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排放濃度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排放濃度

排放濃度排放的廢液中所含污染物的濃度。以mg/l計,對於含油污水系指含油量,對於生活污水系指生化需氧量、 懸浮物和大腸菌群的數量。

簡介

鹽池工業園在整合優化過程中,不僅未落實重要生態功能區限制開發和自治區「每個開發區原則上不超過3個區塊」的要求,而且在保留原有5個區塊同時,2020年又新建一個與青山區塊同屬石膏加工產業的大水坑區塊,增加面積約53公頃,大水坑區塊石膏加工產業的擴張增加了附近地區石膏礦露天開採規模,對當地草原生態系統的破壞加大。同一開發區不同區塊之間最遠距離46公里,不符合國家主體功能區規劃和自治區整合優化形成集聚集約發展格局的要求。其中,寧夏鹽池縣廣源礦業有限公司燃煤鍋爐除塵效果差,煙氣顆粒物排放濃度達3257毫克/立方米,超《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40倍;寧夏寧鄂石膏有限公司、鹽池縣銀石石膏建材有限公司煙氣治理設施建設和運行管理不到位,大氣污染嚴重,寧鄂公司迴轉窯煙氣顆粒物和銀石公司複合管式煅燒窯煙氣二氧化硫排放濃度分別為1324毫克/立方米和2081毫克/立方米,分別超《工業爐窯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近6倍和2倍。

評價

督察組指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明確要求,嚴格古長城保護和修復措施,推動重點長城節點保護。明長城—鹽池段於2013年3月被國務院核定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中頭道邊段在2020年11月被確定為第一批國家級長城重要點段。自治區政府2014年將明長城牆體兩側50米確定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範圍。鹽池工業園2014年編制的總體規劃環評明確,「禁止在明長城兩側100米範圍內建設建(構)築物」。[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