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故鄉的山秀了(馬進思)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故鄉的山秀了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故鄉的山秀了中國當代作家馬進思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故鄉的山秀了

八月,有事,匆匆回了趟故鄉

沒想到的是,故鄉的山變得清秀起來。如果說,記憶中故鄉的山有些蒼老荒涼外,那麼現在,則變得豐腴妖嬈,讓人痴迷。

村子也已遠離了破舊和凌亂。家家紅磚青瓦的房屋,蓋得很有氣派。房脊上特意用瓦片做成麥穗、蓮花,或是塑幾羽栩栩如生的鴿子,更增添了房子的藝術美。一條原本狹窄的村道,完全被平坦潔淨的水泥路替代。路兩邊砌修的花牆裡,那些嬌艷的燈盞花、雞冠紅,在淡淡的花香中爭奇鬥妍。

村後的山,已不僅僅是清秀,竟有了堆翠疊綠的蔥鬱,給人「濃妝淡抹總相宜」的韻律。

地處黃土高原的故鄉,原本山大溝深。小時候常乾的活兒,就是在山上放羊。那時的山上,光禿禿是本色,有草,很短。有花,很小。雖然都有些「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的自信。但給人更多的感覺是「遙看無草近卻有。」山勢,看上去,既遠離了巍峨,也找不到奇峻。而更像是重疊摞起的巨形饅頭,高高低低的錯落,連綿不斷的延伸。

至于山的那邊到底是什麼,自己一度也很好奇。

有次,自己爬到山的最高處,發現山兩邊的風景類似。都是那縱橫交錯或深或淺的溝壑,蜿蜒縈繞或隱或顯的山路,散落分布或散或聚的人家。也有同樣的山坡,樹林,或幾棵孤零零的樹。只是那邊有一壩水,遠遠看去,跟鏡子一樣明亮。

放羊最悠閒的是躺在山樑上,任太陽曬着,懶洋洋的,舒服;任羊在山坡上,像雲似的,隨意遊走,悠閒。直到聽見有人大聲吆喝,才慌慌張張的站起來,發愣在那裡,有些茫然的尋找着羊只。等聽清楚有人大聲的喊罵,才看見羊只不知啥時已溜到了別人家的地頭,正貪婪的吃着地里的洋芋葉子或高粱。這時自己什麼都顧不上了,一溜煙的跑到地邊,揮舞着鞭子,將羊只轟趕出來。可有的羊在一轟而散的過程中,還不忘趁機偷吃一口。

這時不遠處吆喝的大人無論罵得多麼難聽,自己只要不出聲,把羊趕走,就沒事了。若是犟嘴,說不定就會讓他氣極敗壞的趕過來,踢你幾腳或搧你幾巴掌。若是回家告訴了父母,不僅得不到同情,甚至還會招來更重的巴掌。誰讓你幹事不專心呢。

把羊趕到山樑上,暗暗為大人沒有追過來而慶幸。重又躺在山樑上,靜靜的望着藍藍的天空,看着一朵朵悠閒的雲,變化成各種各樣的圖案。這時只要你所能想到的,幾乎都能找到。有奔跑的馬,跳躍的小鹿,撒歡的狗,追趕的獅子;有「松下問童子」,「獨釣寒江雪」;有「門泊東吳萬里船」,有「千樹萬樹梨花開」;有「綠楊陰裏白沙堤」,有「聽去蛙聲一片」,還有「兩隻黃鸝鳴翠柳」……變幻無窮的的雲朵,會讓你陶醉其中,天馬行空的想象。

雲朵背後的藍,是自己多年以後,在城市裡最懷念和渴望見到的藍。這種藍,沒有摻雜一絲的雜質,不是沾染了別的色彩或是被蒙上一層薄紗似,給人一種不純粹,不透亮,不清澈,有些朦朧感覺的藍。而是通透明亮,像純淨寶石的藍。它沒有一粒的塵埃,能潔淨的鑲嵌在你的心裡。

