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挨餓的記憶(付少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挨餓的記憶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挨餓的記憶》中國當代作家付少雲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挨餓的記憶

前些日子,不知從哪裡刮來的一股風,謠傳麵粉將短缺,不明真相的百姓聞風而動,蜂擁搶購麵粉,政府果斷化解了事端。由此看來,「民以食為天」,吃飯的事情誰都不敢馬虎,畢竟挨餓的事,對於中國人,殷鑑不遠。

我十歲前,有清楚的餓肚子的記憶。

我老家叫「雪雪」的草籽,在青黃不接時,曾磨粉頂糧吃。烙餅吃時,大人再三告誡,不得多食,食多會脹破肚子!據說有人三日無食,飢餓過度,遇「雪雪」饃狼吞虎咽,結果腹脹如鼓,半夜而亡。我只壓了壓餓氣,食後還是腹脹難受,大人指使在院裡轉圈兒,邊活動邊努力放屁。真是餓也難受,飽也難受。不知58年吃榆樹皮的人,肚子脹不脹?

有一年,爺爺求情磨主,掃了水磨里飛落在樑柱椽檁和板壁上的塵面,母親和菜撒了麵糊糊給我們喝。那面色如塵土,味同嚼臘,還磣牙。

還有一年,眼看斷糧了,爺爺已準備好背簍、草帽、打狗棍,要是父母再借不來糧食,就帶我去討飯。幸好父母借來了半袋子糧食,不然,我就要經歷要飯的日子!

在我十歲之前,每年青黃不接的五六月份,都要餓肚子。焪洋芋,煮豆格,撒雜麵糊糊,只要填飽肚子就行。上學時我還摘了自家的綠杏子換同學的饃吃。

餓過肚子的人,飲食多不講究,什麼飯都能吃下,對現在的生活知足感強,幸福感強。

曾聽一老鄉說,他兒子吃飯挑食,便講他挨餓的往事給兒子聽,兒子聽了半天迷惑地問他,沒有吃的,咋不拿錢去買麵包吃?!弄得他哭笑不得。

現在的孩子面對豐富的食物,你讓他怎麼去理解挨餓的感覺呢?

非洲尚有近十億人缺少食物,中東大批難民也生活艱難,我們挨過餓的兩代人還在,挨餓的記憶並不遙遠。[1]

作者簡介

苦甘,名付少雲,甘肅臨夏人,六零後,從事衛生行業。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