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探秘神秘飄渺的「萬山之祖」崑崙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崑崙山

來自網絡的圖片

探秘神秘飄渺的「萬山之祖」崑崙山崑崙山是中國人最熟悉的山脈之一,關於崑崙山的範圍有多種說法,但無論哪種說法,崑崙山都是高大無比、進入了冰雪圈的巨大山系。[1]

享有萬山之祖」美譽的崑崙山西起帕米爾高原東部,沿塔里木盆地西南緣、南緣和柴達木盆地南緣向東延伸,至青海湖西南的鄂拉山斷層為止,全長2500餘公里,由昆蓋山、公格爾山、慕士塔格山、塔西土魯克山、阿尕孜山、康西瓦北山、喀拉塔格山、喀拉塔什山、烏斯騰塔格山、阿克塔格山、木孜塔格山、阿爾格山、馬蘭山、大雪峰、西沙松烏拉山、沙松烏拉山、博卡雷克塔格山、唐格烏拉山、布爾汗布達山、布青山等大小山脈綿延連接而成。

鄰近的喀喇崑崙山、阿爾金山、祁連山、可可西里山和巴顏喀拉山則不能歸入崑崙山脈的範疇,因為它們在形成年代和構造作用上與崑崙山有明顯的差異。

古崑崙山隆起於距今2.5億年左右的中生代三疊紀,其中西崑侖的隆升是由塔里木盆地和南面的一系列小地塊碰撞導致的,東崑崙則是南半球古岡瓦納大陸的一個離散小陸塊與柴達木陸塊拼接的結果。板塊碰撞產生的擠壓使東西崑侖不斷向上抬升,由於受地表風化作用的影響,最初隆起的山石早已被剝蝕殆盡,而我們今天看到的巍巍崑崙只不過是最近300萬年的隆升產物。

雖然東西崑侖不是同一次碰撞產生的結果,但是它們的形成時間相同,走向也基本相同,而且都是典型的單面山,即北面是低矮的盆地,南面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所以我們通常把它們歸為同一條山脈。

還有一些學者提出,把包括阿爾金山祁連山在內的崑崙山附近山脈都算進崑崙山系,再向東延伸,把中國中部的秦嶺、大別山脈也都囊括進來,重新命名為「中央造山帶」或「秦祁昆造山帶」。

由於祁連山與阿爾金山形成於古生代,而秦嶺、大別山是中國北部的中朝板塊和南部的揚子板塊碰撞的結果,與崑崙山碰撞帶的構造作用完全不同,它們之間也並不直接相連。因此,從地質演化的角度來看,不應該將它們歸併成一條所謂的複合造山帶或碰撞帶。不過,在地理學上,僅就現代的宏觀地形區劃特徵來看,可將它們籠統地稱為中國中部的「中央山系」。

我們經常在神話傳說中看到"崑崙山 "的存在,印象中的崑崙山是座非常神秘的山脈,有修道的仙人,未知的奇獸。崑崙山又可稱為崑崙虛、崑崙丘。是萬千之祖,人文始祖的王都。

一、崑崙山在哪裡呢?

山海經·大荒西經》記載:「西海之南,流沙之濱,赤水之後,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崑崙之丘。

《山海經·海內西經》記載:「海內崑崙之虛,在西北,帝之下都。崑崙之虛,方八百里,高萬仞

古代典籍中的崑崙丘位於古冀州,因山體呈碗狀又稱宛丘;因傲立於群山,像一個柱子通向天空又稱天柱;因對應北斗星,又稱璇璣玉衡;因傳為天帝下都,並盛產玉石又稱玉京山。

二、崑崙四靈

四靈

戴聖《禮記·禮運》:「麟、鳳、龜、龍,謂之四靈。」

崑崙丘四靈神獸是中華大道風水形成的源頭。有崑崙丘(龍)、鰲背山(龜)、鳳凰嶺(鳳)、不周山(虎)組成四靈。

三、崑崙神話

1.盤古開天地

盤古

東漢許慎謂:「墟:『大丘也。崑崙丘謂之崑崙墟。古者九夫為井,四井為邑,四邑為丘,丘謂之墟。…《說文解字·丘》謂:「丘,土之高也。非人所為也。……一日四方高,中央下為丘。」

2.伏羲創龍圖

伏羲於崑崙丘王天下,考察星象推演出太極八卦;晨考日出造六峜,制定出八個節氣,並由此指導農耕;又制定婚喪之禮;建立太皞部落;將古人從蒙昧推進文明的行列,是中華文明的人文始祖。

3.蚩尤認祖宗

蚩尤

蚩尤帶領自己的部落征服其他越來越多的部落,勢力越來越大,因為他心中一直對崑崙有嚮往,想到崑崙認祖,於是就紮根於崑崙丘,同時加強於各個部落的聯繫,發展自己的勢力,得到了故冶銅鑄器的技術和支持,武裝作戰部落。使自己終於強大,有了與黃帝爭鋒的資本。

當然了,使崑崙山神話的重要推手是《山海經》—中國奇異傳說錄。書中有大量有關崑崙丘的記載,使後人對其充滿嚮往。如:屈原《楚辭·天問》曰:「崑崙懸圃,其尻安在?增城九重,其高几里?四方之門,其誰從焉?西北辟啟,何氣通焉?」

列禦寇《列子·周穆王》曰:「天子升於崑崙之丘……先王所謂懸圃。」

東方朔《神異經·中荒經》謂:「崑崙之山(丘)……圍三千里,周圓如削。」

有關崑崙山的傳說很多,大多能引起人們無限想象,我相信關於它的傳說不會只限於現在,將來,將會有更多的故事,更多的猜想。[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