看着天空,望着雲。自己最羨慕的就是鳥雀,想象着如果也能像它們一樣,安上一對翅膀。在空中輕盈而自由的飛高飛遠,看到山外更美麗的風景,那該多好啊!。

其實村後的山上也有樹。還有成片的杏樹林,白楊樹。在溝壑的邊上或溝底的邊上,栽種着婆娑的柳樹或是榆樹,但比較少。

村子的房前屋後樹相對多點兒。自己最喜歡的,是坐樹下聽乘涼的大人,講着遙遠或鬼狐的故事;或是幾個孩子在樹下樂此不疲的玩着抓石子的遊戲。最快樂的,是春天爬上高大的榆樹,捋下一串串金黃的榆錢兒,在炫耀中品嘗着那種細嫩而微甜的味道。或是折根柔嫩的柳枝,擰動柳枝,讓枝和皮脫離,小心翼翼的抽出枝,做成大小粗細不一的柳笛,驚喜的吹響。那時村子的上空,時常除去裊裊炊煙飄散外,就是清亮悅耳的柳笛聲。

這次回家,見到了上小學時的牛老師。佝僂的身子和花白的頭髮,早已失去了記憶中的威嚴。他每天和村里幾個老人吵吵嚷嚷下棋,好像成了他生活最大的樂趣。我在看他靜靜下棋的過程中,

眼前老是浮現出記憶中的他。那時牛老師走路老背着手,手裡老攥着根柳條。他會在你無法預料的時間或地點,柳條或輕或重的落在你身上。當你驚詫看到,他那始終笑眯眯的眼神或是轉瞬間的凌利,總會指出你做題和貪玩過程中的不當之處或錯誤。

印象最深的是,在山坡的校園的中間有一片杏樹,每當春天花開時,這裡成了蜜蜂和蝴蝶的樂園,馥郁的花香自由瀰漫在校園。同學們真正喜歡的是杏子快成熟時。往往在這個時間段,老師輪流值守,看着杏子,不讓學生偷摘。其他幾位老師若看見學生偷着摘杏,睜隻眼閉隻眼,裝着沒看見或是大聲的故意咳嗽兩聲,予以提醒。只有牛老師是真管。有次,學生見他出校門了,一個個歡呼雀躍,都跑向了杏樹林。有的很快爬上了樹杈,有的還正使勁的向樹上爬。可能是太於專注吧,牛老師是什麼時間來的,誰都沒有看見。隨着一聲喝斥,大家都有些嚇傻了。只見牛老師拿着柳條,繞樹轉圈。他要求樹上的學生誰都不要動,就保持當下的姿態。好在那時,自己已站在樹杈上,相對比較輕鬆。最難受的,是有幾個學生正爬在樹杆上,不上不下,只能緊緊的抱着樹。有一個調皮的孩子沒聽話,剛溜下了樹,牛老師就揮着柳條趕到跟前,讓他重新爬樹。孩子勁小,沒一會兒,爬在樹上的幾個孩子就累的汗流浹背。牛老師見有些學生實在撐不住了,才讓下來。站到地上時,都感覺到腳和手是麻的。從那以來,只要是牛老師值班,再沒有一個學生去摘杏了。

幾年後,那片杏樹林隨着學校的搬遷,就如同山上其它有樹一樣,都讓人砍走了。現在殘存的唯有幾堵坍塌的土牆。校園,已成了莊稼地,那裡的時光和快樂,只能留給了記憶和感嘆。

記得村後山上的樹,有白楊,有柳樹,更多的是一叢一叢的紅柳。那時村子裡的很多老人到秋天了去割紅柳,然後扛回家裡,編成各種各樣的筐子或背簍。有的不僅給自家編,還給別人家編。編的不好看的,留着自家用。編的好看的,就挑到集市上,賣了,掙幾個零花錢。隨着時間的推移。村子裡筐簍編的好的,就集中在了兩三個人身上。自然,他們手裡的活兒也就接連不斷。有的甚至整整一年的時間裡,都在忙着編筐簍。

也不知從什麼時間起,因誰而起,山上的樹讓人砍的稀稀拉拉的。有的人家甚至去刨樹根了,拉回家當劈柴燒;有的人家就趕着牛,扛着犁。把砍完樹的地耕成自家的田地,種上洋芋或蕎麥。每當洋芋或蕎麥花開時,山坡會成一片絢麗的雲,短暫的留在山樑上。只是在冬天,山會變得光禿禿的,甚是難看。若是有雪,山還被裝點的有些風韻,甚至有時能給人氣勢磅礴的感覺。但更多的時間,呈現在眼前的是一種瘦骨嶙峋的感覺。當寒風呼嘯着吹過時,山樑上常常捲起一團一團的土霧。有人說,好土都跟風跑了,山坡還能好嗎?

