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挽留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挽留

來自 唯美圖像網 的圖片

挽留漢語詞彙。[1]

拼音:wǎnliú [2]

挽留: 使將要離去的人留下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挽留

外文名稱 detainment;urge sb. to stay;persuade sb. to stay;detention

拼音 wǎnliú

近義詞 遮挽

反義詞 攆走

釋義 使將要離去的人留下來

出處 《明史·蔡清傳》

詞目

挽留

注音

wǎn liú

釋義

使將要離去的人留下來。

出處與詳解

1、宋蘇軾《辯才老師退居龍井作亭嶺上名曰過溪》詩:"去住兩無礙,人天爭挽留。"

2、元 宋旡 《鯨背吟·拋矴》:"千斤鐵矴繫船頭,萬丈灘中得挽留。"

3、《老殘遊記》第二回:"管事的再三挽留不住,只好當晚設酒餞行。"

4、丁玲《小火輪上》:"一難過,就是平日很活潑的孩子,也無力地懶於再說挽留的話了。"

5、《明史·蔡清傳》:"王欲誣以詆毀詔旨, 清 遂乞休。王佯挽留,且許以女妻其子,竟力辭去。"

6、明 施耐庵《水滸》第三十六回《梁山泊吳用舉戴宗 揭陽嶺宋江逢李俊》 眾頭領挽留不住,安排筵宴送行。

刑事訴訟

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了五種強制措施:拘傳、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挽留和逮捕。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