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敵視

來自 網絡狐網 的圖片

敵視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dí shì,意思是:仇視,當成仇敵 看待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敵視 [1]

拼音 dí shì

釋義 仇視,當成仇敵看待

年代 1898年

釋義

仇視,當成仇敵看待。

出處

1898年 梁啓超譯《佳人奇遇》第十六回:"南人北人,互相敵視。"

例句

1903年 梁啓超《政治學大家伯倫知理之學說》二:"則是敵視此目的也。"

老舍 《四世同堂》五十:"這黑白兩門雖然互相敵視,可是也自然的互相尊敬,因為人總是一方面忌恨敵手,一方面又敬畏敵手的。"

巴金 《"友誼的海洋"》:"我認為不理解我,並不是對我的敵視。"

殷謙《殷謙雜文全集》:"中國的演藝圈或娛樂圈是以和為貴的,這裡總是強調主體之間的認知契合與精神知遇,而卻忽視了甚至是敵視彼此之間的認知差異和思想分歧,於是我們經常看到的情形就是攻乎異端的黨同伐異,在這樣的缺乏多元共處的包容性和自由度的環境裡,在這樣的敵視形成真正的對話的價值規範和交往原則的社會裡,真正批評的默無聲息甚至委頓墮落,實在是不難理解。我想,這樣的情勢不僅會扼殺批評的生機,甚至還必然要導致演員或藝人、導演的心靈生活的混亂和精神秩序的瓦解,所以我們還是需要正確的批評。"(殷謙·《殷謙雜文全集》)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