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母耳記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撒母耳記上是聖經全書的第9冊,原來和撒母耳記下是同一冊,後來分為兩冊。
在耶穌時代,沒有天主教這回事,耶穌升天后,聖靈降臨,教會出現了,以後一直都稱為教會[1]。一直到主後三世紀末,教會組織受羅馬政治法律的影響,形成了羅馬大公教,後稱羅馬教,1054年才稱天主教。因此天主教又稱「羅馬天主教」[2]。
簡介
撒母耳記上將以色列四位領袖的生平分別作出完整或部分的介紹,他們分別是:大祭司以利、預言者撒母耳、首任君王掃羅及受膏作第二任君王的大衛。
以利的管理與幼年的撒母耳
(覆蓋《撒母耳記上》第1章第1節參-《撒母耳記上》第4章第22節參)經文開首談及利未人以利加拿的愛妻哈拿。以利加拿的另一個妻子毗尼拿因哈拿無兒無女而譏笑她。這家人每年都前往安放耶和華的約櫃的示羅去敬拜上帝。哈拿趁機會懇切祈求耶和華賜她一個兒子。她許願若生下兒子,就必把他歸與耶和華,終身事奉他。上帝應允了她的禱告,使她懷孕生子,生下撒母耳。哈拿待孩子斷了奶便把他帶往耶和華的殿,交給大祭司以利撫養,「歸與耶和華」。(《撒母耳記上》第1章第28節參)哈拿於是滿心喜樂地作了一首歌,感謝讚美耶和華。那孩子遂「在祭司以利面前事奉耶和華」。(《撒母耳記上》第2章第11節參)
以利的情況不佳。他年紀老邁,兩個兒子胡作非為,「不認識耶和華」。(《撒母耳記上》第2章第12節參)他們濫用祭司的職權貪取祭物,又與婦人苟合行淫。以利沒有糾正他們。故此,耶和華的不利判決臨到以利家,並警告說:「你家中沒有一個老年人,」他的兩個兒子必於同一日死去。後來上帝差撒母耳把一個令聽見的人耳鳴的判決信息帶給以利。這樣,年輕的撒母耳遂奉派在以色列中作預言者。(《撒母耳記上》第3章第1節參,《撒母耳記上》第3章第11節參)
後來,耶和華興起非利士人作他的行刑工具。以色列人爭戰失利,百姓高聲呼叫,要將約櫃從示羅抬到營中。非利士人聽見呼叫的聲音,並且獲悉約櫃已到了以色列人的營中,於是齊心一意振作起來,結果他們大大擊敗以色列人。約櫃被擄去,以利的兩個兒子亦被殺。以利憂心如焚,聆聽報告。報信的人一提到上帝的約櫃,以利就從位上往後跌倒,折斷頸項而死。這樣,他的40年管理亦隨之結束。聖經記載說,「榮耀[已]離開以色列,」因為約櫃代表耶和華與他的百姓同在。
視頻
撒母耳記上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天主教、東正教和新教的千年恩怨,權力鬥爭一點都不輸政治,搜狐,2017-12-30
- ↑ 天主教和基督教的區別在哪裡,搜狐,2020-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