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故宮園林介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故宮園林介紹建福宮西花園建於清乾隆五年(1740年),位於故宮內廷西六宮的西北側,東為重華宮,南為建福宮,西、北兩面鄰接宮牆,其原址為明代的乾西四所、五所。因其主體建築為建福宮,故稱其為建福宮花園。又因該花園地處內廷西側,亦稱西花園,為帝後休憩、娛樂的場所。[1]

建福宮花園坐北朝南,東西長67米,南北長64米,占地面積3850平方米。以延春閣為中心,周圍散布有敬勝齋碧琳館、凝暉堂等建築。它們大小不一,高低錯落,內以遊廊相連,並配有山石樹木,虛實得當,堪稱融皇家園林與江南私家園林藝術特色於一體的佳作。而且它布局十分獨特,不像御花園、慈寧花園等故宮花園追求左右平衡對稱,因此在中國古代宮廷園林中占有特殊的地位。

園內是一個以靜怡軒、慧曜樓一組建築為主體的院落,甚為封閉、安謐。西邊以延春閣為主體建築,倚宮牆建有吉雲樓、敬勝齋、碧琳館、妙蓮華室和凝暉堂。它們不僅以富華、艷麗的建築立面遮蔽了平直的宮牆,而且在一片樓宇、花廊縱橫的空間裡襯托出延春閣的高聳和宏偉。延春閣的南邊,疊石為山,岩洞磴道,幽邃曲折,古木叢篁中,饒有林嵐佳趣。

建福宮西花園的建築形式,深得乾隆皇帝的喜愛,不僅為其作了大量詩賦,並將眾多自己喜愛的珍寶玩物存放此處,後來在決定興建乾隆花園時,還下令以建福宮花園作為藍本加以仿製。可惜在宣統皇帝溥儀搬出紫禁城的前夕,花園遭焚,僅剩下了蕙風亭和一片山石瓦礫。

慈寧宮花園位於內廷外西路慈寧宮西南,始建於明代,是明清太皇太后、皇太后及太妃嬪們遊憩、禮佛之處。花園中原有臨溪觀、咸若亭等建築,萬曆十一年(1583年)改名為臨溪亭、咸若館。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進行大規模改建,此後雖「頗有更動」,但花園總的規模和布局始終沒有大的變化。

花園南北長約130米,東西寬50米,總占地面積6800平方米。園中僅有建築11座,占地不到總面積的五分之一,集中於花園北部,南部則地勢平坦開闊,蒔花種樹,疊石壘池,意在使太后、太妃嬪們不費跋涉之勞而得山林之趣。

花園入口攬勝門設在東牆,為一樸素的隨牆門。進門北望,主殿為咸若館,面闊5間,前出抱廈,黃琉璃瓦頂。館前有花壇一座,東西兩側有寶相樓和吉雲樓,館後正北為慈蔭樓。三座樓形制相近,皆為兩層,覆綠琉璃瓦黃剪邊卷棚歇山頂,成「凵」形環抱咸若館。慈蔭樓底層東梢間開一小門,與慈寧宮前廣場相通。寶相樓和吉雲樓正南各有小院一座,名為含清齋、延壽堂,是乾隆皇帝侍奉皇太后湯藥之處,亦為苫次之所。院中主體建築為灰瓦三卷勾連搭卷棚頂,素雅新穎。

花園南部有一東西窄長的矩形水池,當中橫跨漢白玉石橋,橋上建亭一座,名曰臨溪亭,北與咸若館相對。亭的東西兩側原有翠芳亭、綠雲亭,現為面闊5間的廡房各1座。花園的東南、西南兩隅原各有井亭1座,綠雲亭內流杯渠之水即從東南井內引出。臨溪亭南花壇,高1米,6.5米見方,須彌座式,與北花壇相對稱。再向南繞過太湖石疊山,即為花園的南入口。

慈寧宮花園由於受禮制、宗法、風水等多種因素制約,建築按照主次相輔、左右對稱的格局安排,布局規整嚴謹卻略顯單調,主要依靠內部精巧的裝修和院落中的水池、山石以及品種繁多的花木來烘托濃厚的園林氣氛。園中樹木以松柏為主,間有梧桐、銀杏、玉蘭、丁香,集中分布在咸若館前和臨溪亭周圍,花壇中則密植牡丹、芍藥。其春華秋實,晨昏四季,各有不同的情趣。在禮制森嚴的紫禁城中,慈寧宮花園是唯一能令前代后妃們尋得心靈慰藉的輕鬆所在。

寧壽宮花園(後稱乾隆花園)位於北京故宮寧壽宮區的西北角,建於乾隆三十六年到四十一年(1771—1776年),共用六年時間才完成。花園南北長160米,東西寬37米,占地面積5920平方米,建築布局精巧,組合得體,是宮廷花園的典範之作。花園分為四進院落,結構緊湊、靈活,空間轉換,曲直相間,氣氛各異。

花園中的主要建築物有古華軒、旭輝亭、抑齋、遂初堂、竹香館、萃賞樓、延趣樓、三友軒、聳秀亭、碧螺亭、符望閣、玉粹軒、倦勤齋等。園內共有建築物二十幾座,類型豐富,大小相襯,因地制宜,在平面和立面上採用了非對稱的處理,在制度嚴謹的禁宮之中,尤其顯得靈巧、新穎。

園內主體建築古華軒,坐北居中,山石亭台,構成一個自然院落。西面禊賞亭抱廈中設「流杯渠」,仿王羲之蘭亭曲水流觴,頗有雅趣。遂初堂是典型的三合院,垂花門內,僅立幾塊湖石為景,環境幽雅別致。粹賞樓為卷棚歇山頂的兩層樓,滿院山石;聳秀亭居高臨下,挺拔秀麗;三友軒深藏山塢。最後一進,居中為園內最為崇高、華美的符望閣,以整座山石圍其前院,又用廡廊聯繫閣後齋館,形成不同的景致和趣味。符望閣前山主峰上有碧螺亭,是個五柱五脊梅花形小亭,形狀別致,圖案全用梅花,且色彩豐富,是極少見的亭式建築。

花園內的樓閣軒堂,不但在外觀上富麗堂皇,而且室內裝修也極為講究。花罩隔扇都用鏤雕、鑲嵌工藝。符望閣內裝修以掐絲琺瑯為主,延趣樓的嵌瓷片,粹賞樓的嵌畫琺瑯,都有很高的工藝水準。三友軒內月亮門以竹編為地,紫藤雕梅,染玉作梅花、竹葉,象徵歲寒三友。倦勤齋的裝修更精,掛檐以竹絲編嵌,鑲玉件,四周群板雕百鹿圖,隔扇心用雙面透繡,處處精工細雕,令人嘆為觀止。

寧壽宮花園布局得體,山石樹木、亭台樓閣經營有序。屋頂類型力求變化,色彩豐富,有黃、綠、藍、紫、翠藍等色,梁枋彩繪大量使用了金線蘇式彩畫。中軸線布置有變化,後半部軸線略東移。總觀全園,其疊山的選石與疊置技巧,花木的藝術形象與配置,文化內涵的充實等等,均稱得上是皇家園林小巧玲瓏、精湛華麗的不朽之作。整座花園既有私家園林玲瓏秀巧的風貌,又與皇宮華貴富麗的氛圍相協調。[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