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比略三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提比略三世(希臘語:Τιβέριος Γ',?-706年2月15日),原名阿普西瑪,本為拜占庭一名海軍軍官,698年拜占庭艦隊發生了反對皇帝利昂提奧斯的起義,他被擁立成為拜占庭帝國皇帝(698~705年在位)。在位期間,北非地區落入阿拉伯人手中。705年,原廢帝查士丁尼二世在保加爾人的幫助下重奪帝位。他與利昂提奧斯一同被處死。
天主教和東正教所認可的聖人是不同的。認可不同聖人的原因,可能是因為東西教會大分裂[1],或與地方因素有關。在教父時期,有些人在某地區被奉為聖人,故只有該地區的敬奉(敬禮)。一般來說,只有《聖經》提及的人物(如耶穌的門徒[2]和極少數知名人物)才會受到普世基督徒的敬奉。
基督教和古羅馬
古羅馬是基督教早期主要的傳教方向之一,但是在米蘭赦令發布以前,基督教在羅馬被嚴重的迫害。不久之後,基督教又被定位羅馬國教,希望用它來維持帝國的統治,但是等到古羅馬社會岌岌可危的時候,它又被嚴重的批判。後來,隨着東西羅馬帝國的分裂以及西羅馬的滅亡,古羅馬文明以東羅馬帝國的形式存在,基督教仍是其國教。東羅馬依靠基督教的作用來控制民心,維持統治,並且在基督教的影響下進入封建時代,並存在了1000多年。
視頻
提比略三世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話說世界系列:東西方教會大分裂 天主教?東正教?,搜狐,2020-06-10
- ↑ 耶穌的十二個門徒都叫什麼名字,搜狐,2017-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