我也在想,當時怎麼會沒有人制止呢?後來我從書上看到心理學家菲利普·津巴多講過一個故事。說如果有人打壞了一幢建築物的窗戶玻璃。而這扇窗戶又得不到維修,別人就會縱容去打爛更多的窗戶。久而久之,這些破窗戶就給人造成一種無序的感覺。

這就是著名的破窗效應。

我不知道,誰是第一個砍山上的樹的,也許正是他的開頭。讓這座山,失去了一棵一棵的樹,一根一根草。也許誰都不會承認是自己讓這座山失去了樹和草的庇護,失去了綠色,但誰又能說,這座山砍的破爛不堪,又跟自己一點兒關係都沒有呢?

山上一片不大的林子,曾給過我很多美好的記憶。給牛羊割草時,這裡的草長的最長!雨後,大人會領着我們在林子裡尋找蘑菇,或是去撿拾一種叫地軟的藻類植物,拿回家後。母親洗乾淨了,切碎,和洋芋丁摻在一起,給我們包包子吃。後來我把蘑菇和肉味,地軟和木耳進行對比的最初認識,就來自這片山上的林子。

在夏天時,我們幾個孩子會爬在山上的林子裡找一種紅色的,有小拇指大的小的甜甜的,酸酸的,叫瓢的果實吃。多年以後,見到草莓的時候,我才知道,我們吃的,其實就是野草莓。還有野蔥或小野韭菜,我們會拔來洗乾淨了就着饅頭吃。

村後的山,也是我上小學時,師生共同爬山的一處好去處。那時爬山,是全校學生統一爬。先在山腳下和半山腰各擺下幾面鼓。從山腳到山樑,每隔幾百米,就站着一提鑼的老師。山腳下校長吹哨,要求所要學生做好準備。當鼓槌敲響,每班學生跟着自己班的紅旗,向山樑上跑。鼓不停,人不能停。當老師鼓停,鑼響時,學生都得停下來,誰也不能走。在歇息幾分鐘後,鼓槌再起,大家又爭先恐後的向山樑上跑,依次交替進行。那個班最先跑到山頂,把紅旗插在山樑的最高處,那個班就是冠軍。同時,老師早在山樑上的草叢裡,土塊下,甚至田鼠的洞口,藏匿了從工兵到司令名稱的各個紙條。每個紙條上都有相應的分數,哪個班找到的多,依照分數相加,分數最高的班級,就是冠軍。誰找到了司令的紙條,也是冠軍。那一天,鼓聲,鑼聲,歡笑聲,吶喊聲久久在山樑上空迴蕩。

後來隨着上學和家的搬離。離老家越來越遠。前幾年回家走親戚。發現這座山被推成了梯田。聽親戚說。村里人在種了幾年糧食後,發現收成越來越薄。有時春天辛辛苦苦的種上,到秋天連籽種都收不回來。很多人也就不種地了,山坡又撂荒地了。原因是地貧,天旱。即使下點雨,因是坡地,不僅雨水留不住,捎帶着把肥土也沖走了,地變得越來越貧瘠了。地窮不留人啊!年輕人覺得種地沒啥出息,都跑城裡打工去了。這幾年縣上在進行小流域治理。把這兒作為一個典型進行示範。先是牛羊圈養,現在又把山地推成梯田,這樣就能把雨水留住,防止水土流失,還加大了植樹種草的力度。抬手看去,梯田若帶子似的纏繞着山頭,草色青青。頭頂沒變的還是那如洗的藍和悠然飄飛的雲朵。

這次回家,看到山上的梯田也不種糧食了。親戚說,現在村後這座山和別處的山地都退耕還林還草了,糧食只在川地里種。山上的樹草也都承包個人了,每月根據自己護養林草的情況,鎮裡給予補助。現在有的人家在林草地里套種了藥材,在技術和收購方面,鎮裡有專門負責的人,現在收入比單純種糧食高多了。

村里,也幾座山上,正規劃着一片千畝杏林。

忽然冒出「青山綠水浩然歸」句子。是誰寫的自己忘了。不過我在本地理志里記載,故鄉,原本是很多王朝「水草豐茂」的牧地。[1]

作者簡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