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按圖索驥(寓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按圖索驥,伯樂《相馬經》有隆顙蛈日,蹄如累麴之語。其子執《馬經》以求馬, 出見大蟾蜍,謂其父曰:得一馬,略與相同;

原文

伯樂《相馬經》有「隆顙蛈日,蹄如累麴」之語。其子執《馬經》以求馬, 出見大蟾蜍,謂其父曰:「得一馬,略與相同;但蹄不如累麴爾。」伯樂知其子之愚,但轉怒為笑曰:「此馬好跳,不堪御也。」所謂按圖索驥也。

——楊慎《藝林伐山》

賞析

癩蛤蟆與千里馬本來是相差萬里的兩種不同的動物,伯樂的兒子將它們混為一談,這的確愚蠢可笑。

面對大千世界裡紛紜複雜的種種事物,人類要正確地認識它們,把握它們,談何容易!伯樂的兒子分不清癩蛤蟆與千里馬,雖然愚蠢得出格了一點,但他的失誤卻帶着某種普遍性。他的第一大失誤在於他對千里馬一無所知卻斗膽單憑《相馬經》求馬, 以為大名鼎鼎的父親的一本《相馬經》便可解決一切。這種喜歡引經據典、生搬硬套的人,生活中並不少見。他的第二大失誤在於割裂了事物的整體聯繫、內在聯繫,孤立地、局部地、表層地看問題。《相馬經》上有「隆顙(Sang)蛈(yi) 日,蹄如累麴(qu)」(意思是說, 良馬的樣子,額頭高高的,光彩映日: 四蹄圓實得卻象兩個圓球狀的酵曲累疊起來一樣。)的話,他就只抓住這兩句,憑着光采照日的高額頭,判定癩蛤蟆是千里馬,而不問千里馬的其他特徵。這種從事物的局部、表面出發,抓住一點,不及其餘的做法,不也是我們許多人容易犯的錯誤麼?

另外,從教與學的角度來看,這一則寓言也是很給人啟迪的。伯樂是相馬名家,但其子連癩蛤蟆與千里馬都分不清。獨獨傳給兒子一部《相馬經》,不在實踐中訓練與指導他正確地理解運用前人的理論和經驗,培養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結果當然要鬧笑話。這是教者的失敗。伯樂的兒子拿着《相馬經》學相馬,本來是一樁好事,但他光記幾句術語,不注重將前人的理論與經驗融會貫通並在實踐中反覆摸索比較從而有所發現、有所創造,結果只能鬧笑話。這是學者的失敗。這一則寓言恰恰選擇伯樂父子為對象,其深意是不是在這裡呢?

這則寓言受到《苻子》中寓言「按圖訪馬」的影響而又有所創新。唐初張《朝野僉載》中作「伯樂令其子執《馬經》畫樣以求馬」,與《藝林伐山》大同小異。但《藝林伐山》更精煉集中,後出轉新。[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