誼。孩子的社會化主要發生在遊戲團體中,而非家庭中。兒童在3歲左右開始獨立自主階段,所以可以上幼兒園。 兒童的行為模式是模仿大一點的孩子的,他們會修剪自己的行為以便和團體一致。如果父母希望孩子吃某樣東西,威逼利誘都是沒用的,唯一有效的方法是把他放在喜歡吃這種食品的孩子裡,讓所有孩子吃給他看。團體意識影響孩子的人格形成。 小孩社會化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出自己是哪類人,屬於哪個團體,對於3歲孩子來說,最重要的區分是性別和年齡。 小學的6年,是最重要的6年,人的人格形成、社會化,都發生在這段時間。人類的團體意識開始起作用。關係(一對一的友誼)重要性遠不如團體的重要性。 早熟的和年齡大些的孩子,在團體中的地位相對高,有統御地位。長大了也更容易有自信心。幼年地位的高低對人格有長期的影響。個子小的孩子更容易在自尊心和自信心方面不足。 同伴的重要性遠勝於父母。沒有父母的孤兒,如果有同齡朋友的童年,長大後人格並不會出現異常。因為他們有彼此。 取笑是團體中最重要的武器,以便剔除團體中不受歡迎的行為。 父母將很小的嬰兒分床睡:在進化史上,狩獵的族群中嬰兒絕沒有單獨放在一邊的情形,因為到處會有危險,晚上的時候,嬰兒都是和母親睡在一起的。所以將4歲的小孩就睡到另外一間,是很不科學的。這樣的獨立培養方式不值得提倡。 童年時如果家庭沒有良好的溝通,有嚴酷虐待情況,則兒童不能將家庭和社會兩種情景的人格良好與家人分享,怕讓家人看到他在社會上的樣子,會導致多重人格的發生。

啟示:父母對於子女的影響,最重要的不是家庭的說教,社會和同伴對於人格的形成作用力更大。所以父母重要的是幫助子女選擇好的學校、選擇好的居住社區、選擇好的朋友。「孟母三遷」就是這個道理。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