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挨打記(周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重新導向自 挨打记 周颖)
前往: 導覽搜尋
挨打記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挨打記》中國當代作家周穎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挨打記

近幾天和朋友建寶反覆接觸,也常聽他說這樣的話:現在人和人相處太累了,講道理的遇到不講道理的,還真是沒轍。。他想好了,他張羅一塊有山有水的地兒,養一些雞了、鴨了,特別是要養幾頭牛。他生氣時,拿着棍子,使勁兒往牛身上打幾下。牛不會反抗,也不會惡牛先告狀。氣消了後,再餵它點好飼料,作為挨打的一種補償。

牛是家畜,是自己的私有財產,打它好像是天經地義,不需要理由。聽到這兒,讓我聯想到了孩子。好像誰在孩童時都挨過打,父母打孩子,也好像是天經地義的事。中國人的傳統留下來的,認為孩子是自己的。

還有一句流行至今的話,叫「玉不雕不成器,孩兒不打不爭氣。」打孩子,成為了中國人的一種不可或缺的教育手段。

記得我小時候,我和我弟弟倆個,我挨母親打的時候多。弟弟沒挨打前,就一個勁兒求饒,並一個勁兒說:我錯了,下回不敢了。而我特別犟,怎樣打也不告饒。

每一次挨打後,我的心裡都產生這樣一個疑問,我是不是她親兒子?是她親兒子,她怎麼會下這樣的狠手呢?

母親每一次打完我,都會格外心疼。她打完我後,自己竟哭得十分傷心。而我也是一肚子委屈,特別是我在外邊被人打了,回到家後,母親不分青紅皂白的再一次打我,心裡別提多窩火了。

再就是明明是弟弟惹的禍,帳都記到了我的身上,我毫無因由的挨了一頓打。這時,我往往都把恨,記在了弟弟頭上。父母不在家,我就拿弟弟開刀。

我特別不能理解的是,我是他們親生骨肉,他們打我時,那咬牙切齒的不說,這恨的程度,像對待仇人一樣。而平時對我的呵護,又是那樣無微不至。冬天他們總怕我凍着,一個勁兒的往我身上添加衣服。夏天又怕我熱得不行了,晚上我睡覺前,他們兩個輪流給我用扇子扇風。

父親倒是不打我,他慈祥得有些過分。我每次挨打,他都是護着,氣得母親放棄打我,把矛頭直接指向了父親。往往是母親沒打着我,卻和父親打起來了。

我的兒子比我有福分,他一小長這麼大,我沒有動過他一個手指頭,兒子的母親打他,也是有數的。孫子就更不用提了,他乖得有些和他這樣小年齡不相符。

他惹禍了,從來不聲張。聽他母親說:他不小心把家裡的杯子碰到地上,杯子落地後摔碎了。她母親聽到杯子摔碎的聲音,從屋裡走出來,他一個勁兒和他母親說:你回去吧!沒事的。

這時,他的母親看到他彎下腰,細心地撿起一片片杯子的碎片,並把拖把拿起來,大模大樣的準備拖乾淨灑在地上的水,以及落到地上的玻璃碎沫兒。

兒子沒有挨過打,孫子也沒有挨過打,只有我挨過打。不對,我媳婦也挨過打。媳婦說:她小時候和她妹妹積攢了一些零錢,不小心弄丟了,結果遭到她母親一頓打。

看來打孩子,是多少年留下來的教育孩子的一個傳統方法。打和被打都有一個愛在裡面,挨打除了有母親教育簡單化原因外,孩子也有挨打的起因。這裡沒有對與錯之分。想想,哪一位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呢!俗話說:恨鐵不成鋼,說的就着這個理兒。[1]

作者簡介

周穎,(周影)上世紀50年代生於吉林省吉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