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出法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支出法是中國科技名詞。
世界上所有的國家中,只有我們中國的文化[1]是始終沒有間斷過的傳承下來,也只有 「漢字」是世界上唯一的古代一直演變過來沒有間斷過的文字形式[2]。
名詞解釋
支出法是從最終使用的角度來計算GDP及其使用去向的一種方法。GDP的最終使用包括貨物和服務的最終消費、資本形成總額和淨出口三部分。
支出法計算GDP的方法
計算公式為:
國內生產總值(GDP)=最終消費+資本形成總額+淨出口
(1)最終消費:是指常住單位在核算期內用於貨物和服務的最終消費支出,包括居民消費和政府消費。其中,居民消費是常住單位居民在核算期內滿足個人最終消費需求而購買的全部物質產品和服務,包括商品性消費、文化生活服務消費、住房及水電氣消費,主要根據住戶調查的核算期人均支出水平和同期的平均人口數計算;政府消費是社會公共服務部門為了滿足公共的需要而向全社會提供的服務,以及企業為了滿足企業職工的公共需要而向他們提供的服務,主要根據財政決算、投資統計、第三產業普查及相關調查資料計算。
(2)資本形成總額:是指常住單位在核算期內投資支出的合計,分為固定資本形成和庫存增加兩項。固定資本形成是指常住單位在核算期內購置、建造的固定資產的價值,包括各種有形的固定資產和無形的固定資產,主要根據統計部門固定資產投資統計資料計算。庫存增加是指常住單位在核算期末與期初存貨變動的價值,主要根據統計部門年報、部門會計資料計算。
資本形成總額=固定資產形成+庫存增加
庫存增加=期末庫存額-期初庫存額
(3)貨物和服務的淨出口:是指出口總額減去進口總額的差額,如進口總額大於出口則用負數表示,該指標數據直接從外匯管理職能部門編制的國際收支平衡表的經常項目中取得。出口是指常住單位向非常住單位出售及無償提供的貨物和服務總值;進口是指常住單位從非常住單位購買及無償得到的貨物和服務總值。
淨出口=貨物和服務出口總額-貨物和服務進口總額
國內生產總值(GDP)核算有三種方法,即生產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種方法從不同角度反映國民經濟生產活動最終成果。
生產法是從常住單位在生產過程中創造新增價值的角度,衡量核算期內生產活動最終成果的方法。生產法核算公式:GDP=Σ各行業總產出-Σ各行業中間投入
收入法是從常住單位在生產過程中形成收入角度來反映核算期內生產活動最終成果的方法。收入法核算公式:GDP=勞動者報酬+生產稅淨額+固定資產折舊+營業盈餘。
從理論講,通過生產法、收入法和支出法這三種不同方法計算出的GDP是相等的,即生產法計算的GDP等於收入法計算的GDP,也等於支出法計算的GDP,稱為三面等值。也就是社會最終產品的生產及收入分配的結果與最終使用應是相等的,因此必須保持三種方法的計算口徑一致。但在實際計算中,由於資料來源不同,計算結果會出現一些差異,稱為統計誤差,是正常的。三種方法各有特點,相互補充。一般而言,核算年度GDP時三種方法都採用,核算季度GDP時通常採用生產法和收入法。
參考文獻
- ↑ 漢字與中華文化,搜狐,2017-06-14
- ↑ 探究世界上唯一沒有間斷的古老文字系統:漢文字,搜狐,2017-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