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擂鼓瓮金錘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擂鼓瓮金錘

擂鼓瓮金錘,為四猛八大錘之首,四猛八大錘一般為四名分別使用金銀銅鐵四種錘為兵器的武將的並稱,是袍帶評書或演義小說中常見的人物名號。金銀銅鐵四樣寶貝,每個都有比較響亮的名頭。

常見的是擂鼓瓮金錘、八棱梅花亮銀錘、熟銅倭瓜錘、鑌鐵軋油錘。其中銅鐵兩種錘的叫法一般各有不同,但金錘叫擂鼓瓮金錘,銀錘叫八棱梅花亮銀錘一般是雷打不動的。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擂鼓瓮金錘

年代; 隋唐

所屬; 四猛八大錘之首

重量; 320斤

所有者; 馬援、李元霸、薛葵、完顏金蟬子

用途; 兵器

材質; 金

簡介

擂鼓瓮金錘在隋唐中是西府趙王李元霸的心愛兵器,擂鼓瓮金錘是東漢末年驃騎將軍馬超的先祖,東漢初年伏波將軍馬援使的。共重320斤。

擂鼓瓮金錘在其他評書作品和民間傳說、演義中也是時有出現,一般都是最強一級武將的兵器。

出處

大致總結如下:

劉秀傳:

第一金錘將馬援(擂鼓瓮金錘)

隋唐傳:

第一金錘將李元霸(擂鼓瓮金錘)

薛剛反唐:

第一金錘將薛葵(擂鼓瓮金錘)

楊士瀚掃北:

第一金錘將楊士瀚(擂鼓瓮金錘)

新岳飛傳、說岳:

第一金錘將完顏金彈子(擂鼓瓮金錘)

大明英烈傳:

第一金錘將沐英(擂鼓瓮金錘)

相關人物

李元霸; 李元霸是清代小說《說唐演義全傳》和眾多評書中的人物,其歷史原型為李玄霸(599年-614年),字大德,唐高祖李淵第三子(注:《說唐演義全傳》等小說稱他為李淵第四子,這與史實不符),母竇皇后。隋朝大業十年(614年)英年早逝,得年十六,被唐高祖李淵追封為衛王,後世因避諱清康熙帝玄燁名改稱為李元霸

完顏金彈子; 完顏金彈子,《說岳全傳》人物,金太祖完顏阿骨打之孫,粘罕第二子。金國頭號猛將,體態威猛,力大無窮,有萬夫不當之勇。牛頭山連敗岳家軍數名猛將逼得岳飛高掛免戰牌,與岳雲大戰八十回合幾近戰敗岳雲,最終因誤以為叔父呼喚轉頭而被岳雲砸中肩膀所殺。

薛葵; 《說唐後傳》之續書《說唐三傳》、《反唐演義全傳》中的人物。"四猛八大錘"之第一將金錘將。 薛剛清明節進京上墳插柳,時薛剛妻紀鸞英身懷六甲,薛剛遂指葵花為名,說如果生女名字由紀鸞英來取,如果生男就取名薛葵。

薛葵為薛剛長子,亦為反武陣營中的第一猛將。其最為人稱道的故事就是"薛葵錘震午朝門"。薛剛起兵反武,兵過成都後,武則天想使薛剛無主可保不能滅武興唐,便派張天佐去到房州施計把廬陵王誆進了京城,要在午門斬殺。聞訊趕往西京的薛姣、薛葵,藉機潛入皇城,大鬧京都,劫了法場,救出李顯,薛葵金錘怒砸了午朝門,而後安全撤退。後來,這個故事被編為著名的京劇曲目不斷傳唱,廣受人們喜愛。[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