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括蒼古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括蒼古道是連接溫(州)處(州)兩地的主要通道,甌江流域通往京城的要道,始建於唐末宋初,括蒼古道北接仙(仙都)縉(縉雲)古道,從縉雲東渡鎮樊莊開始,一直到麗水市岩泉村為止,綿延橫亘50華里。據傳築於唐末宋初,當時的左遷處州司馬、大書法家李邕提議於此地興建道路。李邕提議後,商人馮大杲具體實施建造計劃。[1]

傳說故事

「高機與吳三春」的故事,被溫州、處州的人們視為比「梁山伯與祝英台」更感人的愛情故事,故事中的高機是溫州平陽人,吳三春則是龍泉人。他們經過千辛萬苦,最後在桃花嶺上相遇,至真的愛情和美麗的桃花相互映襯,悽美絕倫。陳瑋君先生根據民間唱詞《高機與吳三春》改寫的小說《甌江怨》中,對括蒼古道和桃花嶺就有很精彩的描寫。

人文故事

括蒼古道歷史悠久、典故眾多。明宣德年間(1426-1435),在劉山鋪驛站,發生過溫州知府何文淵「卻金」的真實故事,被溫、處兩地百姓傳為美談,為頌揚何公美德,將劉山鋪改名為卻金館,現已成為麗水市的廉政文化教育基地。清道光年間,卻金館村民陳登朝在其父逝世後守墓三年,附近村民深為感動,官府聞知請旨建坊,黃帝下旨在卻金館村口修建「孝子坊」,以勵孝道,該牌坊保存至今[2]

古道古蹟

桃花嶺

桃花嶺又稱馮公嶺,地勢險要。光緒《縉雲志》載:桃花嶺系「善士馮大杲所鑿」。桃花嶺中的桃花洞關隘是古道過客歇息之處,周圍建有官邸、僧房、廟宇,通道築有古拱門,明、清代有駐兵把守。桃花嶺古道的路旁,有一座300多太平天國志士戰死的合葬大墓,該墓由於沒有保護,已破損厲害。在大墓過去不遠處,立着一塊縉雲與麗水界碑。在桃花洞亭左側內,是一座新修的崇景寺,寺內立有很多塊石碑,內房牆上寫有很多古詩,記載着桃花嶺那曾經輝煌過的歷史。在桃花洞另一頭,洞門已坦然無存。桃花嶺保留最好的古道是洞前有100多米長2米多寬的用塊石砌成的路,可惜路邊看不到傳說中桃花盛開的那種美景,新栽的桃樹由於缺乏管理,也已是殘花敗柳。

卻金館村

卻金館村原來叫劉山鋪,有民間旅店,宋代時這裡設了劉山驛站,從這條通京大道上過往的官員商賈,在此歇腳住宿。古道上自然是車馬行人不絕,熱鬧非凡。到了明朝宣德年間,在這裡發生了「卻金」一事,人們才把這裡叫作卻金館的。

公元1430年,江西廣昌人何文淵出任溫州知府。在職六年間,他勤政愛民,為官清正,深受百姓愛戴。1436年,當他任滿進京任職時,卻因無足夠的路費坐轎騎馬,只好身穿便服背上行囊悄悄地步行出發了。溫州百姓知道此事後,紛紛籌集禮金,永嘉縣丞於建還讓兒子帶領五縣百姓的代表,抄小路日夜兼程追來,到了劉山驛站,總算趕上了。不料,何文淵堅決不收禮金,百姓代表豈肯罷休?無奈,何文淵只好將禮金放在驛站,次日一早悄悄離開。

古道發展

1934年金溫公路通車後,嶺上再無遠道過客。

近幾年來高速公路,鐵路的建成,括蒼古道這一條充滿了歷史故事的官道就更加淡出了人們的記憶,古道沿線的一些歷史文物年久失修,已經破損,有些路段也已坍塌或被泥石流掩埋,一些美麗動人的傳說故事也隨着年長老人的過世而被遺忘和失傳。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休閒旅遊成為一種新的生活時尚,自駕游、徒步游的興起和網絡宣傳的發展,使越來越多人了解到括蒼古道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吸引了大批 「驢友」前來重走括蒼古道。

括蒼古道留下了很多文人墨客,達官貴人的詩詞故事。特別括蒼古道上卻金館村的廉政文化和孝子文化,為後人敬仰。



參考資料